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57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可直接在预烧阶段使电阻片之间粘结在一起,通过电阻片高温烧结工艺使电阻片真正连结为一体。烧结过程中,粘结剂中氧化铋、氧化锑、氧化锌等与氧化锌电阻片本体通过1000~1200℃的高温烧结反应形成尖晶石等结构连结为整体,增加电阻片的高度,避免电阻片通过叠加组装时易产生放电间隙的弊端,提升了避雷器整体的通流能力。避免因电阻片之间连结不够紧密局部放电现象,从本质上解决了氧化锌避雷器由于氧化锌电阻片端面之间接触有缝隙而造成的在线路运行中的故障。障。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粘结助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避雷器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标准对氧化锌避雷器的电性能参数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氧化锌电阻片作为避雷器的核心部件,更是其非线性伏安特性的来源。在氧化锌避雷器的装配过程中氧化锌电阻片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其端面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而影响氧化锌避雷器内部结构以及耐受雷电冲击的水平和通流能力。
[0003]氧化锌避雷器在线路上运行过程中需要能够耐受多次雷电冲击,从而保护线路安全运行,而常常会发现很多避雷器在耐受雷电冲击时会出现闪络、热崩溃等故障,解剖后发现电阻片接触面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导致外层的绝缘材料通过缝隙进入从而使缝隙处发生闪络或热崩溃。电阻片接触面之间的不充分接触会导致电晕现象和过度的局部放电的发生,进而影响氧化锌避雷器的通流能力。并且电阻片端面平面度不够也会导致装配成避雷器后会发生结构弯曲,另外还可能会导致电阻片在压接装配时受力不均出现碎裂的现象,影响避雷器力学及电气性能。
[0004]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来解决电阻片端面接触不良的问题,目前许多氧化锌避雷器生产厂家常用方法是在氧化锌电阻片之间增加一层波纹片或铅皮等导电缓冲材料,增加电阻片之间缓冲变形量,减小电阻片之间的缝隙所带来影响,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实现氧化锌电阻片之间的无缝对接,因此对于电阻片之间通流导电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生产厂家则选择使用导电胶来对电阻片之间进行无缝粘接,但是导电胶的热稳定性差,而氧化锌避雷器长时间在线路上运行,会产生一定热量,并且在其耐受雷电冲击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都会对导电胶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氧化锌避雷器性能参数。而且这些工艺步骤都是在氧化锌电阻片成品上进行加工操作,只能从表面上进行连结,都并不能真正的从内部结构上把电阻片连结在一起。同时,电阻片在成型时因受限于压机及模具的影响,电阻片的压制高度受到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是要研发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粘结剂,通过高温烧结过程使电阻片真正从内部结构上连结在一起,做到真正的无缝粘结。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耐受雷电冲击且实现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之间无缝连接的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降低成本,且其本身不影响氧化锌电阻片本身的电性能参数,同时增强了电阻片之间的通流和导热能力。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氧化铋60~80份,氧化锑20~40份,氧化锌20~40份,氧化钴5~10份,氧化镍5~10份,氧化铬1~5份,氧化硅1~5份,黏合剂200~36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0.5~1份。
[0008]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氧化铋、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铬和氧化硅按一定的配量混合制得混合粉料1;上述各组分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与氧化锌电阻片本体之间相互渗透结合,氧化铋在850℃

