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收音滤波通道,收音滤波通道一端固定有连杆过滤装置,连杆过滤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连杆过滤装置远离收音滤波通道一端固定有收音阵列,收音阵列与壳体固定连接,连杆过滤装置包括与壳体内端固定连接的振动膜,振动膜远离收音滤波通道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振动膜一端固定有连接球,实现当声音从收音滤波通道进入,通过收音滤波通道利用共振、反射和衍射对声波进行过滤和强化,后到达连杆过滤装置,经过连杆过滤装置的再次过滤和放大,后进入收音阵列再次进行过滤,最后收音阵列对声音进行拾取,对噪音进行多次滤波和降噪有效提升麦克风噪音抗干扰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特别是涉及应用于麦克风领域的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
技术介绍
[0002]麦克风,也被称为话筒,是一种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它捕捉声音的原理基于声波压力变化产生的电信号,然后这个电信号可以被放大、记录或者传输,麦克风被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音乐制作、广播电视、公共演讲、电话通信等等,不同的应用场合对麦克风的性能要求也不同,比如音乐制作需要高质量的音质,而通信应用则更注重麦克风的抗噪能力。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麦克风没有抗噪功能的问题,市场中的某抗噪型麦克风采用悬空结构和多层吸音棉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比。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747295B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高电磁兼容性抗噪型麦克风,该设计将麦克风组件悬空在空心腔内,同时,又通过第一吸音绵和第二吸音绵的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抗噪效果,使其可以听清发言者的声音,通过扶正板和第二压板的相互配合,防止麦克风组件位移,工作稳定性大幅提升。
[0005]以上设计虽然具有了麦克风的抗噪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对部分噪音吸收过滤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对高频和低频的噪音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
[0006]申请内容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麦克风的噪音抗干扰能力。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收音滤波通道,收音滤波通道一端固定有连杆过滤装置,连杆过滤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连杆过滤装置远离收音滤波通道一端固定有收音阵列,收音阵列与壳体固定连接,当声音从收音滤波通道进入,通过收音滤波通道利用共振、反射和衍射对进入的声波进行过滤和强化,后到达连杆过滤装置,经过连杆过滤装置的再次过滤和放大,后进入收音阵列再次进行过滤,最后收音阵列对声音进行拾取。
[0009]在上述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中,通过收音滤波通道、连杆过滤装置和收音阵列对噪音进行多次滤波和降噪有效提升麦克风噪音抗干扰能力。
[0010]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连杆过滤装置包括与壳体内端固定连接的振动膜,振动膜远离收音滤波通道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远离振动膜一端固定有连接球,连接球上活动镶嵌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靠近连接球一端固定有转轴,第二连杆远离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由于振动膜与壳体呈一定角度设置,所以振动膜会根据收音滤波通道的压力变化产生振动,振动膜的振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连接球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由于第二连杆与固定连杆转动连接,且固定连杆与壳体固定连接,所以第二连杆在第一连杆的带动下,远离连接球的一端将会产生振动,对第二连杆的振动产生放大作用,第二连杆进而带动第三连杆运动,通过振动膜带动多个连杆运动,可以将声波转换
为机械振动。
[0011]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转轴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杆,固定连杆与壳体内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一端与收音阵列滑动连接设置,方便利用固定连杆和转轴对来自第一连杆的振动进行放大,之后通过第三连杆将振动传导到收音阵列。
[0012]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收音阵列包括与第三连杆滑动连接的隔膜,隔膜远离第二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拾音组,第一拾音组远离隔膜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拾音组,方便第三连杆推动隔膜运动,隔膜的运动通过填充在收音阵列内的液体传导到第一拾音组、第二拾音组和第三拾音组,通过第一拾音组、第二拾音组和第三拾音组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拾音。
