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53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伞。折叠伞包括:上盘头,上盘头设于伞中棒顶端,上盘头包括: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与伞中棒配合连接;多个第一连接部,多个第一连接部沿第一圆盘的外沿周向等距设置,多个第一连接部两两之间夹设形成伞长骨配合区,伞长骨与伞长骨配合区配合旋转连接;下盘头,下盘头可相对于伞中棒滑动,下盘头包括: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套设于伞中棒;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第二连接部沿第二圆盘的外沿周向等距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两两之间夹设形成伞短骨配合区,伞短骨与伞短骨配合区配合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保证伞的上下盘头与伞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接的稳定性。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伞


[0001]本技术涉及伞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伞。

技术介绍

[0002]折叠伞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折叠伞的伞骨可伸缩折叠。折叠伞的伞骨包括伞长骨和伞短骨,伞长骨与伞面连接,用于撑起伞面;伞短骨与伞长骨铰接。其中,上盘头将多根伞长骨连接固定,下盘头与多根伞短骨连接,下盘头可沿伞杆滑动,以使伞骨折叠。
[0003]由于折叠伞需要频繁折叠撑开,同时偶尔会有大风天气,导致伞骨容易出现损坏;而现有技术中,上下盘头与伞骨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在极端天气环境下,折叠伞容易出现损坏。
[0004]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其中一项不足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保证伞的上下盘头与伞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保证伞的上下盘头与伞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伞,折叠伞包括:伞中棒;伞长骨;伞短骨,伞短骨与伞长骨转动连接;上盘头,上盘头设于伞中棒顶端,上盘头包括: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与伞中棒配合连接;多个第一连接部,多个第一连接部沿第一圆盘的外沿周向等距设置,多个第一连接部两两之间夹设形成伞长骨配合区,伞长骨与伞长骨配合区配合旋转连接;下盘头,下盘头可相对于伞中棒滑动,下盘头包括:第二圆盘,第二圆盘套设于伞中棒;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第二连接部沿第二圆盘的外沿周向等距设置,多个第二连接部两两之间夹设形成伞短骨配合区,伞短骨与伞短骨配合区配合旋转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数量相同,第一连接部在上盘头上的位置与第二连接部在下盘头上的位置沿伞中棒长度方向对应。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伞长骨配合区和伞短骨配合区分别来连接伞长骨和伞短骨,有效地提升了上盘头与伞长骨、下盘头与伞短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圆盘与多个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第二圆盘与多个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圆盘、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圆盘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伞长骨配合区和伞短骨配合区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加固件,加固件设于第一圆盘的外沿,加固件相对于第一圆盘的外表面沿第一圆盘的径向方向凸出;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
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相对设于加固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伞长骨配合区由2个相邻的第一连接部夹设而成,而第一连接部包括加厚的加固件,使第一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较高,进而有效地增加了伞长骨配合区与伞长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销孔,第二固定件设有第二销孔;其中,伞长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伞长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其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增加了折叠伞整体结构的实用性。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圆弧部,圆弧部用于增加伞长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的旋转角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折叠伞在使用过程中,伞长骨需要在伞长骨配合区内旋转,圆弧部可以使伞长骨的部分结构在伞长骨旋转过程中不会与第一固定件接触,进而避免了伞长骨旋转角度受限的问题发生。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加固件相对于第一圆盘的外表面凸出高度为a,第一固定件相对于加固件的表面凸出高度为b;b/a=c,c的取值范围为1.4

1.6。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加固件相对于第一圆盘的外表面凸出高度为a,加固件具有一定厚度有效地增加了第一连接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第一固定件相对于加固件的表面凸出高度为b,是为了留出空间供第一固定件与伞长骨配合连接;c的取值范围为1.4

1.6,既可以保证第一连接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也可以满足第一固定件与伞长骨的配合连接的需求。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盘头还包括:伞中棒配合筒,第一圆盘与伞中棒配合筒同轴配合连接,伞中棒配合筒用于与伞中棒螺纹配合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伞中棒配合筒用于与伞中棒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简单可靠且易于拆卸,有效地提升了用户对折叠伞安装拆卸的便捷性。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伞中棒的长度方向沿重力方向时,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一圆盘的圆周表面沿第一方向凸伸,第二连接部对于第二圆盘的圆周表面沿第二方向凸伸;其中,第一方向介于伞中棒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且指向下盘头;第二方向介于伞中棒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且指向上盘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连接部相对于上盘头的表面沿第一方向凸伸,第一方向基本沿折叠伞在撑开时第一连接部的受力方向;第二连接部相对于下盘头的表面沿第二方向凸伸,第二方向基本沿折叠伞在撑开时第二连接部的受力方向;本实施例的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折叠伞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区间为10度

20度;第二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区间为5度

15度。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对于伞面更大且更重的折叠伞而言,第一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和第二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较小,能够有效地增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发
生变形的风险。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圆盘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圆盘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供滑轮绳通过。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提高用户开伞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盘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盘头的俯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盘头的侧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盘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盘头的侧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0

上盘头;110

第一圆盘;111

第一通孔;120

第一连接部;121

加固件;12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伞包括:伞中棒;伞长骨;伞短骨,所述伞短骨与所述伞长骨转动连接;上盘头(100),所述上盘头(100)设于所述伞中棒顶端,所述上盘头(100)包括:第一圆盘(110),所述第一圆盘(110)与所述伞中棒配合连接;多个第一连接部(120),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20)沿所述第一圆盘(110)的外沿周向等距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20)两两之间夹设形成伞长骨配合区(130),所述伞长骨与所述伞长骨配合区(130)配合旋转连接;下盘头(200),所述下盘头(200)可相对于所述伞中棒滑动,所述下盘头(200)包括:第二圆盘(210),所述第二圆盘(210)套设于所述伞中棒;多个第二连接部(220),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20)沿所述第二圆盘(210)的外沿周向等距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20)两两之间夹设形成伞短骨配合区(230),所述伞短骨与所述伞短骨配合区(230)配合旋转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2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0)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120)在所述上盘头(100)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0)在所述下盘头(200)上的位置沿所述伞中棒长度方向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110)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2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圆盘(210)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20)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0)包括:加固件(121),所述加固件(121)设于所述第一圆盘(110)的外沿,所述加固件(121)相对于所述第一圆盘(110)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一圆盘(110)的径向方向凸出;第一固定件(122);第二固定件(123),所述第一固定件(12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23)相对设于所述加固件(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宜格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