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94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设施渔业养殖领域,提供了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鱼箱、过滤器、净化沟、缓冲池、残渣收集池和蔬菜种植设施;养鱼箱的排水管与过滤器的入口通过水管连接;净化沟的一端位于过滤器的出水管处;净化沟的另一端设置在与缓冲池通过水管相连;缓冲池通过带液泵的水管与养鱼箱的回水管相连;养鱼箱、过滤器、净化沟和缓冲池形成自循环水处理通路;过滤器的排渣口与残渣收集池通过管路连接,残渣收集池处设有吸污泵,用于将残渣吸出并通过管路分配到蔬菜种植设施中。这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能耗低,具备高效养殖和生态环保的特征。生态环保的特征。生态环保的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施渔业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设施渔业水产养殖过程中,目前有这几种具体实施方式:
[0003](1)工厂化养殖模式
[0004]现有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来调节养殖水体,存在建设投资成本高,水处理能耗高,管理水平要求高等弊端;
[0005](2)集装箱+调节池的养殖方式
[0006]集装箱和流水槽等养殖模式是通过从作为调节池的池塘大量换新水,养殖尾水再排放到池塘净化的方法进行流水养殖,这种方式需要配备大面积净化池塘,养殖设施水体受池塘水质(氨氮、亚盐、病害等)影响极大,养殖能耗较大等弊端。而且池塘中水的氨氮指标和鱼粪等杂质不断累积,水体的水质会进一步恶化。
[0007](3)网箱养殖等
[0008]网箱养殖,是指在池塘中设置多个网箱,每个网箱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共用池塘中的水;这种方式也时非常依赖水体的水质,而且水体的水质容易不断恶化。主要的原因在于养殖水体中的废渣(饲料残渣和鱼粪便等)没有及时过滤,长时间的累积和发酵,对水质造成极大的破坏。
[0009]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过滤器的进行尾水处理的方案,如公开号为CN 2179479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设施化养鱼的循环水净化器(申请号为202221935875.7);该方案,存在诸多技术问题,第一,功能较为单一,只有过滤,没有进一步的其他处理,第二,采用自然沉淀,效果有待加强。
[0010]另外,关于生态养殖的专利较多,如公开号为CN213756300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塘循环水高密度生态水产养殖系统,通过在池塘一侧设置有导流墙,在导流墙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池塘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在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导流墙外侧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水区、跑道养殖池、积排污池和水生植物净化区;在跑道养殖池底部和进水区内设置有推水增氧装置;该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了高密度淡水养殖鱼塘底部鱼类粪便、饲料残渣积累过多而造成的亚硝酸、氨氮等有害物质偏高的问题,形成流动循环水养殖,模拟河流活水生态养殖的池塘循环水高密度生态水产养殖系统。但是该系统无法做到严格的残渣过滤,且功能有限。
[0011]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及方法,能对尾水中鱼粪和饲料残渣等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自循环模式实现高效养殖,以及对残渣进行生态化处理。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4]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鱼箱、过滤器、净化沟、缓冲池、残渣收集池和蔬菜种植设施;
[0015]养鱼箱的排水管与过滤器的入口通过水管连接;净化沟的一端位于过滤器的出水管处;净化沟的另一端设置在与缓冲池通过水管相连;缓冲池通过带液泵的水管与养鱼箱的回水管相连;养鱼箱、过滤器、净化沟和缓冲池形成自循环水处理通路;
[0016]过滤器的排渣口与残渣收集池通过管路连接,残渣收集池处设有吸污泵,用于将残渣吸出并通过管路分配到蔬菜种植设施中。
[0017]养鱼箱中设有自动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主板和与主板相连的温度探头、液位探头和溶氧探头。
[0018]过滤器为鱼粪过滤器,包括外桶以及固定在外桶内的过滤筒;外桶的底部和侧部密封;过滤筒外壁与外桶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过滤筒内或过滤筒外设有用于清洁过滤筒内壁的自洁机构;
[0019]外桶上设有用于尾水进入的进水管;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过滤筒下方或内部;
[0020]过滤筒的上方为清水仓;清水仓中设有用于排出清水的出清管;
