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24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其包括建筑本体、周边土体以及二者之间的隔震沟,隔震沟上口覆盖隔震盖板,且隔震盖板延伸至周边土体;隔震沟在建筑本体侧内壁具有承台,承台与盖板本体通过上部件和下部件组成的支座连接,支座构造为上部件可相对下部件滑动和/或转动;盖板本体另一端具有减小阻力的缓冲面,缓冲面与周边土体之间填充油膏,使盖板本体能在非地震/地震作用下嵌入/脱离周边土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隔震沟盖板影响减隔震效果以及易在地震作用中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免盖板本体对隔震沟抗震效果的影响,且盖板本体不易在地震作用下落入隔震沟内而失效。震沟内而失效。震沟内而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设计中须充分考虑地震作用,建筑结构在应对地震作用的思路可分为抗震和减隔震两大类。在建筑本体周围设置隔震沟将建筑本体与其周边土体分隔是减隔震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隔震沟既要在地震来临时发挥其隔震作用,又要在日常中维护建筑本体周边的正常交通,因此,隔震沟需设置盖板,且盖板应避免直接与建筑本体刚性连接,并进行覆盖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隔震沟的盖板多由建筑本体延伸至隔震沟另一侧,对于上述设计中的盖板,其刚度和承载能力以及使用跨度均受悬挑结构限制,影响日常交通并导致减隔震效果降低。中国技术专利CN202416383U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基础隔震机构,包括反冲复位机构及盖板,其盖板设置为弧形,盖板在地震来临时可沿盖板长度方向移动或落入隔震沟内,盖板端部与隔震沟边缘粘结。上述技术方案未能改变盖板与建筑本体刚性连接的性质,将导致隔震沟效果下降,同时,盖板在地震作用中失效也容易发生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解决了隔震沟盖板影响减隔震效果以及易在地震作用中失效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包括间隔的建筑本体和周边土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建筑本体与周边土体之间的隔震沟,所述隔震沟具有覆盖于所述隔震沟上口并延伸至所述周边土体上方的盖板本体;所述隔震沟位于建筑本体一侧的侧壁上具有承台;所述承台与所述盖板本体一端通过支座相连;所述支座具有与所述盖板本体固连的上部件及与所述承台固连的下部件,所述支座构造为所述下部件可相对所述上部件滑动和/或转动;所述盖板本体的另一端构造为可减小阻力的缓冲面;所述缓冲面与所述周边土体之间填充油膏,以使所述盖板本体具有能在非地震作用下嵌入所述周边土体的第一状态以及能在地震作用下脱离所述周边土体的第二状态。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件具有圆柱状滑轨以及位于所述滑轨下端的座体,所述滑轨及座体沿所述隔震沟纵向延伸;所述上部件具有贯穿的圆柱状空腔,所述空腔直径略大于所述滑轨直径;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滑轨与所述空腔内壁之间具有滚珠。
[000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面与其相对位置处的周边土体之间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表面设有用于润滑的垫板;所述滑板具有顺次连接的凸弧部、平面部以及凹弧部;所述平面部下方与所述周边土体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凹弧部形状与所述缓冲面形状吻合,且所述凹弧部与所述周边土体之间填充砂浆。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本体具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上部件与所述缓冲面
之间;所述滑动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隔震沟处的第一滑动部以及位于所述周边土体处的第二滑动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周边土体之间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具有滚珠支架,所述滚珠支架上开设若干用于安装滚珠的滚珠凹槽,且所述滚珠凹槽呈矩阵排列。
[0011]所述第一滑动部下端具有肋板,且所述肋板呈圆弧形;当所述盖板本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肋板位于所述隔震沟内;当所述盖板本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肋板在所述滚珠表面滑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部下端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隔震沟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方且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带动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0014]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带动所述第二滑动部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部件与所述承台之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上部件转动角度的纽扣滚珠,且所述纽扣滚珠位于下部件靠近所述隔震沟的一侧。