[0013]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第二拾音组远离第一拾音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拾音组,第三拾音组远离第二拾音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音室,消音室和第三拾音组之间固定连接有消音板,第一拾音组、第二拾音组和第三拾音组均为多个均匀分布的MEMS麦克风组成,消音室内端中央固定有第一消音锥,第一消音锥靠近第三拾音组一端固定有第二消音锥,消音板与第一消音锥和第二消音锥之间留有消音孔,方便通过第一拾音组、第二拾音组和第三拾音组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拾音,且第一消音锥和第二消音锥可以引导声波传播方向,同时能减少声波在多个拾音组内的反射,进一步降低噪音,多余的声波将通过消音板与第一消音锥和第二消音锥之间的消音孔进入消音室,声波在消音室内经过多次折返最终被液体吸收。
[0014]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第二消音锥为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内充有气体,第二消音锥为柔性材料制成,收音阵列内填充有液体,中空结构内充的气体可以对声波进一步吸收,减少声波反射次数和强度,且气体能使收音阵列内始终保持恒定的压力,有利于控制收音的稳定性。
[0015]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收音滤波通道包括与壳体内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滤波环,第一滤波环靠近连杆过滤装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波环,通过第一滤波环和第二滤波环可以对声波进行共振、反射和衍射达到对进入的声波进行过滤和强化,再次削弱噪音。
[0016]作为本申请的再一种改进,第一滤波环远离第二滤波环一端卡接有第一吸音棉,第一滤波环和第二滤波环之间卡接有第二吸音棉,通过第一吸音棉和第二吸音棉可以对来自外界的声波进行多次过滤和吸收,对噪音进行削弱。
[0017]综上所述,这个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的设计提供了多重的声音过滤和强化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声音质量,并大幅降低环境噪音的影响:
[0018]1.多重声波过滤与强化:声音首先通过收音滤波通道进行共振、反射和衍射处理,进一步被连杆过滤装置和收音阵列进行过滤和强化,最后由收音阵列进行拾取。这种多级过滤和强化设计可以大幅降低噪音的影响,同时保持所需音频的清晰度。
[0019]2.高效的振动传导:振动膜会根据收音滤波通道的压力变化产生振动,通过多个连杆运动,形成的振动可以对声波进行多次过滤和加强,特别有效过滤掉声波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这有助于提升麦克风的抗噪效果。
[0020]3.优化的声音拾取:通过第一拾音组、第二拾音组和第三拾音组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拾音,可以更精确地获取需要的音频。
[0021]4.有效的声波引导与吸收:第一消音锥、第二消音锥和消音室以及中空结构的设计,可以引导声波传播方向,减少声波在拾音组内的反射,同时多余的声波会被液体和气体吸收,进一步降低噪音。
[0022]5.降噪材料的使用:第一滤波环和第二滤波环以及第一吸音棉和第二吸音棉的设计,可以对进入的声波进行共振、反射和衍射以达到过滤和强化的效果,进一步削弱噪音。
[0023]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麦克风的声音质量和稳定性,也大幅提升了麦克风的抗干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0025]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A
‑
A剖视图;
[0027]图4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0028]图5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杆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收音滤波通道(2),所述收音滤波通道(2)一端固定有连杆过滤装置(3),所述连杆过滤装置(3)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过滤装置(3)远离收音滤波通道(2)一端固定有收音阵列(4),所述收音阵列(4)与壳体(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过滤装置(3)包括与壳体(1)内端固定连接的振动膜(301),所述振动膜(301)远离收音滤波通道(2)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杆(302),所述第一连杆(302)远离振动膜(301)一端固定有连接球(3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球(303)上活动镶嵌有第二连杆(304),所述第二连杆(304)靠近连接球(303)一端固定有转轴(305),所述第二连杆(304)远离转轴(30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3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5)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杆(307),所述固定连杆(307)与壳体(1)内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06)远离第二连杆(304)一端与收音阵列(4)滑动连接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音抗干扰型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音阵列(4)包括与第三连杆(306)滑动连接的隔膜(401),所述隔膜(401)远离第二连杆(30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拾音组(402),所述第一拾音组(402)远离隔膜(4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拾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龙,丁洁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义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