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87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包含酶解、去除挥发性成分、去杂、大孔树脂吸附、成分洗脱、凝胶柱纯化等步骤。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对山楂籽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纯化,黄酮提取物的得率在10%以上,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在93%以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提取工艺
,涉及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楂,俗名山里红、红果、棠棣、绿梨、酸楂,蔷薇科山楂属,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其抗衰老作用位居群果之首。
[0003]山楂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籽约占山楂总重的1/3,其所含成分与果肉差不多,同样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抗氧化等功能。
[0004]在我国,每年山楂的使用量达数亿吨,其中数千万吨的山楂籽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当做废料丢弃,随着国家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如何加强山楂籽的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0005]到目前为止,已从山楂籽中分离、鉴定出271个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简单苯丙素类、黄酮类、挥发性组分和其他类成分。山楂籽提取物及其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调节血脂功能,抗菌、抗肿瘤活性,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此外,还具有促胃肠动力功能,抗心律失常和镇痛作用等。
[0006]山楂籽中具有含量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且良好的治疗和保健功能。从山楂籽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将其应用在天然药物、食品添加剂或其他领域,能够充分提高山楂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0007]近年来,对山楂籽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较多。“正交试验优选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祝世发等,四川中医,2007年第25卷第5期”中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山楂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10倍量、5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h。“超声波提取山楂籽总黄酮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张巧明等,食品科技吗2020年第45卷第07期”中将超声波提取山楂籽总黄酮工艺条件优化为:超声温度45℃、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90min,料液比为20:1(mL/g),在该试验条件下,山楂籽总黄酮平均得率为7.26%。
[0008]传统的黄酮提取方法主要为采用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其对提取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大量生产,因此是目前企业首选的黄酮提取方法,但其溶剂用量大,提取效率不高。诸如超临界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现代提取技术,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节省了人力物力,但其对设备要求高,且部分提取技术对设备参数要求精细,常应用于小型科研试验中,无法应用于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总黄酮含量高,有效成分损失少。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0012]步骤A,提取过程,山楂籽粉碎,加入复合酶,调节pH至4

6,在40

50℃温度下酶解1

3小时,调节pH至5

8,在50

70℃温度下继续酶解1

3小时,酶解后去除挥发性成分;加入乙醇,调节乙醇体积分数为50

80%,回流提取1

3小时,提取液备用;
[0013]步骤B,调节提取液pH为4

6,中加入壳聚糖

海藻酸钠复合物,低温静置,除去沉淀物,浓缩,大孔树脂吸附;吸附后的大孔树脂依次采用纯化水、体积分数为50

80%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粗品,备用;
[0014]步骤C,步骤B所得粗品,进行凝胶柱层析,甲醇洗脱,收集红色色带,浓缩,干燥,即得。
[0015]进一步的,步骤A中,复合酶含有木质素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

葡糖苷酶,使用比例为1:0.5

1.5:2

6:1

4;进一步优选的,使用比例为1:0.8

1:2.5

4:2

3。
[0016]所述复合酶的使用量为山楂籽重量的0.05

0.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复合酶的使用量为山楂籽重量的0.1

0.15%。
[0017]步骤B中,壳聚糖

海藻酸钠复合物中,壳聚糖、海藻酸钠的比例为2

7:3

10;进一步优选的,壳聚糖、海藻酸钠的使用比例为3

5:4

7。
[0018]所述的壳聚糖

海藻酸钠复合物的使用量为10

20g/L;进一步优选为13

16g/L。
[0019]步骤B中,大孔树脂为HPD

600大孔树脂;步骤C中,葡聚糖凝胶柱为Sepharose 6B琼脂糖凝胶。
[0020]具体的,上述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0021]步骤A,提取过程,山楂籽粉碎,加入复合酶,调节pH至4.5

5.5,在40

50℃温度下酶解1

3小时,调节pH至6

7.5,在50

70℃温度下继续酶解1

3小时,酶解后采用蒸馏方式,去除挥发性成分;加入乙醇,调节乙醇体积分数为60

70%,回流提取1

3小时,提取液备用;
[0022]步骤B,调节提取液pH为4

6,中加入壳聚糖

海藻酸钠复合物,低温静置,除去沉淀物,浓缩,HPD

600大孔树脂吸附;吸附后的大孔树脂依次采用纯化水、体积分数为60

70%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粗品,备用;
[0023]步骤C,步骤B所得粗品,进行Sepharose 6B琼脂糖凝胶层析,甲醇洗脱,收集红色色带,浓缩,干燥,即得。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研究过程中发现,山楂籽中的挥发性成分对黄酮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采用先去除山楂籽中挥发油等挥发性成分后,再进行提取,可明显提高黄酮提取物的提取率。
[0026]2.在去除山楂籽中挥发性成分时,采用了先进行酶解的方式,在不同的pH及温度下,复合酶充分发挥了酶解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山楂籽中挥发性成分的去除作用,有利于黄酮提取物的提取。
[0027]3.在分离阶段,先采用壳聚糖

海藻酸钠复合物去除提取物中的杂质,更有利于大孔树脂对黄酮成分的吸附,提高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具体实施例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楂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含有以下步骤:步骤A,提取过程,山楂籽粉碎,加入复合酶,调节pH至4

6,在40

50℃温度下酶解1

3小时,调节pH至5

8,在50

70℃温度下继续酶解1

3小时,酶解后去除挥发性成分;加入乙醇,调节乙醇体积分数为50

80%,回流提取1

3小时,提取液备用;步骤B,调节提取液pH为4

6,加入壳聚糖

海藻酸钠复合物,低温静置,除去沉淀物,浓缩,大孔树脂吸附;吸附后的大孔树脂依次采用纯化水、体积分数为50

80%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粗品,备用;步骤C,步骤B所得粗品,进行凝胶柱层析,甲醇洗脱,收集红色色带,浓缩,干燥,即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复合酶含有木质素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

葡糖苷酶;所述的木质素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

葡糖苷酶使用比例为1:0.5

1.5:2

6:1

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平张永涛赵莉崔晓梅刘凌霄顾召帅李静唐洪杰王靖黄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