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边带生成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48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重叠边带生成卡,解决图像源必须具有重叠区才能无缝拼接的问题。由至少两个同样的卡连接构成,每个卡为自带若干总线的与计算机连接的板卡,板卡有图像处理模块与图像输入模块、图像输出模块、图像缓存模块、边带数据交换模块和PCI接口模块分别通过总线连接,相邻的重叠边带生成卡的边带数据交换模块相连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自带高速数据交换总线的图像处理板卡有关。技术背景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中的无缝拼接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虚拟仿真及虚拟现实 等大屏幕投影可视化系统中。近几年来,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无缝拼接技术已 广泛应用于指挥控制、虚拟仿真培训、工业制造设计、科学研究以及复杂决策过程 中,并且在展览展示、广告、娱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流行。经过业内厂商多年的 技术开发和努力,目前无缝拼接技术己经发展到了很成熟的阶段,适合于大规模、 普遍性的应用。另外,许多高端投影机也都内置有无缝边缘融合技术。图像的无缝拼接必须要相邻图像单元具有重叠区。但是, 一般计算机的显卡或 是多屏图像处理机所产生的图像源都不具有重叠区,这样的图像是无法应用于无缝 边缘融合的。目前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通过图像源自行产生具有重叠边带部分的图像。但 是,这种方法对图像源具有较高的要求,极大地限制了无缝边缘融合技术的应用领 域和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输入的无重叠边带的图像在相邻的卡之间交 换图像数据,从而产生带有重叠边带的图像的重叠边带生成卡。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重叠边带生成卡,由至少两个同样的卡连接构成,每个卡为自带若 干总线的与计算机连接的板卡,板卡有图像处理模块与图像输入模块、图像输出模 块、图像缓存模块、边带数据交换模块和PCI接口模块分别通过总线连接,相邻的 两个卡边带数据交换模块相连接。所述的图像处理模块为芯片U400,所述的图像输入模块由图像采集控制芯片 U100与插座J200通过DVI信道和VGA信道相连构成,图像采集控制芯片把DVI 和VGA信号变成RGB三分色的数据通过图像采集输入总线传输给图像处理模块, 所述的图像输出模块由图像输出显示控制芯片U200、 U203彼此连接组成并分别与图像信号输出接口 J201连接,通过图像转换输出总线与图像处理模块U400连接, 所述的图像缓存模块由三片动态存储器U卯1, U900, U902组成,分别通过结果数 据缓存总线A、 B和参考SDRAM总线与图像处理模块U400连接,所述的边带数 据交换模块由两个数据交换插座IDC800、 IDC801与数据交换设置开关K800及其 开关设置辅路电路组成,每个数据交换插座有两个数据交换接口通过板卡上的数据 交换总线与图像处理模块U400连接,通过扁平电缆线分别跟其左侧或/和右侧的卡 的边带数据交换模块的数据交换插座的数据交换接口连接,分别通过图像交换设置 总线输出和输入图像数据,图像交换设置总线上有数据交换设置开关K800,数据交 换设置开关K800通过图像交换设置总线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PCI接口模 块由PCI接口芯片U303和PCI连接头J300组成,PCI连接头J300与计算机主机的 PCI总线插座相连,PCI接口芯片U303通过PCI本地总线与图像处理模块U400连 接。本重叠边带生成卡是一种自带专用高速数据交换总线的图像处理板卡。采用了 先进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和多种高速数字集成电路进行设计。重叠边带生成卡的主要功能就是将输入的无重叠边带的图像,通过和相邻的重 叠边带生成卡交换图像数据,从而产生带有重叠边带的图像。通过在计算机主板上安装两张以上这种重叠边带生成卡,便可完成多个通道图 像重叠边带的产生,从而输出给无缝融接控制器,进行融合拼接处理,使多个独立 的图像拼接为一副完整的无缝的大视景图像。