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55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流管,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它包括溢流管本体,溢流管本体的溢流口设于一竖立设置的扩径管段上,扩径管段下端连接有下降管段,下降管段的底端连接出液管段;扩径管段上部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溢流开口,溢流开口延伸至扩径管段顶端形成张开端,溢流开口的张开度由下至上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溢流管存在水位急速上升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水外排而导致大量溢水的问题。外排而导致大量溢水的问题。外排而导致大量溢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溢流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排水
,尤其是一种溢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循环水系统中,通常会在水池等储液容器的壁体上连接溢流管,当容器内的液位高于溢流管口时,液体可经溢流管留到指定的区域。现有的溢流管大多是一端连接在容器上部外壁或者水平伸入容器上部,另一端连接至容器外部的指定区域或者处理设备的等径圆管。在工业循环水使用过程,启停机和回水不均衡的时候,都会出现水池液位的较大波动,液位的较大波动会造成瞬间水位上升,上述结构的溢流管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水外排,导致水池大量溢水,对周边的设备、电器造成损坏,也对附近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每年因为溢水造成的设备故障和电器损坏多达6次,每次损失5万元左右,即年损失30万元,安全隐患成本难以估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溢流管,这种管可以解决现有溢流管存在水位急速上升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水外排而导致大量溢水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溢流管包括溢流管本体,所述溢流管本体的溢流口设于一竖立设置的扩径管段上,所述扩径管段下端连接有下降管段,所述下降管段的底端连接出液管段;所述扩径管段上部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溢流开口,所述溢流开口延伸至所述扩径管段顶端形成张开端,所述溢流开口的张开度由下至上增大。
[0005]上述溢流管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溢流开口为V形开口,沿所述扩径管段的周壁开设有多个所述溢流开口,相邻的所述溢流开口于所述扩径管段的顶端相交形成锯齿。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扩径管段的壁体上于各相邻的所述溢流开口之间分别开设有减压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减压孔为竖向设置的长条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开口的开口边缘开设有多个减压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压槽为V形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段和所述下降管段的管径相同,所述扩径管段的孔径至少是所述下降管段的1.8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开口的开口深度为储液容器有效深度的10%。
[0012]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开口的开口深度为30~40cm。
[0013]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本体的出液口低于所述出液容器底端。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溢流管本体的溢流口设置于竖立的扩径管段上,并在扩径管段上开设若干张开度由下至上增大的溢流开口,一旦储液容器内的液位高于溢流开口,液体就开始加大流
速通过溢流管本体向外排出溢流水,且液位越高,排水量越大,从而避免了回水量过大,水位急速上升的时候,大量溢水导致的设备、电器损坏,同时还避免了员工的事故伤害。
[0015]2、溢流开口设计为多个沿扩径管段周壁开设的V形开口,利于溢流速度随水位上升而迅速增大。
[0016]3、在相邻溢流开口之间开设长条孔状的减压孔、在各溢流开口边缘开设多个减压槽,可能减小大量水溢流时对溢流管本体产生的压力和冲击力,延长溢流管的使用寿命。
[0017]4、扩径管段的管径和溢流开口的开口深度的设置,相较于传统溢流管,能加大流速,会提前排出50%的过流面积,确保了较合理的出水量的增速,能在水位变化中起到渐变式的调节作用,保证快速排水量的同时,又不能过于影响整个水池的有效容积。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溢流管与储液容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溢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扩径管段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储液容器;2、溢流管本体;3、扩径管段;3

1、溢流开口;3

2、减压孔;3

3、开口边缘;3

4、减压槽;4、下降管段;5、出液管段;5

1、第一水平部分;5

2、竖直部分;5

3、第二水平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和图2所示的溢流管包括溢流管本体2,溢流管本体2具有扩径管段3、下降管段4和出液管段5,其中扩径管段3和下降管段4完全位于储液容器1内,出液管段5的一端从储液容器1的侧壁传入储液容器1内,另一端露于储液容器1外。本实施例的储液容器1为水池(其它实施例中的储液容器可以是罐体等);下降管段4和出液管段5的管径相同,扩径管段3的管径至少是下降管段4的1.8倍。溢流管本体2的溢流口设于竖立设置的扩径管段3上,扩径管段3的顶端低于储液容器1的顶端,扩径管段3下端连接同轴设置的下降管段4,设置下降管段4可以增加势能,下降管段4下端延伸至储液容器1下部,可增大溢流口到出液管段5的落差,如此,由重力势能转化成的动能就会越大,液体的溢流速度就会越快。出液管段5具有第一水平部分5

1、第二水平部分5

3以及连接第一水平部分5

1和第二水平部分5

3的竖直部分5

2,第一水平部分穿5

1插装固定在储液容器1侧壁下部与下降管段4的底端连接,第二水平部分5

3低于储液容器1的底端,使得溢流管本体2的出液口低于储液容器1,由此,液体经溢流口流入溢流管本体2内时,是一个向下趋势的流向,能顺畅、快速地在从低位的出液口排出至指定区域或指定设备。
[0023]如图2和图3所示,扩径管段3的下部设置成上大下小的锥体结构,以便于连接下降管段4。为了能在瞬时水位上升时,加快溢流口的排水,在扩径管段3上部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溢流开口3

1,溢流开口3

1延伸至扩径管段3顶端形成张开端,溢流开口3

1的张开度由下至上增大。本实施例的溢流开口3

1为V形开口(其它实施例的溢流开口可以是劣弧形开口等),在扩径管段3的周壁开设八个相同的溢流开口3

1,相邻的溢流开口3

1于扩径管段3的顶端相交形成齿尖,使得扩径管段3上部形成均布的锯齿。溢流开口3

1的开口深度为30
~40cm,该溢流开口3

1的开口深度为储液容器有效深度的10%左右。在扩径管段3的壁体上于各相邻的溢流开口3

1之间分别开设有减压孔3

2,减压孔3

2为居中设置于各锯齿部上竖向设置的长条孔,在溢流开口3

1的开口边缘3

3开设有V形槽或其它形状的减压槽3

4。
[0024]本溢流管工作时,可以随着水位的逐渐升高而随时起到提前排水的作用,水位缓慢上升时,具有多个V形的溢流开口3

1的溢流管口设计能够提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管,包括溢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本体的溢流口设于一竖立设置的扩径管段上,所述扩径管段下端连接有下降管段,所述下降管段的底端连接出液管段;所述扩径管段上部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溢流开口,所述溢流开口延伸至所述扩径管段顶端形成张开端,所述溢流开口的张开度由下至上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开口为V形开口,沿所述扩径管段的周壁开设有多个所述溢流开口,相邻的所述溢流开口于所述扩径管段的顶端相交形成锯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径管段的壁体上于各相邻的所述溢流开口之间分别开设有减压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黄华宏黄向阳石晓排吴德芬罗旭鹏农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