860℃开始生成液相并与其它物质发生固溶,高温下氧化锌与氧化锑形成尖晶石相,通过上述混合粉料1的成分与电阻片本体之间的相互反应,使电阻片之间能够紧密连结为一个整体,进而使混合粉料1制成的氧化锌电阻片伏安特性具有良好的非线性; 步骤(2)将步骤(1)中的混合粉料1分散于黏合剂中,加入球磨机,制得混合浆料2,充分研磨混合,制得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其中,球磨机的搅拌臂旋转速度不低于25r/min;研磨后混合浆料中的浆料粒度D50不大于0.4μm;浆料粒度D97不大于0.8μm;保证混合粉料1中各成分均匀混合,从而在高温烧结过程能够与电阻片本体之间更充分反应,提升电阻片粘结处晶粒尺寸均匀性;步骤 (3)在步骤(2)中,混合粉料1分散于黏合剂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分散剂改变混合浆料表面能,使上述混合粉料能够均匀混合,减少混合浆料的团聚现象; 步骤(4)在步骤(2)中的混合浆料2研磨过程中加入消泡剂,消除混合浆料研磨过程气泡,使混合浆料2混合更加均匀。
[0009]所述步骤(2)中,黏合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得:步骤a1去离子水加入搅拌罐中,加热至沸腾;步骤a2聚乙烯醇加入搅拌罐中,在沸水中熬制至透明无色状,冷却备用;所述步骤a2中,聚乙烯醇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20~25)。
[0010]所述步骤(3)中,分散剂与黏合剂质量比为0.5:(100~180);分散剂为十四烷基醋酸铵、十二烷基醋酸铵、聚丙烯酸铵中的任一种。
[0011]所述步骤4中,消泡剂与黏合剂的质量比为0.5:(200~360),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辛酯、磷酸三丁酯、正辛醇、辛醇、三乙胺、异辛醇、有机硅油中的任一种。
[0012]所述步骤(2)中,混合粉料1与黏合剂质量比为1:(2~3)。
[0013]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的使用方法,将制得的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均匀地涂在电阻片接触端面之间,先常温固化;然后通过电阻片的高温烧结工艺进一步烧结,使电阻片真正粘结成为一个整体。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可直接在预烧阶段使电阻片之间粘结在一起,通过电阻片高温烧结工艺使电阻片真正连结为一体。烧结过程中,粘结剂中氧化铋、氧化锑、氧化锌等与氧化锌电阻片本体通过1000~1200℃的高温烧结反应形成尖晶石等结构连结为整体,增加电阻片的高度,避免电阻片通过叠加组装时易产生放电间隙的弊端,提升了避雷器整体的通流能力;避免因电阻片之间连结不够紧密局部放电现象,从本质上解决了氧化锌避雷器由于氧化锌电阻片端面之间接触有缝隙而造成的在线路运行中的故障;(2)本专利技术通过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使电阻片连结为一个整体,提升
电阻片高度,使电阻片端面研磨平整时切削量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喷涂电极等工序人工及加工成本也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氧化铋,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铬,氧化硅按照质量比60:20:20:5:5:2:2混合制得混合粉料1;步骤(2)将上述混合粉料1分散于黏合剂中,其中混合粉料1与黏合剂质量比为1:2,上述分散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分散机剂采用聚丙烯酸铵,分散剂改变混合浆料表面能,使上述混合粉料能够均匀混合,减少混合浆料的团聚现象;其中分散剂与黏合剂质量比为0.5:120;加入球磨机中,制得混合浆料2,充分研磨混合,研磨过程中加入消泡剂,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氧化铋60~80份,氧化锑20~40份,氧化锌20~40份,氧化钴5~10份,氧化镍5~10份,氧化铬1~5份,氧化硅1~5份,黏合剂200~360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0.5~1份。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氧化铋、氧化锑、氧化锌、氧化钴、氧化镍、氧化铬和氧化硅按一定的配量混合制得混合粉料1;上述各组分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与氧化锌电阻片本体之间相互渗透结合,氧化铋在850℃

860℃开始生成液相并与其它物质发生固溶,高温下氧化锌与氧化锑形成尖晶石相,通过上述混合粉料1的成分与电阻片本体之间的相互反应,使电阻片之间能够紧密连结为一个整体,进而使混合粉料1制成的氧化锌电阻片伏安特性具有良好的非线性; 步骤(2)将步骤(1)中的混合粉料1分散于黏合剂中,加入球磨机,制得混合浆料2,充分研磨混合,制得氧化锌电阻片预烧片端面粘结剂;其中,球磨机的搅拌臂旋转速度不低于25r/min;研磨后混合浆料中的浆料粒度D50不大于0.4μm;浆料粒度D97不大于0.8μm;保证混合粉料1中各成分均匀混合,从而在高温烧结过程能够与电阻片本体之间更充分反应,提升电阻片粘结处晶粒尺寸均匀性;步骤 (3)在步骤(2)中,混合粉料1分散于黏合剂过程中加入分散剂,分散剂改变混合浆料表面能,使上述混合粉料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飞黄海时天竣刘尚朝殷保健张宝青靳国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金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