这样,在无缝拼接应用中,就无需由 图像源来产生重叠边带了,从而摆脱了对图像源的依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框图。图2为图像输入模块结构图。 图3为图像输出模块结构图。 图4为图像处理模块结构图。 图5为图像缓存模块结构图。 图6为边带数据交换模块结构图。 图7为PCI接口模块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重叠边带生成卡是一种图像处理设备,以PCI总线的计算机板卡形式构成。 一块重叠边带生成卡处理一路图像信号,多块重叠边带生成卡插在同一台计算机主 板上便可实现多个通道的重叠区域的产生。每块卡的电路结构完全相同,但通过软、4硬件设置后就能对应不同的图像通道进行不同的处理,从而实现多个通道的重叠边 带生成。整个系统由图像输入模块(V1DE0JNPUT)、图像输出模块(VIDEO—OUTPUT)、 图像处理模块(VIDEO—RROCESS)、图像缓存模块(MEMORY—SDRAM)、边带数据 交换模块(DATA—EXCHANGE), PCI接口模块(PCI—INTERFACE)组成。系统的总体工作流程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之前,需要计算机主机通过PCI连接头PCICON和 桥接芯片PCI9030,对重叠边带生成卡进行配置。配置内容包括可编程器 件的配置和图像处理算法的配置。配置成功以后,重叠边带生成卡开始正常工作。首先,由图像采集控制芯片AD9887A将DVI-IN插座输入的外部 图像源的一帧VGA或DVI图像信号采集进来,并且将图像信号变换成RGB (红、 绿、蓝)三分色的数据形式,通过图像采集输入总线VIDEO—IN一BUS输送给现场 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EP1S20F780 (以下简称FPGA) 。然后,FPGA根据重叠边带的参数配置,将重叠边带生成卡自身的重叠区 域图像数据,跟相邻卡上的重叠区域图像数据进行交换,从而产生一帧具有重叠边 带的新图像。新图像的生成需要从随机存储器HY57V283220获取参考表。重 叠区域图像数据的交换操作是由FPGA和数据交换设置开关 MODE-SW以及数据交换接口 CON34共同来完成的。最后,FPGA从两片随机存储器HY57V283220和将一帧的 输出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转换输出总线VIDEO一OUTJBUS,传送给图像输出显示控 制芯片ADV7123和Sill64,两个图像输出显示控制芯片对图像数据进 行相应的D/A变化和DVI信号处理后,将RGB三分色数据变换成VGA或DVI图 像信号送到DVI—OUT插座输出到显示设备(如投影机、显示屏等)上进行显 示。一帧图像是这样完成处理变换的,多帧图像的处理依此类推,从而可实现连续 图像的重叠区域生成。图像输入模块(VIDEO—INPUT)图像信号输入接口 DVI—IN插座,用以获取外部图像信号源(如图像发生 器、媒体播放机等)的图像信号,可连接数字的DVI信号也可连接模拟的VGA信 号。图像采集控制芯片AD9887A和DVI—IN插座通过13根信号线相连, 获取DVI和VGA信号。AD9887A把DVI和VGA信号变成成通用的RGB三 分色的数据,通过VIDEO—IN_BUS图像采集输入总线把数字化的图像信息传输给FPGA进行处理。VIDEO—IN—BUS图像采集输入总线包含了 ADA禾卩ADB两 组24位的RGB'数据信号和4个控制信号AD—DE、 AD—HSYNC、 AD—VSYNC、 AD—CLK。图像输出模块(VIDEO_OUTPUT)来自FPGA的图像转换输出总线VIDEO—OUTJBUS上面的一组24位的 RGB数据信号和4个控制信号(DA—CLK、 DA—DE、 DA—VSYNC、 DA_HSYNC), 分别连接到图像输出显示控制芯片ADV7123和Sill64的数据输入口 。 Sill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叠边带生成卡,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两个同样的卡连接构成,每个卡为自带若干总线的与计算机连接的板卡,板卡有图像处理模块与图像输入模块、图像输出模块、图像缓存模块、边带数据交换模块和PCI接口模块分别通过总线连接,相邻的两个卡边带数据交换模块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飏吴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控图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