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32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被供给高频电流的连接器不旋转,连接器和连结于高频处置器件的线恰当地连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护套;手柄主体,其安装于所述护套的基端部;线,其以能够沿所述手柄主体的长度轴线方向进退且能够绕所述长度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处置部,其连结于所述线的前端,配置在所述护套的前端侧;旋转手柄,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连结于所述线的基端部;以及连接器,其具有供所述线以能够进退且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的贯穿通路,该连接器沿着与所述线的进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有导电性。具有导电性。具有导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0002]本申请基于2022年2月3日在美国提出申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3/306154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0003]以往,在内窥镜治疗中使用包括对出血的处置对象进行烧灼而进行止血的止血钳、高频刀等通入高频电流的高频处置器件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经由与在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操作部设置的连接器连接的A电线(有源电线)向与高频处置器件连结的线供给高频电流。
[0004]在需要旋转操作高频处置器件的情况下,与高频处置器件连结的线以能够绕操作部的长度轴线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操作部。在该情况下,在为了使高频处置器件旋转而使线旋转时,安装于线的连接器也旋转,因此A电线容易卷绕于操作部。
[0005]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通过使手柄旋转,从而能够不使连接器绕长度轴线旋转而仅使线旋转,使前端机构旋转。通电插头安装于不旋转的操作构件,在使前端机构旋转的情况下该通电插头也不旋转。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343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通电插头和线利用具有弹性的导通部连结。具有弹性的导通部例如有时会妨碍线的动作。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通电插头与线的连接样态并不一定是最佳的。
[0011]根据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供给高频电流的连接器不旋转、连接器和连结于高频处置器件的线恰当地连接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护套;手柄主体,其安装于所述护套的基端部;线,其以能够沿所述手柄主体的长度轴线方向进退且能够绕所述长度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处置部,其连结于所述线的前端,配置在所述护套的前端侧;旋转手柄,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连结于所述线的基端部;以及连接器,其具有供所述线以能够进退且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的贯穿通路,该连接器沿着与所述线的进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有导电性。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被供给高频电流的连接器不旋转,连接器和连结于高频处置器件的线恰当地连接。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内窥镜处置系统的整体图。
[0018]图2是表示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整体图。
[0019]图3是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0020]图4是该操作部的俯视图。
[0021]图5是该操作部的剖视图。
[0022]图6是表示操作部的连接器的连结部的图。
[0023]图7是该操作部的沿着图3的X-X线的剖视图。
[0024]图8是该操作部的滑动件的剖视图。
[0025]图9是该操作部的下侧朝向铅垂下侧时的该滑动件的剖视图。
[0026]图10是该操作部的上侧朝向铅垂下侧时的该滑动件的剖视图。
[0027]图11是该操作部的左侧朝向铅垂下侧时的该滑动件的剖视图。
[0028]图12是表示形成于操作线的管的狭缝的图。
[0029]图13是表示该连接器的贯穿通路的变形例的图。
[0030]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操作部的图。
[0031]图15是该操作部的剖视图。
[0032]图16是该操作部的固定滑动件的剖视图。
[0033]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操作部的图。
[0034]图18是该操作部的手柄主体的剖视图。
[0035]图19是表示该手柄主体的导电构件的变形例的图。
[0036]图20是表示该手柄主体的导电构件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0037]图21是连接器的沿着图20的Y-Y的剖视图。
[0038]图2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该操作部的变形例的图。
[0039]图23是该变形例的主视图。
[0040]图24是该变形例的右视图。
[0041]图25是该变形例的左视图。
[0042]图26是该变形例的俯视图。
[0043]图27是该变形例的仰视图。
[0044]图28是该变形例的后视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300、内窥镜处置系统;200、内窥镜;100、100B、100C、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护套;2、操作线;3、支承构件;4、钳子(钳构件);4C、刀;5、5B、5C、5D、操作部;6、6B、6C、6D、手柄主体;69、69B、69C、导电构件;7、7C、连接器;8、8C、滑动件;9、9B、9C、旋转手柄;G、间隙;G1、上下间隙;G2、左右间隙;CS1、上下滑动件空隙;CS2、左右滑动件空隙;CC1、上下连接器空隙;CC2、左右连接器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47](第一实施方式)
[0048]参照图1~图13说明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的内窥镜处置系统300。图1是内窥镜处置系统300的整体图。
[0049][内窥镜处置系统300][0050]如图1所示,内窥镜处置系统300包括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和内窥镜200。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插入到内窥镜200而使用。
[0051][内窥镜200][0052]内窥镜200是众所周知的软性内窥镜,包括从前端插入到体内的插入部210、安装于插入部210的基端的操作部220、以及安装于操作部220的通用线缆230。
[0053]插入部210是能够插入到管腔内的细长的纵长构件。插入部210具有前端部211、弯曲部214以及软性部215。前端部211、弯曲部214、软性部215从前端侧依次连接。在插入部210的内部设有供处置器具100插入的通道216。在前端部211设有通道216的前端开口部212和摄像部213。
[0054]摄像部213例如具备CCD、CMOS等摄像元件,能够拍摄成为处置对象的部位。弯曲部214根据由使用者对操作部220进行的操作而弯曲。软性部215是具有挠性的管状的部位。
[0055]操作部220连接于软性部215。操作部220具有把手221、输入部222以及钳子口223。把手221是由使用者支承的构件。输入部222接受用于使弯曲部214进行弯曲动作的操作输入。钳子口223是通道216的基端开口部。
[0056]通用线缆230连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00和外部设备。在通用线缆230插入有将由摄像部213拍摄到的摄像信号向外部输出的摄像线缆、光纤线缆等。
[0057][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护套;手柄主体,其安装于所述护套的基端部;线,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沿所述手柄主体的长度轴线方向进退且能够绕所述长度轴线转动的方式配置;处置部,其连结于所述线的前端,配置在所述护套的前端侧;旋转手柄,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连结于所述线的基端部;以及连接器,其具有供所述线以能够进退且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的贯穿通路,该连接器沿着与所述线的进退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有导电性,所述贯穿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以能够通电的方式与所述线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贯穿通路在其与所述线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连接器向所述线的径向上的第一方向进行了移动时,所述贯穿通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在所述连接器向所述第二方向进行了移动时,所述贯穿通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线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还包括滑动件,该滑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沿所述长度轴线方向进退,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滑动件,所述旋转手柄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绕所述长度轴线转动,所述线的基端连结于所述滑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所述旋转手柄在所述手柄主体中设于比所述滑动件靠前端侧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具有管,该管相对于所述旋转手柄而言能够沿着所述长度轴线方向进退但不能绕所述长度轴线旋转,所述管的基端部和所述线的基端部固定,所述管被支承为相对于所述滑动件而言能够绕所述长度轴线转动但不能相对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田裕亮山田晃大朗萩原大辉加藤裕昌宫岛千贺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