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及其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21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溶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及其施肥方法,所述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包括水溶性腐殖酸盐、尿素、磷酸氢二钾、磷酸一铵、硼砂、EM生物菌、聚谷氨酸微胶囊以及去离子水;所述水溶性腐殖酸盐为腐殖酸钾和/或腐殖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聚谷氨酸进行微胶囊的包埋处理,一方面提高了聚谷氨酸在烟叶上的粘附效果,使其可以更好的在烟叶表面形成薄膜,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烟叶对土壤中养分、水分的吸收,促进烟叶根系的发育,加强抗病性,同时,包埋处理后可以有效延缓了聚谷氨酸的释放速度,实现聚谷氨酸的缓释,可以显著提高微胶囊中聚谷氨酸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烟叶增产增收的效果。从而实现烟叶增产增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及其施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溶肥
,具体为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及其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领域,聚谷氨酸可用作土壤调理剂和植物的保水剂,还可作为农药、肥料的缓释剂。在食品领域中,聚谷氨酸的抗冻活性明显高于目前公认的具有高抗冻活性的葡萄糖。在高矿物质食品中加入聚谷氨酸或其降解产物可以促进小肠对矿物质的吸收,还可以用做除涩剂。另外,聚谷氨酸还可以添加于家畜、家禽、鱼、宠物的饲料中,促进矿物质的吸收。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是肥料过多利用也为环境带来了许多破坏。我国化肥生产和施用现状:产量大,超负荷施用,利用率低。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大中型湖泊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农田土壤板结,盐渍化加剧,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及农民收入;我国水危机、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威胁。开发新型高效聚谷氨酸水溶性肥,具有有效减少肥料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耕作质量的功效。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2018112531940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陈皮、聚谷氨酸、腐殖酸钾、EM生物菌、普洱茶、阿司匹林等,通过在配方中使用聚谷氨酸与腐殖酸钾和陈皮发酵水,可有效降低成本,作为肥料使用效果明显;在该生物有机水溶肥中,虽然添加了聚谷氨酸,但是聚谷氨酸的使用率较低,并且聚谷氨酸随着其他组分一起喷施在田间时,容易随着溶剂一起从作物的表面滑落,很难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因此对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及其施肥方法,通过聚谷氨酸进行微胶囊的包埋处理,一方面提高了聚谷氨酸在烟叶上的粘附效果,使其可以更好的在烟叶表面形成薄膜,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烟叶对土壤中养分、水分的吸收,促进烟叶根系的发育,加强抗病性,同时,包埋处理后可以有效延缓了聚谷氨酸的释放速度,实现聚谷氨酸的缓释,可以显著提高微胶囊中聚谷氨酸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烟叶增产增收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所述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包括15

18份水溶性腐殖酸盐、20

26份尿素、8

13份磷酸氢二钾、6

8份磷酸一铵、0.5

1.2份硼砂、1.5

2.5份EM生物菌、25

30份聚谷氨酸微胶囊、35

45份去离子水;所述水溶性腐殖酸盐为腐殖酸钾和/或腐殖酸钠。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聚谷氨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8]1)将适量的聚甘油蓖麻醇酸酯加入到葵花籽油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再将适
量的聚谷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水相,在500

800r/min搅拌下,将水相缓慢加入到油相中,继续搅拌3

8min,然后在均质机中均质5

10min,得到初级乳液;
[0009]2)将适量的吐温

80和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混匀后得到混合液,然后在200

300r/min搅拌下,将初级乳液缓慢加入到混合液中,在23000

28000r/min下均质15

20min后,再经30000

35000r/min均质5

10min,然后加入复合纳米纤维,充分分散均匀后得到增效乳液;
[0010]3)将增效乳液用Tris

HCl缓冲液稀释5

8倍,加入质量分数为0.05

0.08%的盐酸多巴胺,控制盐酸多巴胺的用量占增效乳液质量的2

5%,然后在500

800r/min下磁力搅拌12

15h,将形成的混合溶液离心15

20min,收集沉淀,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后烘干,即可得到聚谷氨酸微胶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均质机的转速为15000

20000r/min;
[0012]所述初级乳液中,聚甘油蓖麻醇酸酯的质量分数为5

8%,葵花籽油的质量分数为65

70%,聚谷氨酸的质量分数为3

7%。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增效乳液中,吐温

80的质量分数为2

4%,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

6%,初级乳液的质量分数为25

28%,复合纳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

3%。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3)中,所述盐酸多巴胺的质量分数为0.05

0.08%;
[0015]所述盐酸多巴胺的用量占增效乳液质量的2

5%;
[0016]所述离心转速为13000

18000r/min。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8]1)将聚丙烯腈和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室温下充分搅拌至溶液透明均一,然后用注射剂抽取溶液,并固定在推进泵上进行静电纺丝,将得到的纺丝纤维烘干后置于管式炉中,在空气气氛中热处理1

2h,然后在氮气气氛中热处理1

3h,得到碳纳米纤维;
[0019]2)将三氧化钼、硫代乙酰胺以及尿素溶于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经搅拌30

50min后再经超声20

40min,形成混合液,然后将碳纳米纤维加入到混合液中,分散均匀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后在200

230℃下保温18

20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后烘干,即可的得到复合纳米纤维。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聚丙烯腈和N,N

二甲基甲酰胺按照质量比(5

10):(90

95)混合;
[0021]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为,在推进速度为0.001

0.003mm/s、接收距离15

18cm以及静电压15

20kV条件下;
[0022]所述空气气氛下的热处理温度为3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包括15

18份水溶性腐殖酸盐、20

26份尿素、8

13份磷酸氢二钾、6

8份磷酸一铵、0.5

1.2份硼砂、1.5

2.5份EM生物菌、25

30份聚谷氨酸微胶囊、35

45份去离子水;所述水溶性腐殖酸盐为腐殖酸钾和/或腐殖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谷氨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适量的聚甘油蓖麻醇酸酯加入到葵花籽油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油相,再将适量的聚谷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水相,在500

800r/min搅拌下,将水相缓慢加入到油相中,继续搅拌3

8min,然后在均质机中均质5

10min,得到初级乳液;2)将适量的吐温

80和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混匀后得到混合液,然后在200

300r/min搅拌下,将初级乳液缓慢加入到混合液中,在23000

28000r/min下均质15

20min后,再经30000

35000r/min均质5

10min,然后加入复合纳米纤维,充分分散均匀后得到增效乳液;3)将增效乳液用Tris

HCl缓冲液稀释5

8倍,加入质量分数为0.05

0.08%的盐酸多巴胺,控制盐酸多巴胺的用量占增效乳液质量的2

5%,然后在500

800r/min下磁力搅拌12

15h,将形成的混合溶液离心15

20min,收集沉淀,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后烘干,即可得到聚谷氨酸微胶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均质机的转速为15000

20000r/min;所述初级乳液中,聚甘油蓖麻醇酸酯的质量分数为5

8%,葵花籽油的质量分数为65

70%,聚谷氨酸的质量分数为3

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增效乳液中,吐温

80的质量分数为2

4%,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

6%,初级乳液的质量分数为25

28%,复合纳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

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盐酸多巴胺的质量分数为0.05

0.08%;所述盐酸多巴胺的用量占增效乳液质量的2

5%;所述离心转速为13000

18000r/min。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产增收的烟叶聚谷氨酸水溶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聚丙烯腈和N,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云刘晓云刘泽鸿段建海郭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物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