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04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封装壳、电磁感应件;所述封装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二端部设有进油口;所述雾化芯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雾化芯包裹于所述封装壳内,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接;所述雾化芯为具备吸附功能的多孔材料,穿过所述进油口进入雾化组件的雾化基质可被所述雾化芯吸附;所述电磁感应件安装于所述雾化芯内,可对所述雾化芯中吸附的雾化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并从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通气口向外扩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提高了雾化基质雾化效率和气溶胶质量,提高了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生产装配效率。装配效率。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器
,具体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陶瓷发热雾化器件为实现加热雾化效果,通常基于丝网印刷工艺,在陶瓷表面印刷一层导电浆料形成加热线路。因印刷加热电路位于雾化芯表面,雾化过程中加热线路直接与烟液烟气处于全面接触状态,及易造成线路腐蚀断裂,且直接接触过程会使得加热线路局部的高温将雾化基质分解出有害物质影响人健康。同时因印刷工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该种方式制备加热电极存在局部电极线路温度高、电极线路质量可控性差,寿命差等缺点。
[0003]为此,在中国专利CN104872821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将雾化基质与导油媒介隔离开来解决电热部件长期浸泡雾化基质的腐蚀问题,但该方案因电热线路内置在雾化室内壁上,电热线路难以加工至内壁,线路导出连接困难,在生产中装配性与密封性差。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真空蒸发镀膜、真空溅射镀膜和真空离子镀膜等物理气相沉积工艺(PVD)在陶瓷表面精准成型发热线路,但该技术生产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良率低、效率低,不适用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芯、封装壳、电磁感应件;所述封装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二端部设有进油口;所述雾化芯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雾化芯包裹于所述封装壳内,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接;所述雾化芯为具备吸附功能的多孔材料,穿过所述进油口进入雾化组件的雾化基质可被所述雾化芯吸附;所述电磁感应件安装于所述雾化芯内,可对所述雾化芯中吸附的雾化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并从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通气口向外扩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设有贯穿的加热通槽,所述加热通槽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电磁感应件设于所述加热通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件包括电感线圈和加热柱,所述加热柱位于所述电感线圈内部,所述电感线圈位于所述加热通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设有浸油槽,所述浸油槽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接,所述浸油槽与所述进油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雾化芯贴合,用于检测所述雾化芯的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鑫洋陈志超陈政付尧海涛陈柳城
申请(专利权)人: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