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晓伟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71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申请涉及梁柱节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包括连接座和竖板,竖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竖板竖向焊接固定在连接座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座前端和后端竖板之间的上方焊接固定有内杆,内杆的外圈套置有外筒,且内杆位于外筒内部的中心位置,外筒和内杆之间连接有阻尼杆和阻尼筒,阻尼杆插置于阻尼筒的内部。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在外筒和内杆之间均匀的连接有多个相互连接的阻尼杆和阻尼筒,在梁柱之间受到振动作用力时,会使不同位置的阻尼杆被压入至阻尼筒内,通过气体的压缩和橡胶块与橡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消耗,具有更好的吸能消耗,并且不易存在材料的疲劳而降低缓冲效果。在材料的疲劳而降低缓冲效果。在材料的疲劳而降低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


[0001]本申请涉及梁柱节点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节点为刚性结构,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刚度,但是刚性节点使得结构在地震和风等动荷载作用下的耗能能力下降。
[0003]现有技术存在耗能节点对振动能量进行吸收,但大多采用橡胶或者弹簧等结构进行吸能缓冲,存在材料疲劳和耗能效果差的问题,缓冲效果有待提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通过在外筒和内杆之间均匀的连接有多个相互连接的阻尼杆和阻尼筒,在梁柱之间受到振动作用力时,会使不同位置的阻尼杆被压入至阻尼筒内,通过气体的压缩和橡胶块与橡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消耗,具有更好的吸能消耗,并且不易存在材料的疲劳而降低缓冲效果,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包括连接座和竖板,所述竖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竖板竖向焊接固定在连接座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连接座前端和后端竖板之间的上方焊接固定有内杆,内杆的外圈套置有外筒,且内杆位于外筒内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外筒和内杆之间连接有阻尼杆和阻尼筒,阻尼杆插置于阻尼筒的内部,阻尼杆和阻尼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阻尼杆和阻尼筒均匀的分布在内杆和外筒之间;阻尼杆的末端套置固定有活塞,且活塞可滑动的置于阻尼筒的内部,活塞的外部贴紧在阻尼筒的内表面,远离活塞一端的阻尼筒内部嵌入固定有橡胶块,橡胶块与活塞之间的阻尼筒内部可滑动的置有橡胶片,且橡胶片设置有多个。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外筒和内杆之间均匀的连接有多个相互连接的阻尼杆和阻尼筒,在梁柱之间受到振动作用力时,会使不同位置的阻尼杆被压入至阻尼筒内,通过气体的压缩和橡胶块与橡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消耗,具有更好的吸能消耗,并且不易存在材料的疲劳而降低缓冲效果。
[000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阻尼筒的外圈表面固定有鳍片,鳍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鳍片均匀的分布在阻尼筒的外表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阻尼筒的外圈表面固定有鳍片,鳍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鳍片均匀的分布在阻尼筒的外表面,在阻尼筒内部填充的气体被压缩吸能时,其升高的温度可以传递至阻尼筒表面,并通过鳍片散出,增加对能量的消耗速度。
[000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阻尼筒通过铰链与外筒可转动的连接,且阻尼杆通过铰链与内杆可转动的连接,铰链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筒和内杆的表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链实现阻尼杆与内杆的可转动连接,并实现阻尼筒与外筒内表面的可转动连接,可以实现阻尼杆被压缩至阻尼筒内部时,其他阻尼筒和阻尼杆之间可以联动运动。
[00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外筒的上表面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筒的表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焊接固定的连接板设置,可以实现利用连接板对梁柱连接的目的。
[0013]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贯通连接板的两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表面开设的连接孔,使其与梁柱安装处表面孔洞对齐后,可以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孔后实现其与梁柱的连接。
[0015]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橡胶块的直径大于橡胶片的直径,且橡胶片之间的直径相同。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橡胶块的尺寸更大,可以实现其嵌入固定在阻尼筒内部的目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在外筒和内杆之间均匀的连接有多个相互连接的阻尼杆和阻尼筒,在梁柱之间受到振动作用力时,会使不同位置的阻尼杆被压入至阻尼筒内,通过气体的压缩和橡胶块与橡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消耗,具有更好的吸能消耗,并且不易存在材料的疲劳而降低缓冲效果。
[0019]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使阻尼筒的外圈表面固定有鳍片,鳍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鳍片均匀的分布在阻尼筒的外表面,在阻尼筒内部填充的气体被压缩吸能时,其升高的温度可以传递至阻尼筒表面,并通过鳍片散出,增加对能量的消耗速度。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申请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的外筒与内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的阻尼杆与阻尼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连接座;2、竖板;3、外筒;4、内杆;5、铰链;6、阻尼筒;7、鳍片;8、连接板;9、连接孔;10、阻尼杆;11、橡胶块;12、橡胶片;13、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

3,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包括连接座1和竖板2,竖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竖板2竖向焊接固定在连接座1的前端和后端;
[0026]连接座1前端和后端竖板2之间的上方焊接固定有内杆4,内杆4的外圈套置有外筒
3,且内杆4位于外筒3内部的中心位置;
[0027]外筒3和内杆4之间连接有阻尼杆10和阻尼筒6,阻尼杆10插置于阻尼筒6的内部,阻尼杆10和阻尼筒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阻尼杆10和阻尼筒6均匀的分布在内杆4和外筒3之间;
[0028]阻尼杆10的末端套置固定有活塞13,且活塞13可滑动的置于阻尼筒6的内部,活塞13的外部贴紧在阻尼筒6的内表面,远离活塞13一端的阻尼筒6内部嵌入固定有橡胶块11,橡胶块11与活塞13之间的阻尼筒6内部可滑动的置有橡胶片12,且橡胶片12设置有多个。
[0029]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外筒3和内杆4之间均匀的连接有多个相互连接的阻尼杆10和阻尼筒6,在梁柱之间受到振动作用力时,会使不同位置的阻尼杆10被压入至阻尼筒6内,通过气体的压缩和橡胶块11与橡胶片12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振动能量的吸收和消耗,具有更好的吸能消耗,并且不易存在材料的疲劳而降低缓冲效果。
[0030]在有的技术方案中,请参阅图1,阻尼筒6的外圈表面固定有鳍片7,鳍片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鳍片7均匀的分布在阻尼筒6的外表面。
[0031]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使阻尼筒6的外圈表面固定有鳍片7,鳍片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鳍片7均匀的分布在阻尼筒6的外表面,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包括连接座(1)和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竖板(2)竖向焊接固定在连接座(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连接座(1)前端和后端竖板(2)之间的上方焊接固定有内杆(4),内杆(4)的外圈套置有外筒(3),且内杆(4)位于外筒(3)内部的中心位置;所述外筒(3)和内杆(4)之间连接有阻尼杆(10)和阻尼筒(6),阻尼杆(10)插置于阻尼筒(6)的内部,阻尼杆(10)和阻尼筒(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阻尼杆(10)和阻尼筒(6)均匀的分布在内杆(4)和外筒(3)之间;阻尼杆(10)的末端套置固定有活塞(13),且活塞(13)可滑动的置于阻尼筒(6)的内部,活塞(13)的外部贴紧在阻尼筒(6)的内表面,远离活塞(13)一端的阻尼筒(6)内部嵌入固定有橡胶块(11),橡胶块(11)与活塞(13)之间的阻尼筒(6)内部可滑动的置有橡胶片(12),且橡胶片(12)设置有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健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