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71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4
本申请涉及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主体、车轮、悬架系统、动力系统、操控系统、前照灯系统以及交互装置,所述交互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视觉交互模块以及传输模块,其中,在所述摩托车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信号控制所述视觉交互模块执行相应的视觉交互,以使得所述交互装置能够被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以执行相应的视觉交互。上述摩托车,通过在摩托车上设置额外的交互装置,可以增加用户趣味性,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


[0001]本申请涉及驾驶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摩托车一般仅装载车载必要电子器件,电子屏幕显示部件仪表盘以提供仪表信息的显示功能,产品功能大同小异,然而,随着人们对于车载多媒体、导航等智能化娱乐功能需求的日渐强烈,摩托车也开始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0003]针对现有车载产品多为驾驶所需功能性器件,无趣味性,且与用户互动性差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包括:
[0006]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驾乘区域;
[0007]车轮,所述车轮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
[0008]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连接至所述主体下端,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连接至所述主体,所述后车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至所述主体;
[0009]动力系统,所述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驾乘区域;车轮,所述车轮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连接至所述主体下端,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前悬架连接至所述主体,所述后车轮通过所述后悬架连接至所述主体;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主体上,用于为所述摩托车的运行提供动力,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至少其中之一传动连接至所述动力系统;操控系统,所述操控系统用于操控所述摩托车的运行,所述操控系统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部,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左右方向把;其特征在于,交互装置,所述交互装置包括控制模块、视觉交互模块以及传输模块,所述视觉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能够与移动终端连接以将所述移动终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摩托车处于第一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基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信号控制所述视觉交互模块执行相应的视觉交互,以使得所述交互装置能够被用户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以执行相应的视觉交互,其中,所述视觉交互模块设置于所述主体上且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左右方向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摩托车处于第二预设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视觉交互模块停止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的状态至少包括下电、驻车、准备行驶以及行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状态包括驻车,所述第二预设状态包括下电、准备行驶或行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红波朱琦别俊伟孙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