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现有的污水过滤用混合装置是通过药液与污水进行混合使得污水达到净化过滤的效果,然而现有的污水过滤用混合装置由于混合效果差,使得药液与污水混合不完全,使得设备工作效率低,降低了该设备的实用性,另外污水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固体杂质,容易堵塞过滤装置,造成过滤装置无法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00),其包括支撑底架(101),所述支撑底架(101)为左右连通结构,所述支撑底架(101)的上端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下侧的支撑底架(101)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根平行的转轴(102),两根所述转轴(102)的上侧连接有两个环形圈(103),且两个环形圈(103)与转轴(102)之间通过支撑传动单元连接,两个所述环形圈(103)之间固定连接有四根平行的安装杆(104),且四根安装杆(104)之间连接有同一个U形框架(105),所述U形框架(105)内侧连接有用于处理污水的混合筒体(106),所述混合筒体(10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混合结构(200),其包括连接在混合筒体(106)侧壁中央的混合杆(201),所述混合杆(201)的一端延伸至混合筒体(106)内,且混合筒体(106)内侧的混合杆(201)外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混合单元,所述混合杆(201)的另一端延伸至U形框架(105)的外侧并与支撑传动单元配合连接;过滤结构(300),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架(101)内壁上的横杆(301),所述横杆(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出液管相对的导液筒体(302),所述导液筒体(302)的外侧壁上均布连接有多个内外连通的导液弯管(303),所述导液弯管(303)下侧的支撑底架(101)内壁上设置有过滤单元,且过滤单元与支撑传动单元配合连接,所述过滤单元下侧的支撑底架(101)内设置有储液槽体(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传动单元包括滑动套接在转轴(102)外侧壁上的圆柱齿轮(107),其中一个所述环形圈(1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圆柱齿轮(107)啮合的齿环(108),所述转轴(102)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与另一个环形圈(103)接触的支撑辊(109),且支撑辊(109)起到支撑的作用,两根所述转轴(102)的一端均延伸至支撑底架(101)的外侧,所述支撑底架(1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两根转轴(102)连接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架(101)外侧壁上的U形支架(110),所述U形支架(110)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1),所述驱动电机(1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转轴(102)平行的横轴(112),所述横轴(112)的外侧壁上固定第一带轮(113),所述转轴(102)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二带轮(114),且第一带轮(113)与第二带轮(114)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1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架(105)和混合筒体(106)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与混合杆(201)连接的轴承座,且混合杆(201)与轴承座内侧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混合杆(201)的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三带轮(116),所述第一带轮(113)前侧的横轴(112)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第四带轮(117),且第三带轮(116)与第四带轮(117)之间通过第二皮带(118)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合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单元包括开设在混合杆(201)外侧壁上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转动连接有倾斜的混合支杆(202),所述混合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艳芳,李昌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乾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