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18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上述方法包括:在既有地铁车站下方确定新建隧道的位置;施工前对新建隧道的位置外围进行降水措施及地层加固;新建隧道过渡段施工;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并切割车站围护桩;凿除位于新建隧道中部的工程桩,工程桩主筋与二衬结构相连;保留位于新建隧道两侧的工程桩,工程桩植筋并与二衬结构相连;在二衬结构上施工内衬墙。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解决了下穿施工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结构受力传递复杂、车站结构沉降明显、抗浮问题及防水性能差的问题,达到了各结构受力传递简单明确以及结构稳定、有效控制车站沉降、解决抗浮难题并起到防水性能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因地铁线路错综复杂,先期实施的地铁结构未预留条件提供给远期规划线路,尤其对于相邻地铁车站,造成后期工程实施十分困难且建设成本代价太高,给地铁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常规处于地层条件较好的地铁车站土建实施方案为车站围护桩+内支撑,主体结构承载体系为底板下/结构柱底下设置承载桩或抗拔桩,若该地铁车站建设未考虑规划线路设置,将影响后建地铁线路的实施,后建隧道工程由于邻近已建地铁车站,线路无法平面避开已建地铁车站,只能以下穿的方式实施。结合现有情况,施工工法采用暗挖法施工可解决现有问题,但暗挖法断面形状的选择、既有群桩的处理等均对已建地铁车站结构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已建结构、新建结构、地基三者之间的受力传递成为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
[0003]其次,现有技术中以圆形断面、马蹄形断面等结构形式采用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车站,但管棚及超前小导管施工时在零距离下穿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既有地铁车站下方确定新建隧道的位置;S2,施工前对新建隧道的位置外围进行降水措施及地层加固;S3,新建隧道过渡段施工;S4,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并切割车站围护桩;S5,凿除位于新建隧道中部的工程桩,工程桩主筋与二衬结构相连;S6,保留位于新建隧道两侧的工程桩,工程桩植筋并与二衬结构相连;S7,在二衬结构上施工内衬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新建隧道施工前,在其外围探孔检查水量;若水量过大影响暗挖施工,则采取洞外降水和全断面注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若洞外具备安装设备的条件,则打设管井并安放大功率深水泵进行降水,以增大降水曲线和增强减压效果,洞内止水采用深孔注浆与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注浆措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采用由下向上施工,纵向分两次进行,搭接长度为3m~4m;所述注浆的范围取值为“开挖线范围内侧的土体完全注浆,开挖线范围外侧的土体注浆不超过3m”;所述开挖线范围外侧的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8MPa,洞内的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5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根据新建隧道轨面及既有地铁车站底板标高,拟定新建隧道尺寸;根据围岩等级及新建隧道尺寸,采用CRD工法进行施工;每步的小断面采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施工,以及使用机械化静态爆破技术协同作业。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所述新建隧道施工至车站围护桩时,侵入洞身范围内的车站围护桩凿除;凿除后的车站围护桩与初期支护之间预留至少50mm的空隙,在初期支护中架设格栅钢架,同时在凿除的车站围护桩区域加密布置格栅钢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暗挖矩形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围护桩两侧各1.0m范围内的纵向连接筋间距加密至环向间距0.2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健龙喜安陈相宇张星海潘茜于清平黄志广邓鹏飞游杰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