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33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靠背、电力系统和电磁阻尼装置,电磁阻尼装置左右对称均匀分布在滑轨两侧,所述电磁阻尼装置包括磁力感应器、安装座、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面板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调节系统进行设置,调整电力系统通向线圈的电流大小,调整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力大小,进而实现锻炼时移动把手所需力度的调整;由于安装座均匀分布,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可以确保锻炼力度的稳定;每个安装座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仅在磁铁通过的瞬间工作,避免线圈长时间通电流引起过热,避免所有线圈同时通电,降低了锻炼时对电能的消耗,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体能训练
,具体涉及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现在市面上的体能综合训练装置在进行体能锻炼时,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在装置上放置或多或少的杠铃盘,然后才能够进行臂力拉伸,在后续需要举起杠杆时,便将装置上的杠杆盘安装在杠杆支杆上,在训练不同部位时需要更换安装,操作麻烦;由于每个杠铃盘重量一定,因此,进行对锻炼时,只能对锻炼所需力度进行梯度调整,且更换杠杆盘操作麻烦,杠铃盘一旦放置不当,容易砸伤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0003]申请号为202110324906.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体育体能综合训练装置,用户可以通过电流调节器调节凹形电磁板中电流大小,电流越大,凹形电磁板与立杆滑动越艰难,用户根据自身状况调节电流大小,可以控制运动时的力度,操作简单,综合运动之间不受影响,但是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凹形电磁板始终工作,然而电流长时间工作对凹形电磁板工作负担过大,同时,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凹形电磁板工作时,电流过大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引起电力安全事故。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靠背、电力系统和电磁阻尼装置,所述底座下侧四端固定有支腿,且底座下侧固定有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用于储存电力的储能系统和用于调节电力的电力调节系统两部分,靠背下侧与底座后边缘固定连接,且靠背前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呈竖直的滑轨,靠背内设置有多组电磁阻尼装置,且靠背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信号线与电力系统连接,电磁阻尼装置左右对称均匀分布在滑轨两侧,所述电磁阻尼装置包括磁力感应器、安装座、场效应晶体管;所述安装座底端与靠背固定连接,且每个安装座顶端与滑轨之间均对应设置有两个磁力感应器和一个场效应晶体管,两个磁力感应器分别设置在对应安装座的上下两侧,磁力感应器和场效应晶体管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面板连接,便于控制面板将磁力感应器产生的感应电流转换成信号控制场效应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与靠背后侧固定连接,磁力感应器与靠背前侧固定连接,安装座上缠绕有线圈,安装座与线圈组成电磁铁,线圈通过导线与电力系统连接,且场效应晶体管连接在电力系统与线圈之间的导线上,且场效应晶体管通过导线与磁力感应器连通,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前端与滑轨滑动连接,且滑块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磁铁,磁铁与线圈处于同一高度,便于线圈产生
的磁力作用于磁铁,所述靠背前侧设置有横杆,横杆后侧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内的滑块固定连接,横杆前侧左右对称固定有把手。
[0007]优选的,所述靠背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散热孔,且靠背前侧的散热孔设置在两个滑轨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靠背后侧与底座之间固定有加强肋,用于加强靠背与底座之间的强度。
[0009]优选的,所述磁力感应器为霍尔元件,利用磁力感应器感应磁场变化。
[0010]优选的,所述场效应晶体管选用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利用场效应晶体管作为电子开关。
[0011]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宽度小于滑轨左右两侧磁力感应器之间的距离。
[0012]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上侧和靠背后侧均固定有防护垫。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面板对电力系统的电力调节系统进行设置,调整电力系统通向线圈的电流大小,调整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力大小,进而实现锻炼时移动把手所需力度的调整;利用磁力感应器对磁铁通过时磁力的感应,每次磁铁向线圈靠近时,开启安装座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利用电磁铁产生的磁力为磁铁提供体能锻炼时所需的阻力,当磁铁远离线圈时,关闭安装座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避免电磁铁作用在磁铁上的磁力方向改变,另外由于安装座均匀分布,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可以确保锻炼力度的稳定;由于每个安装座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仅在磁铁通过的瞬间工作,避免线圈长时间通电流引起过热,提升了装置的安全系数,另外,每个安装座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仅在磁铁通过的瞬间工作,避免所有线圈同时通电,降低了锻炼时对电能的消耗,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靠背内部正视结构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靠背内部侧视结构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

A部位截面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阻尼装置工作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底座;2支腿;3靠背;301滑轨;302散热孔;4电力系统;5磁力感应器;6安装座;7场效应晶体管;8线圈;9滑块;10磁体;11横杆;12把手;13加强肋;14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如图1

5所示,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靠背3、电力系统4和电磁阻尼装置,所述底座1下侧四端固定有支腿2,且底座1下侧固定有电力系统4,所述电力系统4包括用于储存电力的储能系统和用于调节电力的电力调节系统两部分,靠背3下侧与底座1后边缘固定连接,且靠背3前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呈竖直的滑轨301,靠背3内设置有多组电磁阻尼装置,且靠背3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信号线与电力系统连接,电磁阻尼装置左右对称均匀分布在滑轨301两侧,所述电磁阻尼装置包括磁力感应器5、安装座
6、场效应晶体管7;所述安装座6底端与靠背3固定连接,且每个安装座6顶端与滑轨301之间均对应设置有两个磁力感应器5和一个场效应晶体管7,两个磁力感应器5分别设置在对应安装座6的上下两侧,磁力感应器5和场效应晶体管7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面板连接,便于控制面板将磁力感应器5产生的感应电流转换成信号控制场效应晶体管7,场效应晶体管7与靠背3后侧固定连接,磁力感应器5与靠背3前侧固定连接,安装座6上缠绕有线圈8,安装座6与线圈8组成电磁铁,线圈8通过导线与电力系统4连接,且场效应晶体管7连接在电力系统4与线圈8之间的导线上,且场效应晶体管7通过导线与磁力感应器5连通,所述滑轨30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前端与滑轨301滑动连接,且滑块9后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磁铁10,磁铁10与线圈8处于同一高度,便于线圈8产生的磁力作用于磁铁10,所述靠背3前侧设置有横杆11,横杆11后侧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301内的滑块9固定连接,横杆11前侧左右对称固定有把手12。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3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散热孔302,且靠背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靠背、电力系统和电磁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侧四端固定有支腿,且底座下侧固定有电力系统,所述电力系统包括用于储存电力的储能系统和用于调节电力的电力调节系统两部分,靠背下侧与底座后边缘固定连接,靠背前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呈竖直的滑轨,靠背内设置有多组电磁阻尼装置,且靠背后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信号线与电力系统连接,电磁阻尼装置左右对称均匀分布在滑轨两侧,所述电磁阻尼装置包括磁力感应器、安装座、场效应晶体管;所述安装座底端与靠背固定连接,且每个安装座顶端与滑轨之间均对应设置有两个磁力感应器和一个场效应晶体管,两个磁力感应器分别设置在对应安装座的上下两侧,磁力感应器和场效应晶体管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面板连接,场效应晶体管与靠背后侧固定连接,磁力感应器与靠背前侧固定连接,安装座上缠绕有线圈,安装座与线圈组成电磁铁,线圈通过导线与电力系统连接,且场效应晶体管连接在电力系统与线圈之间的导线上,且场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