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62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插穗选择:从母树上剪取插穗,插穗具有位于上端的第一腋芽和位于下端的第二腋芽;插穗第一腋芽处留一片叶子;将插穗第一腋芽往下的部位浸泡在生根剂中;(2)苗床的选择:砂质土壤,施腐熟花生麸和磷肥作基肥,基肥与苗床土充分混合后平整畦面,再在其上铺盖厚度6cm~8cm黄壤土,刮平压实至土层厚度4cm~5cm;苗床进行遮荫处理;进行苗床消毒处理,将插穗插入土中进行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芽短穗扦插替换了单芽短穗扦插,扦插30d后,单芽短穗扦插的枝条有愈伤组织,但未生根,而双芽短穗扦插的枝条的第二腋芽处有大量根须出现,说明双芽短穗扦插生根快且生根效果好。说明双芽短穗扦插生根快且生根效果好。说明双芽短穗扦插生根快且生根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扦插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扦插繁殖是将插穗插入土壤或细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的过程。根据插穗的不同可分为枝插、叶插等不同类型。扦插繁殖是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植物繁殖方法,广泛应用于果树、花卉、行道树等植物的繁殖。茶树也是一种适合用扦插繁殖的植物,因为茶树的种子繁殖容易受到杂交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茶树的繁殖多以扦插为主。茶树主要采用枝插方式进行繁育。枝插繁殖茶树的优点是容易控制繁殖品种的纯度和特性。
[0003]传统的茶树扦插方法主要是用带一芽一叶短枝进行扦插育苗,即单芽短穗扦插法,插条插入土壤后先产生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中生根。在传统的单芽短穗扦插方法中,茶树的插穗常常会出现只长愈伤组织而不生根,或生根缓慢,影响扦插繁殖的效果。这可能是由于根原基被皮层所含有的生根抑制物质所抑制,难以分化生根所致。
[0004]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展了探索和研究,发现了一些可以促进茶树扦插生根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切掉插穗顶部的生长点或叶片,以刺激插穗生长,并用激素喷雾或浸泡的方式,来刺激插穗形成根系,但其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另外,也可以采用气体处理(如CO2浓度控制)、细胞工程等方法,来提高茶树扦插生根率。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为茶树扦插繁殖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编辑根发育相关基因或阻断生根抑制物质的合成,可以促进茶树插穗的生根和成熟,从而提高扦插繁殖效率和茶树的产量。但这些方法技术要求较高,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传统茶树扦插繁殖技术中生根时间长,不易发根,成活率低、繁育周期长,增加新建茶园生产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插穗选择:从母树上剪取插穗,插穗具有位于上端的第一腋芽和位于下端的第二腋芽;插穗第一腋芽处留一片叶子;将插穗第一腋芽往下的部位浸泡在生根剂中;
[0009](2)苗床的选择:砂质土壤,施腐熟花生麸和磷肥作基肥,基肥与苗床土充分混合后平整畦面,再在其上铺盖厚度6cm~8cm黄壤土,刮平压实至土层厚度4cm~5cm;苗床进行遮荫处理;进行苗床消毒处理,将插穗插入土中进行培育。
[0010]优选的,所述插穗为茎粗3mm~5mm、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梢。
[0011]优选的,插穗枝条长度为4cm~6cm。
[0012]优选的,步骤(1)中,第一腋芽距离插穗上端切口3mm~5mm,上端切口为斜切40
°
~45
°
,将叶子横向剪掉1/2;第二腋芽距离插穗下端切口0.6cm~1cm,下端切口为平切。
[0013]优选的,生根剂为含有2,4

