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240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计算机应用
,特别的涉及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数字化的融入,每天都有来自不同用户的数据请求量越来越庞大。
[0003]对于源自用户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请求,这些请求可以由后端的数百甚至数千个服务器来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由服务器接收用户的请求数据,并直接经过处理反馈给用户,然而这种频繁的读取数据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导致请求响应不及时,从而给不同的用户造成系统性能的大幅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频繁的读取数据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导致请求响应不及时,从而给不同的用户造成系统性能的大幅度下降等技术缺陷,提出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
[000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在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还包括: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0006]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还包括: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在基于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
域之后,还包括: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0007]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还包括: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0008]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包括: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当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当第一服务器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当第一服务器不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对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
[0009]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在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二用户数据,并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与第一用户数据的接口名称一致时,判断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当处理时间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未处于预设第一比例区间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处理时间对应列表,得到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根据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处理时间,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第三区块。
[0010]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二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包括:
当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对第二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进行分块处理;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经过分块处理后的每个请求体分别发送至与每个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二区块。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移动终端根据预设区域查询处理结果。
[0012]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方案中,数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检测到与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
[0013]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可选方案中,数据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在对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查询编码发送至移动终端;在基于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移动终端。
[0014]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请求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时,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以由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预设区域查询所述处理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异步接口之后,所述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以及头部信息;对所述请求体以及所述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所述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包括:基于预设的请求体

区块对应列表,将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发送至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所述请求体大小所对应的第一区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请求体以及所述头部信息进行去重处理之后,还包括:基于经过去重处理后的所述请求体以及所述头部信息生成查询编码,并将所述查询编码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并在所述预设区域中查询与所述查询编码以及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处理结果;将所述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请求数据,并确定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之后,还包括: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对应的接口类型为同步接口时,基于第二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移动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包括:当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一类型时,基于所述第一服务器对所述第一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或当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服务器为第二类型时,检测所述第一服务器是否存在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当所述第一服务器存在所述待处理请求数据队列时,基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对所述第一
请求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对所述处理时间与所述第一请求数据中的请求体大小之间的比例,以及所述处理时间进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缓存至预设区域;当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超张二青原雷王伟王燕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