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定铰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95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定铰链机构,其包括有铰接座、内轴套、铰接轴和锁定轴,铰接座上形成有第一外轴套和第二外轴套,内轴套位于第一外轴套和第二外轴套之间且三者同轴设置,锁定轴穿过第一外轴套并插设于内轴套中,内轴套的内壁形成有内凸缘,内凸缘朝向锁定轴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端面齿,锁定轴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端面齿相互啮合的第二端面齿,铰接轴依次穿过第二外轴套和内凸缘并固定连接于锁定轴,且铰接轴仅能相对第二外轴套轴向滑动,铰接轴上套设有弹簧,弹簧抵接于内凸缘与铰接轴之间。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锁定功能,而且仅通过按压操作就能解除锁合,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满足了应用需求。满足了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定铰链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铰接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定铰链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很多需要具备翻转功能的产品中都会涉及铰接机构,以无线充电器为例,请参见公开号为CN215580556U、名称为“一种可折叠式无线充电器”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其中记载了:
[0003]“无线磁吸充电器3通过第一阻尼轴4与支架2转动式装配,底座1均通过第二阻尼轴5与支架2转动式装配。便于用户根据需求任意调节无线磁吸充电器3使用的角度的同时具备定位的功能”。
[0004]请参见该公开文献的说明书附图3,此类机构通过设置阻尼轴的方式实现两机构之间的铰接以及翻转后的定位功能,但是因阻尼轴一般要依靠摩擦力来实现阻尼功能,所以此类机构仅适合应用于支撑压力较小以及无外力干扰的场合,当无线充电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或者应用于车载等场合时,很容易受较大外力作用下克服阻尼轴的内部应力,从而导致轴定位功能失效,因此不能满足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锁定功能、方便离合操作的铰链机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锁定铰链机构,其包括有铰接座、内轴套、铰接轴和锁定轴,所述铰接座上形成有第一外轴套和第二外轴套,所述内轴套位于所述第一外轴套和所述第二外轴套之间且三者同轴设置,所述锁定轴穿过所述第一外轴套并插设于所述内轴套中,所述内轴套的内壁形成有内凸缘,所述内凸缘朝向所述锁定轴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端面齿,所述锁定轴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面齿相互啮合的第二端面齿,所述铰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外轴套和所述内凸缘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定轴,且所述铰接轴仅能相对所述第二外轴套轴向滑动,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内凸缘与所述铰接轴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外轴套的内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块,所述铰接轴的外侧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块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且二者滑动配合。
[0009]优选地,所述铰接轴远离所述锁定轴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台阶部上。
[0010]优选地,所述台阶部的端部形成有按压端头,所述导向槽向所述按压端头方向延伸。
[0011]优选地,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按压端头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外轴套的内壁均匀分布有3个导向块,所述台阶部上均匀分布有6个导向槽。
[0013]优选地,所述弹簧抵接于所述内凸缘与所述台阶部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锁定轴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形成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穿设有螺丝,所述螺丝与所述铰接轴的端部螺合固定。
[0015]优选地,所述台阶孔内插设有端帽。
[0016]优选地,所述锁定轴呈中空状,且所述锁定轴的内壁形成有限位块,所述铰接轴靠近所述锁定轴的一端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铰接轴插设于所述锁定轴内,且所述限位块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7]本技术公开的自锁定铰链机构中,利用所述弹簧向所述铰接轴施加向外的弹性应力,并使得所述第二端面齿与所述第一端面齿相互啮合,因所述锁定轴与所述铰接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铰接轴仅能相对所述第二外轴套轴向滑动,从而限定了所述内轴套与所述铰接座的相对位置,使二者无法相对转动。当外力按压所述铰接轴时,所述铰接轴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并使得所述第二端面齿与所述第一端面齿分离,以令所述内轴套能够相对所述铰接座自由转动,由此实现了离合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自动锁定功能,而且仅通过按压操作就能解除锁合,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自锁定铰链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自锁定铰链机构的局部分解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自锁定铰链机构的分解图一;
