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车孔密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70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车孔密封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的铁路槽车密封装置易损坏而无法实现密封的问题。所述底座(3)上部外侧设有锥形的胶墩(1),胶墩(1)底部与底座(3)之间设有环形的气囊(2);所述气囊(2)通过软管连接气源,所述气源连接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的切换件。该槽车孔密封系统结构简单,简化操作程序,密封可靠,并可以自动补偿间隙,减少油气挥发。减少油气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槽车孔密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运输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铁路装车栈桥油罐车的槽车孔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铁路槽车密闭装车鹤管结构以板式密封帽为主,外加气缸动力压紧密封帽,气缸可直接作用在密封帽顶端提供轴向压紧力,也可以作用在拉紧机构,由拉紧机构供给密封帽轴向应力,最终使密封帽与槽车空紧密贴合,达到密闭装车安全环保要求。
[0003]铁路装车栈桥鹤管的压紧动力结构通常采用气缸联动三爪卡钩借力槽车内壁提供轴向拉紧力,三爪卡钩式鹤管主要是利用装车垂直管下落进入槽车,带动槽车口密封装置随之下落,板式密封帽坐落在槽车口后气缸作用三爪卡钩展开,爪端与槽车内罐壁紧密作用,三爪卡钩受反作用向下的轴向应力,板式密封帽联动被压缩,达到密封装车条件。考虑到此种密封装置的铝制圆筒直径与槽车口的直径相当、传动装置涡轮蜗杆的活动余量相对较小、冬季润滑油脂凝固会发生传动装置急停急动、以风源为驱动力的驱动系统动力源不稳定等客观因素,使铝制密封帽对位槽车口的过程中与槽车口频发刚性碰撞,导致密封帽支撑架、环形缓冲圈、三爪卡钩大量损坏,装车系统无法实现密闭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铁路槽车密封装置易损坏而无法实现密封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槽车孔密封系统,该槽车孔密封系统结构简单,简化操作程序,密封可靠,并可以自动补偿间隙,减少油气挥发。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车孔密封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外侧设有锥形的胶墩,胶墩底部与底座之间设有环形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软管连接气源,所述气源连接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的切换件。
[0006]所述气囊充气后其外径大于胶墩大径。
[0007]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上部固定有立管,所述气囊和胶墩均套在立管外部。
[0008]所述底板中心处开有圆孔。
[0009]所述气囊上设有气嘴,气嘴通过金属软管连接气源,且金属软管上设有减压阀、放空阀和压力表。
[0010]所述气源的一端通过丝扣与气囊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气动换向阀。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槽车口密封系统,适用于铁路装车鹤管与槽车口的密封连接,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气囊,气囊充气后自动补偿间隙,可以快速、有效地达到密闭装车条件,操作简单无需反复对位,减少了传动机构和操作程序;可以减少导向碰撞,实现输油鹤管快速校正,气囊内密封的方式增强密封效果,经过检测,现场挥发油气较改造前减少92%;本专利技术连接牢固,安全性高,导向锥型胶墩可以有效地消减设备间硬接触碰撞,同时将密封系统的易损部位定位于锥型胶墩,易于更换维修、
减少维修费用;本专利技术为单纯的密封装置,结构中只有铝板和橡胶,不会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胶墩,2

气囊,3

底座,3
‑1‑
立管,3
‑2‑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至图3所示,一种槽车孔密封系统,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包括底板3

2,底板3

2中心处开有圆孔,圆孔周边设有连接孔,为标准法兰面,法兰与输油鹤管采用配对法兰螺栓紧固,随鹤管进行上下及左右运动。所述底板3

2上部固定有立管3

1,立管3

1外侧设有锥形的胶墩1,胶墩1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胶墩1底部与底板3

2之间设有环形的气囊2,所述气囊2和胶墩1均套在立管3

1外部。
[0015]所术胶墩1由橡胶制成,由于胶墩1和充气后的气囊2均有弹性,使其可以严密包裹在立管3

1外部。气囊2为耐油气囊,充压后径向膨胀,其外径大于胶墩1的大径,即气囊2外径大于胶墩1大端直径,气囊2与槽车口紧密贴合,可以快速实现密封,并有自动补偿间隙的功能。胶墩1外部为锥形,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在该密封系统下落过程中具有导向、缓冲的作用,有效消减设备间硬接触碰撞,便于更换维修、减少维修费用,并可以对气囊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16]该密封系统还包括为气囊提供气源的配套系统,气囊上固定有气嘴,气嘴通过金属软管连接气源,且金属软管上设有减压阀、放空阀和压力表,气源风线软管一端以丝扣连接形式与气囊连接,另一端连接气动换向阀,气动换向阀可以实现气囊供气、放气切换,气源供应由公司内部公用工程空分装置提供氮气,通过减压阀调节来气压力。
[0017]该密封系统适用于铁路装车鹤管与槽车口的密封连接,气囊充气后自动补偿间隙,可以快速、有效地达到密闭装车条件,操作简单无需反复对位,减少了传动机构和操作程序;可以减少导向碰撞,实现输油鹤管快速校正,气囊内密封的方式增强密封效果,经过检测,现场挥发油气较改造前减少92%;连接牢固,安全性高,导向锥型胶墩可以有效地消减设备间硬接触碰撞,同时将密封系统的易损部位定位于锥型胶墩,易于更换维修、减少维修费用;本专利技术为单纯的密封装置,结构中只有铝板和橡胶,不会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车孔密封系统,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部外侧设有锥形的胶墩(1),胶墩(1)底部与底座(3)之间设有环形的气囊(2);所述气囊(2)通过软管连接气源,所述气源连接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的切换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车孔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充气后其外径大于胶墩(1)大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车孔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底板(3

2),底板(3

2)上部固定有立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杰宋明远毛世宇王守仁于海涛蒋毅刘强王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