一种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36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墙面检测和空鼓墙皮剔除;S2清扫,剔平,修补,并涂抹水泥石灰砂浆,找平,形成底层,底层的厚度为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历史建筑修缮的
,特别是指一种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国的一些历史保护建筑基本都差不多有百年历史,历史建筑的扒拉石墙面会出现一些空鼓、酥粉、脱落、尘烟等病害,严重影响历史建筑的牢固性、整洁性和美观性。因此,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使扒拉石墙面恢复原貌,使历史建筑呈现出原有的健康面貌。
[0003]在历史建筑的修缮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是将原有的扒拉石墙面全部凿除,重新抹灰,使其恍然一新。这种修缮方法劳动强度大,工期长,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破坏了历史建筑的实物例证,使历史建筑抹去了当时的真实情况,没有了岁月的痕迹,失去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修缮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的修缮方法由于采用全部凿除的方式从而导致其工期长、强度大、成本高以及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墙面检测和空鼓墙皮剔除
[0008]采用红外线扫描仪对待修缮的历史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扫描,确定历史建筑外立面的空鼓位置,剔除空鼓位置的墙皮,露出基层;
[0009]S2基层处理
[0010]清扫,剔平,修补,并涂抹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是由水泥、石灰和中砂按照质量比为1:0.5:4制作而成,找平,形成底层,底层的厚度为8

10mm;
[0011]S3面层施工
[0012]待步骤S2所得的底层达到6

7成干时,分格,安装隔条;涂抹素水泥浆,素水泥浆的厚度为0.8

1.2mm;涂抹水泥石灰石子砂浆,水泥石灰石子砂浆是由0.5重量份的灰水泥、1.0重量份的白水泥、0.5重量份的石灰、4重量份的石子、2重量份的中砂和0.6重量份的水制作而成,石子的直径为3

5mm,水泥石灰石子砂浆的厚度为10

12mm,扒面,扒面的深度为石子直径的0.5

0.7倍,修饰,得扒拉石墙面。
[0013]本专利技术的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利用红外线扫描仪对待修缮的历史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扫描,并确定了历史建筑外立面的空鼓位置,只剔除扒拉石墙面上具有空鼓、酥粉、脱落、尘烟等病害的墙皮,不破坏完好的墙皮,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材料和
构件,最低扰动地清除了现有病害,还有助于将修缮部位与原有完好部位进行对比,参照原有完好部位完成修缮部位的修饰,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且,基层处理和面层施工严格把关,避免了出现脱层、空鼓、爆灰和裂缝等现象,也没有死坑、漏扒或划掉水泥砂浆等现象,不会出现接槎等缺陷,修缮效果好,逼真度高,恢复了历史建筑的健康面貌,实现了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传续,劳动强度小,工期短,成本低,施工方便。这些历史建筑通常建造于1840

1978年间,为近现代建筑。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2中,水泥石灰砂浆涂抹时,首先,在窗口两侧和柱垛处涂抹灰饼,并在墙顶和墙根处各做一个灰饼,再在中间加抹几个灰饼,最后,将全部灰饼找平。本专利技术先定点涂抹多数个灰饼,再将灰饼摊开涂抹均匀,形成底层;这种涂抹方式简单,施工方便,容易找平,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2中,灰饼的大小为4

8cm。本专利技术在涂抹水泥石灰砂浆之前,通常先在墙体的基层上找规矩,由顶层从上向下弹出垂直线,在墙面和四角弹线找规矩,在窗口的上沿和下沿弹水平线,在墙面的阴阳角和柱处弹垂直线,按照弹出的准线每隔1.5m左右,做一道标筋;在窗口两侧及柱垛等部位做灰饼,在标筋位置的墙顶及墙根处各做一个约7cm的灰饼,再在中间加抹几个灰饼,然后,根据墙面和四角的准线拉线网将全部灰饼找平,将同一直线灰饼连成一条标筋。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2中,找平采用的是水泥、石灰和中砂的质量比为1:0.5:3且含水量为0.6%的水泥石灰砂浆。本专利技术中找平层和上述的水泥石灰砂浆层间隔适当时间,通常情况下,常温下40min后,水泥石灰砂浆层即开始初凝,可以间隔40