[0021]图4为本技术自锁定铰链机构的分解图二;
[0022]图5为内轴套的结构图;
[0023]图6为本技术自锁定铰链机构的剖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自锁定铰链机构一种优选应用场合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定铰链机构,结合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有铰接座1、内轴套2、铰接轴3和锁定轴4,所述铰接座1上形成有第一外轴套5和第二外轴套6,所述内轴套2位于所述第一外轴套5和所述第二外轴套6之间且三者同轴设置,所述锁定轴4穿过所述第一外轴套5并插设于所述内轴套2中,所述内轴套2的内壁形成有内凸缘20,所述内凸缘20朝向所述锁定轴4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端面齿21,所述锁定轴4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面齿21相互啮合的第二端面齿40,所述铰接轴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外轴套6和所述内凸缘20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定轴4,且所述铰接轴3仅能相对所述第二外轴套6轴向滑动,所述铰接轴3上套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抵接于所述内凸缘20与所述铰接轴3之间。
[0027]上述结构中,利用所述弹簧7向所述铰接轴3施加向外的弹性应力,并使得所述第二端面齿40与所述第一端面齿21相互啮合,因所述锁定轴4与所述铰接轴3固定连接,且所述铰接轴3仅能相对所述第二外轴套6轴向滑动,从而限定了所述内轴套2与所述铰接座1的相对位置,使二者无法相对转动。当外力以图1和图6所示的方向按压所述铰接轴3时,所述铰接轴3克服所述弹簧7的弹力,并使得所述第二端面齿40与所述第一端面齿21分离,以令
所述内轴套2能够相对所述铰接座1自由转动,由此实现了离合功能。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自动锁定功能,而且仅通过按压操作就能解除锁合,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0028]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为实现所述铰接轴3仅能相对所述第二外轴套6轴向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轴套6的内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块60,所述铰接轴3的外侧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槽30,所述导向块60设于所述导向槽30内且二者滑动配合。
[0029]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3远离所述锁定轴4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32,所述导向槽30开设于所述台阶部32上。
[0030]为了方便按压所述铰接轴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32的端部形成有按压端头31,所述导向槽30向所述按压端头31方向延伸。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块60与所述按压端头31之间形成有预设间距。该预设的间距为所述铰接轴3的轴向滑动提供了运动空间。
[0032]作为一种优选构造,所述第二外轴套6的内壁均匀分布有3个导向块60,所述台阶部32上均匀分布有6个导向槽30。
[0033]为了更好地与所述弹簧7相互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7抵接于所述内凸缘20与所述台阶部32之间。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轴4与所述铰接轴3优选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定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铰接座(1)、内轴套(2)、铰接轴(3)和锁定轴(4),所述铰接座(1)上形成有第一外轴套(5)和第二外轴套(6),所述内轴套(2)位于所述第一外轴套(5)和所述第二外轴套(6)之间且三者同轴设置,所述锁定轴(4)穿过所述第一外轴套(5)并插设于所述内轴套(2)中,所述内轴套(2)的内壁形成有内凸缘(20),所述内凸缘(20)朝向所述锁定轴(4)的一侧形成有第一端面齿(21),所述锁定轴(4)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面齿(21)相互啮合的第二端面齿(40),所述铰接轴(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外轴套(6)和所述内凸缘(20)并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定轴(4),且所述铰接轴(3)仅能相对所述第二外轴套(6)轴向滑动,所述铰接轴(3)上套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抵接于所述内凸缘(20)与所述铰接轴(3)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定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轴套(6)的内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块(60),所述铰接轴(3)的外侧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导向槽(30),所述导向块(60)设于所述导向槽(30)内且二者滑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定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3)远离所述锁定轴(4)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32),所述导向槽(30)开设于所述台阶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高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