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220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包括肛管和引流瓶,所述肛管的外侧面上连接有充气卡箍,所述充气卡箍与输气管道的一端连接。该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医护人员将肛管安置至所需位置之后,可手动按压球囊通过输气管道向充气卡箍内充气使其膨胀,膨胀之后充气卡箍的外壁将与患者的肠壁接触,从而即可将肛管固定在患者体内,进而避免患者因频繁接受插管和拔管而发生出血状况,同时在充气卡箍与肠壁接触时存储囊内将受到挤压,从而使得其内部的润滑液排出对充气卡箍处进行润滑,避免充气卡箍对肠壁摩擦伤害,与现有的灌肠引流装置相较,肛管具有限位功能即其满足多次使用的要求,同时可避免因频繁拔管和插管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避免灌肠
,具体为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是以中药药液或掺入散剂灌肠,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灌肠疗法对某些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等有着较好的疗效,其主要用于ICU危重症,灌肠引流装置是一种用于灌肠的常用医疗设备。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灌肠引流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CN216536363U一种一体式密闭灌肠引流装置,包括:集便袋,具有第一收集腔,并且其一端设置有肛门接口,另一端设置有储液接口;储液组件,包括储液连接件和储液件,所述储液连接件与所述储液接口连接;所述储液件包括储液瓶和设置在所述储液连接件上的流量调节器;引流袋,具有第二收集腔,并与所述集便袋连接。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报警装置,可以提示医护工作者相关操作已经完成。借此本技术避免肛管插入及拔除过程大便易喷溅造成的职业暴露及交叉污染,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便于医护人员精确高效的护理多个病人。
[0003]综上所述,现有的灌肠引流装置由于肛管没有设置相关的限位结构,因此在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包括肛管(1)和引流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1)的外侧面上连接有充气卡箍(2),且充气卡箍(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存储囊(3),所述充气卡箍(2)与输气管道(5)的一端连接,且输气管道(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件(7)与球囊(8)连接,同时输气管道(5)上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肛管(1)的一端通过Y型管(10)分别与灌肠管(11)和引流管(12)的一端连接,且灌肠管(11)的另一端通过定量组件(13)与主流管(15)连接,同时主流管(15)连接在灌肠袋(16)的底部;所述引流瓶(2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引流瓶盖(18),且引流瓶盖(18)内卡合连接有密封块,同时密封块与引流管(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瓶盖(18)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9),且把手(19)设置在密封块的一侧,所述引流瓶(20)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23),且引流瓶(20)的底部连接有支撑组件(22),所述分隔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刷板(24),且分隔板(23)的底部卡合连接在引流瓶(20)的内底部上的卡座内,同时分隔板(23)上开设有溢流孔,所述引流瓶(20)的前侧外表面和灌肠袋(16)的前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测量刻度(21),且灌肠袋(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吊绳(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卡箍(2)呈圆环状,且充气卡箍(2)为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囊(3)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在充气卡箍(2)上,且存储囊(3)上呈放射状开设有排液口(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频繁插管的灌肠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华周会兰张红英李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