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包括调节件和拆卸组件,所述调节件的下方设置有蝶阀主体,所述蝶阀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拆卸组件设置于限位块远离蝶阀壳中轴线的一侧,所述方块远离蝶阀壳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杆。该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通过限位块、拆卸组件和防护壳,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省力的拆卸该装置,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蝶阀壳、限位螺纹块、限位硅胶块和密封圈,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更换新的密封圈,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调节件、调节盘、限位件和刻度限位盘,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精准的调节蝶阀片的角度,从而提高该装置的舒适度。从而提高该装置的舒适度。从而提高该装置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蝶阀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
技术介绍
[0002]密封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同时也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密封蝶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密封蝶阀适用于发生炉、煤气、蒸汽、天然气、城市煤气、冷热空气、化工冶炼工程和发电环保系统中输送各种腐蚀性、非腐蚀性流体介质的管道上,用于调节和截断介质的流动。
[0003]现有公开号CN216112207U,名为一种双密封蝶阀的专利,该装置通过阀体;所述阀体内部转动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对应阀体开口的位置固接有阀板;所述阀体顶部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阀体顶部开设有体填料函;所述体填料函顶部设有密封填料函;通过在体填料函内填充柔性石墨环,在密封填料函内填充V型密封圈,且在体填料函与密封填料函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蝶阀进行多层密封的功能,解决了在现代的高炉冶炼过程中,要求阀门动作灵敏,密封性能好,传统的蝶阀轴头使用的填料函密封的结构相对简单,加工精度低,导致阀门外泄漏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4]上述装置虽然加工精度低,导致阀门外泄漏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但是忽略了该装置不具备便于拆卸结构,导致操作人员使用完该装置后,在拆卸该装置时较为麻烦以及浪费时间,从而耽误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包括调节件和拆卸组件,所述调节件的下方设置有蝶阀主体,且蝶阀主体包括蝶阀壳和限位块,所述蝶阀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拆卸组件设置于限位块远离蝶阀壳中轴线的一侧,且拆卸组件包括方块、直杆和把具,所述方块远离蝶阀壳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杆,且直杆远离蝶阀壳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具,所述直杆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防护壳。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设置有四个,且防护壳与直杆为卡合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蝶阀壳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螺纹块,且限位螺纹块设置有十六个。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螺纹块的内侧安装有限位硅胶块,且限位硅胶块设置有十六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硅胶块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正视为圆形,所述密封圈设置有两个。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的右侧设置有调节盘,且调节盘的左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限位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的左侧设置有刻度限位盘,且限位件与刻度限位盘为一体化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蝶阀壳的内部设置有蝶阀片,且蝶阀片的正视为圆形。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限位块、拆卸组件和防护壳,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省力的拆卸该装置,此操作方式较为便捷,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蝶阀壳、限位螺纹块、限位硅胶块和密封圈,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更换新的密封圈,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调节件、调节盘、限位件和刻度限位盘,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精准的调节蝶阀片的角度,从而提高该装置的舒适度。
[0015]1、本技术通过限位块、拆卸组件和防护壳的设置,操作人员手握把具带动直杆和方块进行移动,直至方块与限位块一侧表面开设的槽进行卡合,卡合后操作人员手握把具通过直杆带动方块进行四十五度转动,使得方块能够与限位块进行限位卡合,然后操作人员手握两个防护壳放置于直杆的前后两侧,这时两个防护壳上下两侧前后两端凸块表面开设的螺纹块会自动卡合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手握螺丝进行固定,使得两个防护壳能够限位固定在直杆的外部,当操作人员需拆卸该装置时,操作人员将该装置与法兰连接的螺丝取出后,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性通过两个限位块分别手握两个把具带动两个方块和两个直杆进行拉动拆卸该装置,或许手握两个防护壳的外部进行拉动拆卸该装置,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省力的拆卸该装置,此操作方式较为便捷,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蝶阀壳、限位螺纹块、限位硅胶块和密封圈的设置,操作人员先将两个密封圈放置在蝶阀壳的内部,这时密封圈前方设置的八个限位硅胶块会分别限位在蝶阀壳前方的八个限位螺纹块的内侧,而另外一个密封圈后侧设置的八个限位硅胶块会自动分别与限位在蝶阀壳后侧的八个限位螺纹块的内侧进行卡合限位,然后操作人员通过十八个螺丝进行转动,直至十八个螺丝分别贯穿于限位硅胶块穿入限位螺纹块的内部,使得两个密封圈能够牢牢限位固定在蝶阀壳的内部,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更换新的密封圈,从而使得该装置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的限位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的拆卸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调节件;2、蝶阀主体;201、蝶阀壳;202、限位块;3、拆卸组件;301、方块;302、直杆;303、把具;4、防护壳;5、限位螺纹块;6、限位硅胶块;7、密封圈;8、调节盘;9、限位件;10、刻度限位盘;11、蝶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
3所示,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包括调节件1和拆卸组件3,调节件1的下
方设置有蝶阀主体2,且蝶阀主体2包括蝶阀壳201和限位块202,蝶阀壳20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202,拆卸组件3设置于限位块202远离蝶阀壳201中轴线的一侧,且拆卸组件3包括方块301、直杆302和把具303,方块301远离蝶阀壳201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杆302,且直杆302远离蝶阀壳201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具303,直杆302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防护壳4,防护壳4设置有四个,且防护壳4与直杆302为卡合连接,操作人员手握把具303带动直杆302和方块301进行移动,直至方块301与限位块202一侧表面开设的槽进行卡合,卡合后操作人员手握把具303通过直杆302带动方块301进行四十五度转动,使得方块301能够与限位块202进行限位卡合,然后操作人员手握两个防护壳4放置于直杆302的前后两侧,这时两个防护壳4上下两侧前后两端凸块表面开设的螺纹块会自动卡合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手握螺丝进行固定,使得两个防护壳4能够限位固定在直杆302的外部,当操作人员需拆卸该装置时,操作人员将该装置与法兰连接的螺丝取出后,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性通过两个限位块202分别手握两个把具303带动两个方块301和两个直杆302进行拉动拆卸该装置,或许手握两个防护壳4的外部进行拉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包括调节件(1)和拆卸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的下方设置有蝶阀主体(2),且蝶阀主体(2)包括蝶阀壳(201)和限位块(202),所述蝶阀壳(20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202),所述拆卸组件(3)设置于限位块(202)远离蝶阀壳(201)中轴线的一侧,且拆卸组件(3)包括方块(301)、直杆(302)和把具(303),所述方块(301)远离蝶阀壳(201)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杆(302),且直杆(302)远离蝶阀壳(201)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具(303),所述直杆(302)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防护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4)设置有四个,且防护壳(4)与直杆(302)为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密封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蝶阀壳(20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永,张洪旺,于学路,李孝辉,于学阔,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永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