60min,保证各层粘结牢固,以防止坠裂。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2中,修补是在蜂窝低凹和缺棱掉角处修补,先刷一层素水泥浆,素水泥浆中107胶和水泥的质量比为1:1并且含水量为10%,再采用水泥砂浆分层修补,水泥砂浆中水泥与中砂的质量比为1:3。本专利技术通过修补使基层平整,进而充分保证了底层的平整度。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2中,剔平是对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的剔平。本专利技术中剔除墙皮之后的基层要认真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剔平并刷净,从而使底层牢固地粘结在基层上,并提高了底层的平整性;通常情况下,基层为砖墙面。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清洗烟熏部位,所述清洗烟熏部位的步骤为:首先,采用刷子进行刷扫;接着,采用火碱水清洗;最后,敷贴含有清洗剂的芦苇纸浆,清洗剂与芦苇纸浆的质量比为1:3,清洗剂是由50wt%的丙酮、14wt%的氨水、5wt%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wt%的碳酸钠和25wt%的软化水组成。本专利技术中,历史建筑烟熏部位的清洗是至关重要的,烟熏部位通常是柴火烟熏的,烟子比较集中的地方会沾到很多灰尘尘土,这些都是未完全燃完的柴火尘土小颗粒,必须先清扫,再清洗。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含有清洗剂的芦苇纸浆的敷贴时间为40

50h,敷贴3

5次。本专利技术将含有清洗剂的芦苇纸浆敷贴到扒拉石墙面上,通常静置40

50h,再去除纸浆,敷贴3

5次,此时,基本烟熏病害大大减轻,同时达到一种古色的感觉。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火碱水是烧碱与水按照质量比20:100制作而成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采用火碱水对扒拉石墙面进行第一次化学清洗,利用火碱水的强碱性,清洗掉扒拉石墙面的尘埃,此时,扒拉石墙面的尘埃基本被清洗掉。
[00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清洗烟熏部位之前还包括绘制图纸,所述绘制图纸的步骤为: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待修缮的历史建筑进行扫描,获取扫描空间所有图像信息的点云数据,通过Trimble RealWorks点云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形成点云模型,基于点云模型逆向建模,输出修复设计图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墙面检测和空鼓墙皮剔除采用红外线扫描仪对待修缮的历史建筑的外立面进行扫描,确定历史建筑外立面的空鼓位置,剔除空鼓位置的墙皮,露出基层;S2基层处理清扫,剔平,修补,并涂抹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石灰砂浆是由水泥、石灰和中砂按照质量比为1:0.5:4制作而成,找平,形成底层,底层的厚度为8

10mm;S3面层施工待步骤S2所得的底层达到6

7成干时,分格,安装隔条;涂抹素水泥浆,素水泥浆的厚度为0.8

1.2mm;涂抹水泥石灰石子砂浆,水泥石灰石子砂浆是由0.5重量份的灰水泥、1.0重量份的白水泥、0.5重量份的石灰、4重量份的石子、2重量份的中砂和0.6重量份的水制作而成,石子的直径为3

5mm,水泥石灰石子砂浆的厚度为10

12mm,扒面,扒面的深度为石子直径的0.5

0.7倍,修饰,得扒拉石墙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水泥石灰砂浆涂抹时,首先,在窗口两侧和柱垛处涂抹灰饼,并在墙顶和墙根处各做一个灰饼,再在中间加抹几个灰饼,最后,将全部灰饼找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灰饼的大小为4

8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扒拉石墙面修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找平采用的是水泥、石灰和中砂的质量比为1:0.5:3且含水量为0.6%的水泥石灰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军孙晓蕾王永峰张立彬熊唯宇管志鹏岳永超王易初曲益靓
申请(专利权)人: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