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59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设有内丝套筒,内丝套筒内开设有螺纹孔,并与螺杆配合;支撑组件的一侧还设有支撑卡位,支撑卡位处于内丝套筒的一侧,支撑卡位为用于支撑固定钢筋的卡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目前钢筋固定定位难和楼层板厚度不易控制而引发的结构安全性能缺陷的问题,有助于节约大量时间、节约技术管理员人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术管理员人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术管理员人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常常采用楼板上层钢筋支撑点为弯折钢支撑结构或筋混凝土垫块作为支撑受力点,其中混凝土垫块易被作业人员压碎,使得上下层受力钢筋合并至一起,难以保证钢筋混凝土骨架结构,影响到混凝凝土结构安全性。同时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现场采用水准仪或者激光水平仪控制厚度,这种方法需要配制专人控制测量仪器,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多个地点进行测量,此时就需要对多次的转移测量仪器,为了方便测量,工作人员在转移测量仪器时,并不会将测量仪器拆卸下来再将测量仪器装箱转移的,而是将三脚架进行收拢,然后三脚架和测量仪器一起搬运到其他需要测量的地点,从而容易造成控制楼板厚度精确性不足的问题。
[0003]经检索,申请号20201075786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板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厚度控制构件上的两个厚度控制钢筋均插设在板面钢筋机构的十字交叉部位的对角位置,以使厚度控制构件位于十字交叉部位的正下方以对板面钢筋机构进行支撑;该设计将钢筋保护层垫块和楼板厚度控制构件相结合,能在控制楼板厚度的同时,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通过厚度控制钢筋的顶端观察出浇筑高度,同时有效地控制钢筋保护层高度,防止钢筋保护层垫块偏位,但实践施工时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拟提供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目前钢筋固定定位难和楼层板厚度不易控制而引发的结构安全性能缺陷的问题,有助于节约大量时间、节约技术管理员人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设有内丝套筒,内丝套筒内开设有螺纹孔,并与螺杆配合;支撑组件的一侧还设有支撑卡位,支撑卡位处于内丝套筒的一侧,支撑卡位为用于支撑固定钢筋的卡槽。
[0009]更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马镫和下支撑马镫,上支撑马镫和下支撑马镫底部围成三角式支撑,内丝套筒和支撑卡位分别位于上支撑马镫上。
[0010]更进一步地,上支撑马镫呈L形分布,包括上部延伸段和下部延伸段,上部延伸段水平延伸,上部延伸段的一端设置下部延伸段向下延伸,上部延伸段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马镫连接,下支撑马镫和下部延伸段的底端高度保持平齐,形成支撑点位。
[0011]更进一步地,内丝套筒和支撑卡位分别位于上部延伸段上,且内丝套筒设置于靠
近下部延伸段的一侧,支撑卡位位于靠近下支撑马镫的一侧。
[0012]更进一步地,下支撑马镫采用倒V形结构,其顶端与上部延伸段端部连接,其底端两侧与下部延伸段底端形成等腰三角形分布。
[0013]更进一步地,下支撑马镫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向上延伸的弯折段;下部延伸段的底端亦设有向外向上延伸的弯折段。
[0014]更进一步地,内丝套筒侧边还设有用于紧固内部螺杆的固定件。
[0015]更进一步地,固定件采用紧固螺栓,内丝套筒侧壁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配合穿过侧壁并向内顶紧螺杆。
[0016]3.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能够快速定位与支撑上下部钢筋、灵活轻便、操作简单,且上下受力钢筋绑扎牢固形成骨架整体,而且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保证了楼板结构安全可靠,减少施工现场混凝土浪费,解决了目前钢筋固定定位难和楼层板厚度不易控制而引发的结构安全性能缺陷的问题,有助于节约大量时间、节约技术管理员人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应用状态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支撑马镫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支撑马镫的结构示意图。
[0023]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4]100、Y向钢筋;200、X向钢筋;
[0025]300、上支撑马镫;301、内丝套筒;
[0026]400、下支撑马镫;50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0]实施例
[0031]结合图1

图4,本实施例的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设有内丝套筒301,内丝套筒301内开设有螺纹孔,并与螺杆500配合;支撑组件的一侧还设有支撑卡位,支撑卡位处于内丝套筒301的一侧,支撑卡位为用于支撑固定钢筋的卡槽,具体结合图1,支撑卡位用于配合支撑Y向钢筋100,X向钢筋200与Y向钢筋
100交错分布。
[0032]具体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马镫300和下支撑马镫400,上支撑马镫300和下支撑马镫400底部围成三角式支撑,内丝套筒301和支撑卡位分别位于上支撑马镫300上。结合图2所示,上支撑马镫300呈L形分布,包括上部延伸段和下部延伸段,上部延伸段水平延伸,上部延伸段的一端设置下部延伸段向下延伸,上部延伸段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马镫400连接,下支撑马镫400和下部延伸段的底端高度保持平齐,形成三角式支撑点位。内丝套筒301和支撑卡位分别位于上部延伸段上,且内丝套筒301设置于靠近下部延伸段的一侧,支撑卡位位于靠近下支撑马镫400的一侧。下支撑马镫400采用倒V形结构,其顶端与上部延伸段端部连接,其底端两侧与下部延伸段底端形成等腰三角形分布。下支撑马镫400的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向上延伸的弯折段;下部延伸段的底端亦设有向外向上延伸的弯折段。
[0033]本实施例中内丝套筒301侧边还设有用于紧固内部螺杆500的固定件。具体地,固定件采用紧固螺栓,内丝套筒301侧壁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配合穿过侧壁并向内顶紧螺杆500。
[0034]实践中,上支撑马镫300和下支撑马镫400可分别采用6mm

10mm钢筋弯折加工而成,且能够根据支撑高度的不同需求加工出不同支撑高度规格的支撑组件,制作简单方便,且采用三角支撑具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设有内丝套筒(301),内丝套筒(301)内开设有螺纹孔,并与螺杆(500)配合;支撑组件的一侧还设有支撑卡位,支撑卡位处于内丝套筒(301)的一侧,支撑卡位为用于支撑固定钢筋的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马镫(300)和下支撑马镫(400),上支撑马镫(300)和下支撑马镫(400)底部围成三角式支撑,内丝套筒(301)和支撑卡位分别位于上支撑马镫(30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支撑马镫(300)呈L形分布,包括上部延伸段和下部延伸段,上部延伸段水平延伸,上部延伸段的一端设置下部延伸段向下延伸,上部延伸段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马镫(400)连接,下支撑马镫(400)和下部延伸段的底端高度保持平齐,形成支撑点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楼承板钢筋固定支撑与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勇刚郑子龙张飞张兵强汪琦顾兴亮王长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