[0016]所述纽扣滚珠包括滚珠以及内径略大于所述滚珠的圆环,所述滚珠嵌入所述圆环,且所述圆环嵌入所述凹槽。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承台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且所述承台通过拧入所述建筑本体内的螺栓固定于所述隔震沟内壁。
[0018]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本体上表面覆盖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上层填充砂浆,所述砂浆上层覆盖地板。
[0019]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地震作用特点,按照建筑本体与隔震盖板活动连接的思路设计出针对建筑本体水平震动的支座结构,能有效防止盖板本体在地震作用中失效,并提高隔震沟的减隔震效果。
[0021]2.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隔震盖板在日常使用中的功能,将盖板本体设计为能承担较大竖向荷载但又可在水平作用下易于脱离的结构,能在保证盖板本体在日常使用中发挥完整的功能,并避免盖板本体在地震作用中影响隔震沟的减隔震效果。
[0022]3.本专利技术改变了盖板本体与建筑本体刚性连接或固定连接的性质,将盖板本体与建筑本体的连接方式优化为活动连接,而将盖板本体与周边土体进行粘接固定。建筑本体与盖板本体的刚性连接或固定连接不利于应对水平地震作用,本专利技术可在地震作用下将盖板本体与周边土体分离,并通过设置活动连接结构将盖板本体与建筑本体分别独立,以充分发挥隔震沟的作用,提高隔震效果。
[0023]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在隔震沟位于建筑本体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承台,螺栓经隔震沟内部穿过承台和建筑本体后将承台固定。因此,当建筑本体经历地震作用发生竖向震动或水平震动后,承台也一并与建筑本体共同震动,进而承台上固定的其他部件也一并与建筑本体共同震动。
[0024]具体地,盖板本体覆盖于隔震沟上口并延伸至周边土体,盖板本体在受力结构上与建筑本体之间不直接连接,为了便于美观和满足日常使用,盖板本体仅在其上层的附属结构(砂浆层、底板等)与建筑本体连接为一体。盖板本体在受力结构上通过其与承台之间的支座连接,支座具有与盖板本体固连的上部件,以及与承台固连的下部件。支座构造为下部件可相对上部件滑动和/或转动。当建筑本体在地震作用下震动时,建筑本体的水平震动可分解为沿隔震沟纵向的震动与垂直于隔震沟纵向的震动,进而使承台带动下部件相对上部件滑动和/或转动,进而,上部件所连接的盖板本体可滑动和/或转动,能有效避免卡壳。具体地,下部件包括圆柱状的滑轨和座体,滑轨和座体均沿隔震沟纵向延伸,以为上部件提供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滑动轨道;上部件具有圆柱状的空腔,将滑轨套入空腔内后在空腔与滑轨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滚珠,上部件即可通过滚珠相对下部件转动或滑动。进一步地,为了对上部件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以避免盖板本体向下转动角度过大,在下部件靠近隔震沟中心的一侧设置一凹槽,凹槽中安装纽扣滚珠。当上部件转动一定角度与纽扣滚珠接触后受到限位作用,无法向下转动,即可防止盖板本体向下转动角度过大。
[0025]具体地,盖板本体在位于周边土体的一端构造为可减小阻力的缓冲面。缓冲面与周边土体之间填充油膏。油膏具有粘结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包括间隔的建筑本体和周边土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建筑本体与周边土体之间的隔震沟,所述隔震沟具有覆盖于所述隔震沟上口并延伸至所述周边土体上方的盖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沟位于建筑本体一侧的侧壁上具有承台;所述承台与所述盖板本体一端通过支座相连;所述支座具有与所述盖板本体固连的上部件及与所述承台固连的下部件,所述支座构造为所述下部件可相对所述上部件滑动和/或转动;所述盖板本体的另一端构造为可减小阻力的缓冲面;所述缓冲面与所述周边土体之间填充油膏,以使所述盖板本体具有能在非地震作用下嵌入所述周边土体的第一状态以及能在地震作用下脱离所述周边土体的第二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件具有圆柱状滑轨以及位于所述滑轨下端的座体,所述滑轨及座体沿所述隔震沟纵向延伸;所述上部件具有贯穿的圆柱状空腔,所述空腔直径略大于所述滑轨直径;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滑轨与所述空腔内壁之间具有滚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面与其相对位置处的周边土体之间设有滑板,所述滑板表面设有用于润滑的垫板;所述滑板具有顺次连接的凸弧部、平面部以及凹弧部;所述平面部下方与所述周边土体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凹弧部形状与所述缓冲面形状吻合,且所述凹弧部与所述周边土体之间填充砂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具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上部件与所述缓冲面之间;所述滑动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隔震沟处的第一滑动部以及位于所述周边土体处的第二滑动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震沟盖板构造,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宗林哲张祥孙宝国刘贞国周立克杜卓兴任恒伟徐志勇马玉清高洪浩
申请(专利权)人:老兵老兵山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