D 200mg/L~500mg/L、吲哚丁酸800mg/L~1200mg/L的水溶液。
[0014]优选的,生根剂为含有2,4

D 300mg/L、吲哚丁酸1000mg/L的水溶液。
[0015]优选的,所述施腐熟花生麸为含紫云英的腐熟花生麸。
[0016]优选的,所述含紫云英的腐熟花生麸为:将紫云英新鲜植株与花生麸混合,自然堆肥腐熟发酵后的产物。
[0017]优选的,步骤(1)中,第一腋芽距离插穗上端切口3mm~5mm,第二腋芽距离插穗下端切口0.6cm~1cm。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成果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双芽短穗扦插替换了单芽短穗扦插,扦插30d后,单芽短穗扦插的枝条有愈伤组织,但未生根,而双芽短穗扦插的枝条的第二腋芽处有大量根须出现,说明双芽短穗扦插生根快且生根效果好。
[0020]传统方法通常在剪穗前10d左右对未成熟新梢进行打顶,促进枝条成熟,枝条增粗和腋芽膨大,进而有利于扦插后的生根,提高扦插苗木成活率。而本专利技术无需对母树进行打顶处理,在扦插前直接剪取插穗,省略工序,节约成本。
[0021]茶树兼具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属于综合生根类型。传统扦插繁育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先促使插条产生大量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中生根导致生根时间较慢。加上没有找到最佳的诱导条件,导致愈伤组织的生根过程缓慢。本专利技术插条扦插后在未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前,就可直接诱导根原基分化,快速生根,同时又可以促进愈伤组织快速生根,实现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0022]图1:单芽短穗和双芽短穗实物图(扦插前)。
[0023]图2:单芽短穗和双芽短穗扦插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以下案例中所使用的茶树品种为英红九号茶树。
[0026]所述花生麸为花生带壳榨油后的副产物,富含氮、磷、钾大量元素,钙、镁、锌、铁等中微量元素以及80%以上的有机质,常用作饲料或肥料。
[0027]所述腐熟花生麸为将花生麸自然堆肥腐熟发酵15d后的产物。
[0028]所述含紫云英的腐熟花生麸为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新鲜植株与花生麸按质量比1:10混合,自然堆肥腐熟发酵15d后的产物。
[0029]所述磷肥的主要成分为五氧化二磷。
[0030]一、双芽短穗扦插和单芽短穗扦插对比:
[0031]实施例1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
[0032]包括以下步骤:
[0033](1)插穗选择: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从母树上剪取茎粗为3mm~5mm、当年生、半木
质化的枝梢作为插穗,插穗具有位于上端的第一腋芽和位于下端的第二腋芽,插穗枝条长度为4cm~6cm;插穗第一腋芽处留一片叶子,第一腋芽距离插穗上端切口3mm~5mm,上端切口为斜切40
°
~45
°
,将叶子横向剪掉1/2;第二腋芽距离插穗下端切口0.6cm~1cm,下端切口为平切。将插穗第一腋芽往下的部位浸泡在生根剂中60min。其中,生根剂为含有2,4

D 200mg/L、吲哚丁酸800mg/L的水溶液。
[0034](2)苗床的选择:砂质土壤,pH值为5.0~5.7,亩施腐熟花生麸160kg~210kg和磷肥50kg~75kg作基肥,基肥与苗床土充分混合后平整畦面,再在其上铺盖厚度6cm~8cm黄壤土,刮平压实至土层厚度4cm~5cm。苗床进行遮荫处理,遮光度60%~75%。
[0035]采用多菌灵溶液进行苗床消毒处理,按行株距15cm
×
8cm将插穗插入土中,叶柄基部距离地面0.3cm,扦插好后立即用清水淋透苗床。
[0036](3)田间管理: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插穗选择:从母树上剪取插穗,插穗具有位于上端的第一腋芽和位于下端的第二腋芽;插穗第一腋芽处留叶;将插穗第一腋芽往下的部位浸泡在生根剂中;(2)苗床的选择:砂质土壤,施腐熟花生麸和磷肥作基肥,基肥与苗床土充分混合后平整畦面,再在其上铺盖厚度6cm~8cm黄壤土,刮平压实至土层厚度4cm~5cm;苗床进行遮荫处理;将插穗插入土中进行培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穗为茎粗3mm~5mm、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穗枝条长度为4cm~6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双芽短穗扦插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第一腋芽距离插穗上端切口3mm~5mm,上端切口为斜切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玲红刘伟缪有成谭吉慧樊吉君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