[0021]过滤筒的下方为沉淀仓;沉淀仓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在外桶内部还设有用于对过滤出的清液进行硝化处理的硝化处理仓;硝化处理仓设有多个硝化球;硝化处理仓与清水仓通过隔离网分隔;隔离网用于防止硝化球进入清水仓;自洁机构为毛刷条、刮板或螺旋自洁器;外桶顶部的设有由电机安装架支撑的电机,外桶中部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自洁机构固定在转轴上并由转轴驱动实现自洁;沉淀仓中设有倒置沉淀斗。
[0022]倒置沉淀斗的上方还设有沉淀仓内围挡,沉淀仓内围挡与倒置沉淀斗之间具有用于沉淀物滑出的间隙。外桶上设有观察窗。过滤筒底部设有毛刷盘。毛刷盘优选由电机驱动。毛刷盘为具有一个开口的扇形毛刷盘。外桶上设有观察管,观察管与沉淀仓连通。用于观察液位和沉淀情况等。
[0023]清水仓的出清管高度与养殖箱安全水位平齐;
[0024]养殖箱底部水进入鱼粪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及硝化处理;过滤是指过滤尾水中的鱼粪及饲料残渣;硝化是指利用多孔球上附着的硝化菌降低尾水中的氨氮指标;清水仓排出的清液进入生态沟进行进一步处理。采用电控设备控制鱼粪过滤器的定期自洁和排渣。
[0025]养鱼箱内设有管式曝气装置。
[0026]净化沟环绕稻田设置。
[0027]净化沟种植有水培植物(水浮莲,水芹菜,狐尾草等)。
[0028]养鱼箱的侧板外侧设有保温板,养鱼箱上设有遮阳棚,遮阳棚顶设有太阳能热水器,养鱼箱内设有换热器;当水温低于预设温度时,太阳能换热器太阳能热水器与换热器为养鱼箱内的水体升温。
[0029]蔬菜种植设施中设有废渣分配管网和种植土壤;废渣分配管网用于将液态的废渣分配到种植土壤中。
[0030]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方法,采用前述的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实施水产养殖;
[0031]养鱼箱的排水自流进入过滤器进行过滤和曝气硝化;过滤器排出的清水经过净化沟后进一步增加溶氧和降低氨氮;净化沟的出水进入缓冲池;再将缓冲池中的水作为养鱼箱的回水泵入养鱼箱,实现水的自循环;
[0032]另一方面,过滤器排出的残渣进入残渣收集池;再由吸污泵吸出通过管路分布到蔬菜种植设施的培植土壤中。
[0033]溶氧(溶氧即溶解氧)控制在3

6毫克/升之间,温度在20

28摄氏度。
[0034]更进一步,氨氮控制在0.2毫克/升之以下,亚硝酸盐浓度控制在0.01毫克/升以下。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本专利技术的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其核心是采用多功能的过滤器实现自循环养殖,另外,通过蔬菜种植消化水产养殖产生的残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实现零排放,而且,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0037]过滤器具有以下特点:
[0038]1、对废渣及时、快速的过滤净化:
[0039]本装置可以循环对养殖箱中的污水进行净化,收集过滤后的杂质,利用水的势能将养殖箱中的污水快速吸入循环水过滤器中,通过过滤器中的滤桶进行过滤处理;
[0040]2.具有生化处理功能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箱、过滤器、净化沟、缓冲池、残渣收集池和蔬菜种植设施;养鱼箱的排水管与过滤器的入口通过水管连接;净化沟的一端位于过滤器的出水管处;净化沟的另一端设置在与缓冲池通过水管相连;缓冲池通过带液泵的水管与养鱼箱的回水管相连;养鱼箱、过滤器、净化沟和缓冲池形成自循环水处理通路;过滤器的排渣口与残渣收集池通过管路连接,残渣收集池处设有吸污泵,用于将残渣吸出并通过管路分配到蔬菜种植设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养鱼箱中设有自动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主板和与主板相连的温度探头、液位探头和溶氧探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化立体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为鱼粪过滤器,包括外桶(24)以及固定在外桶内的过滤筒(6);外桶的底部和侧部密封;过滤筒外壁与外桶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过滤筒内或过滤筒外设有用于清洁过滤筒内壁的自洁机构;外桶上设有用于尾水进入的进水管(8);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过滤筒下方或内部;过滤筒的上方为清水仓(23);清水仓中设有用于排出清水的出清管(3);过滤筒的下方为沉淀仓(11);沉淀仓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物的排污管(9);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10);在外桶内部还设有用于对过滤出的清液进行硝化处理的硝化处理仓(13);硝化处理仓设有多个硝化球(14);硝化处理仓与清水仓通过隔离网(4)分隔;隔离网用于防止硝化球进入清水仓;自洁机构为毛刷条、刮板或螺旋自洁器(15);外桶顶部的设有由电机安装架(2)支撑的电机(1),外桶中部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转轴(7);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静毛栋严小兵王二龙范叶聂莉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