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42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完成试验准备后,调整主泵的二号密封的试验参数和主泵的三号密封的试验参数,使二号密封的试验参数和三号密封的试验参数满足试验条件;执行一次静压试验,并记录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根据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判断二号密封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判定二号密封不合格;若合格,则执行扰动操作试验;在完成扰动操作试验后,执行二次静压试验并记录二次静压的试验数据;根据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和二次静压的数据对二号密封进行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模拟验证主泵稳定运行时真实的工况以及扰动工况,同时还可以验证二号密封扰动后的状态,实现对二号密封的密封状态的可靠验证。靠验证。靠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主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主冷却剂泵(简称主泵)设计上有三道密封,其中一号密封为可控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二三号密封为摩擦型机械密封,主泵稳定运行时,二号密封在满足自身冷却和润滑需求的基础上,对外泄漏最理想的状态为零泄漏,为确保二号密封使用至现场前的可靠性,电厂对翻新后的二号密封一般通过静压试验对密封的状态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避免直接使用产生不可控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0003]在目前的静压试验方案中,关键参数二号密封注入压力设置不符合现场实际的运行状态,无法模拟验证主泵稳定运行时真实的工况;而且,现有的静压试验验证方法仅执行稳态试验,而主泵实际运行时系统扰动工况较多,且运行历史上出现过由于系统扰动导致密封异常的问题,因此,仅稳态试验无法模拟现场真实的扰动工况,无法验证二号密封在受到振动后的状态。所以,目前的静压试验方案无法验证二号密封的密封状态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完成试验准备后,调整主泵的二号密封的试验参数和主泵的三号密封的试验参数,使所述二号密封的试验参数和所述三号密封的试验参数满足试验条件;执行一次静压试验,并记录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根据所述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判断所述二号密封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则判定所述二号密封不合格;若合格,则执行扰动操作试验;在完成扰动操作试验后,执行二次静压试验并记录二次静压的试验数据;根据所述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和所述二次静压的数据对所述二号密封进行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主泵的二号密封的试验参数和主泵的三号密封的试验参数,使所述二号密封的试验参数和所述三号密封的试验参数满足试验条件,包括:调节主回路的第一调压阀,使所述二号密封的注入压力在预设压力范围内;调节主回路的第二调压阀,使所述二号密封的背压在要求范围内;调节主回路的第三调压阀,使所述三号密封的注入水流量在预设流量值内、所述三号密封的注入压力在预设范围内且所述三号密封的注入压力与所述二号密封的背压的偏差满足偏差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压力范围为:3.5~4.0bar;所述要求范围为:0.4~0.58bar;所述预设范围为:0.95~1.38bar,所述预设流量值为:0.4~3.0L/h;所述偏差范围为:所述三号密封的注入压力比所述二号密封的背压高0.5bar或者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一次静压试验,并记录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包括:执行第一次静压试验,并在保压预设时间段后记录一次试验中的第一次试验数据;执行第二次静压试验,并在保压预设时间段后记录一次试验中的第二次试验数据;执行第三次静压试验,并在保压预设时间段后记录一次试验中的第三次试验数据;所述一次试验中的第一次试验数据、第二次试验数据和第三次试验数据为所述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泵二号密封静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试验数据包括:二号密封的第一次注入流量、三号密封的第一次注入流量和三号密封的第一次泄漏流量;所述第二次试验数据包括:所述二号密封的第二次注入流量、所述三号密封的第二次注入流量和所述三号密封的第二次泄漏流量;所述第三次试验数据包括:所述二号密封的第三次注入流量、所述三号密封的第三次注入流量和所述三号密封的第三次泄漏流量;所述根据所述一次静压的试验数据判断所述二号密封是否合格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次试验数据计算所述二号密封的第一次泄漏流量;根据所述第二次试验数据计算所述二号密封的第二次泄漏流量;根据所述第三次试验数据计算所述二号密封的第三次泄漏流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相成侯晔何继强陈祎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