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并联式进气道扩压段变几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37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并联式进气道扩压段变几何结构,包括进气道前部的外压缩段、内压缩段,进气道中部的可调节高度的喉道板,进气道后部的变几何扩压段。喉道高度会根据来流马赫数进行主动调节;通过分流板的旋转控制涡轮通道与冲压通道的开关,实现两进气道工作状态的切换,通过控制扩压段下半段变几何结构实现进气道内的流体控制,分流板位置一定时,通过扩压段下端的变几何结构调节实现两通道内的流量再分配,满足发动机在模态转换过程中对来流品质与流量的要求,实现进气道在模态转换过程中的流场稳定。该结构的动力源可以与喉道处的动力源集成,只需在原有内并联式排气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实现要求。础上进行改进即可实现要求。础上进行改进即可实现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并联式进气道扩压段变几何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组合进气道模态转换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并联TBCC推进系统模态转换过程中的变几何进气道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飞行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向发动机提供合适的气流使飞行器有着更宽运行马赫数范围和运行可靠性也必然会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对进气道的研发是十分重要的。进气道需要向发动机提供合适的气流以满足燃烧室的需求,特别是模态转换过程,进气道需要向两个发动机提供气流,因此对进气道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0003]模态转换过程是指低马赫数时涡轮发动机工作与高马赫数时冲压发动机工作切换的过程,在模态转换过程中能否向两发动机提供合适的流量与进气道内部流场是否稳定,关系到模态转换过程是否能平稳过渡。
[0004]综上所述,针对进气道模态变换过程中两进气道间的气动耦合现象,如何减缓该现象对气流的影响是模态切换技术难点之一,因此,研究与TBCC进气道模态转换相匹配变几何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并联式进气道扩压段变几何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进气道内依次设置有唇罩(1)、外压缩斜板(2

2)、喉道板(4)以及分流板(7);所述唇罩(1)固定设置在进气道内,所述喉道板(4)与转动圆弧板(5)铰接,所述分流板(7)铰接于后方的涡轮通道与冲压通道之间的壁面处;所述转动圆弧板(5)与转动扩压板(6)通过下方铰接点实现下壁面的斜向运动,用以调整冲压通道与涡轮通道的面积比;当冲压通道内的流体从分流板(7)溢流到涡轮通道内,转动圆弧板(5)与转动扩压板(6)向斜上方运动,使冲压通道与涡轮通道的面积比提高,以提高冲压通道的抗反压能力;当涡轮通道内的流体从分流板(7)溢流到冲压通道内,转动圆弧板(5)与转动扩压板(6)向斜下方运动,使涡轮通道与冲压通道的面积比提高,以提高涡轮通道的抗反压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并联式进气道扩压段变几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圆弧板(5)与转动扩压板(6)通过调节机构实现斜向运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组合动力源(9)、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轩王争奇张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