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73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包括护臂本体和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护臂本体的内部,所述护臂本体和所述内胆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护臂本体包括由外至内的面层、乳胶层和抗菌层;所述内胆包括由外至内的防水透气层、海绵层、吸湿层和亲肤层;所述内胆包括手套一和臂套一,所述臂套一连接在所述手套一的上方;所述护臂本体包括手套二和臂套二,所述臂套二连接在所述手套二的上方;安装时,所述手套一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手套二内部,所述臂套一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臂套二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设有可拆卸内胆,可进行内胆置换,且舒适性好。且舒适性好。且舒适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杀训练护臂


[0001]本技术涉及演习训练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刺杀训练护臂。

技术介绍

[0002]刺杀训练,通常在武警或军队内进行,通过该训练可提高实战能力。然而进行训练时,用于采用武器攻击对方,难免不会造成伤害。因此在刺杀训练过程中佩戴护具显得尤为重要,护具是保护人体不受外物击打和伤害的防护工具,为了避免使用者在刺杀训练的过程中受伤。现有刺杀训练中所用到护臂,是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在训练中,容易被汗水浸湿,容易产生异味。由于训练资源比较有限,会出现一个护臂由多个人使用的情况,由于护臂内部吸附的汗液容易滋生细菌,会有皮肤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然而如果每个人训练结束后对护臂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护臂需要晾晒一段时间才能使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内设有可拆卸内胆,可进行内胆置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及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包括护臂本体和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护臂本体的内部,所述护臂本体和所述内胆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护臂本体包括由外至内的面层、乳胶层和抗菌层;所述内胆包括由外至内的防水透气层、海绵层、吸湿层和亲肤层;所述内胆包括手套一和臂套一,所述臂套一连接在所述手套一的上方;所述护臂本体包括手套二和臂套二,所述臂套二连接在所述手套二的上方;安装时,所述手套一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手套二内部,所述臂套一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臂套二的内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二内侧设置有掌心部,所述掌心部排列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二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
[0008]进一步地,所述臂套一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粘扣带一;所述臂套二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粘扣带二;所述粘扣带一和所述粘扣带二相适配粘扣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一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粘扣带一;所述手套二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粘扣带二,所述粘扣带一和所述粘扣带二相适配粘扣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臂套二外侧位于手臂部设置有手臂护甲、位于腕部设置有腕部护甲;所述手套二外侧位于手背处设置有手背护甲、位于手掌和手指的连接处设置有关节护甲、位于手指处设置有手指护甲,位于拇指处设置有拇指护甲。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层包括防水透气膜和耐磨层,所述防水透气膜位于耐磨层的外侧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为竹炭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纺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离子纤维和纳米竹炭纤维混纺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吸湿层为羊毛纤维和海藻纤维混纺而成。
[0015]有益效果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0017]护臂本体和内胆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分体结构的设计,只需对内胆进行清洗,内胆晾干速度快,无需对护臂整体进行清洗,省时省钱。内胆包括了与人体部位接触的手套一和臂套一,置换内胆,可以完全保证本技术的干净和卫生,避免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细菌交叉感染的现象。
[0018]护臂本体包括由外至内的面层、乳胶层和抗菌层;抗菌层使护臂本体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和杀菌能力,使护臂本体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能保持干净卫生,保护人体健康。内胆包括由外至内的防水透气层、海绵层、吸湿层和亲肤层;防水透气层包括防水透气膜和耐磨层,防水透气膜具有很好的防水、透湿和透气性能,降低了内胆的湿度,提升人体穿戴内胆时的舒适性。耐磨层提高内胆的耐磨性,延长内胆实用寿命。吸湿层将人体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汗水透过亲肤层吸附到吸湿层的羊毛纤维和海藻纤维,保持人体佩戴训练时手部的干爽,提高人体舒适性。亲肤层提高内胆穿戴的舒适度。海绵层和乳胶层的设置,加强对手部的保护。护臂本体和内胆的层间结构设计,改善了现有技术护臂本体容易吸汗产生异味的问题。
[0019]掌心部排列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提高护臂本体的透气性。手套二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起到防滑作用。
[0020]手臂护甲、腕部护甲、手背护甲、关节护甲、手指护甲、拇指护甲的配合,既起防护作用,同时提高手部和手臂活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护臂本体和内胆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护臂本体面料的层间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内胆面料的层间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注:1

内胆;10

手套一;11

臂套一;12

粘扣带一;2

护臂本体;20

手套二;21

臂套二;22

粘扣带二;23

搭扣;24

弹性带;25

透气孔;26

防滑颗粒;27

手掌部;3

手指护甲;4

关节护甲;5

手背护甲;6

腕部护甲;7

手臂护甲;8

拇指护甲;100

防水透气层;1001

防水透气膜层;1002

耐磨层;101

海绵层;102

吸湿层;103

亲肤层;200

面层;201

乳胶层;202

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
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臂本体和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护臂本体的内部,所述护臂本体和所述内胆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进行连接;所述护臂本体包括由外至内的面层、乳胶层和抗菌层;所述内胆包括由外至内的防水透气层、海绵层、吸湿层和亲肤层;所述内胆包括手套一和臂套一,所述臂套一连接在所述手套一的上方;所述护臂本体包括手套二和臂套二,所述臂套二连接在所述手套二的上方;安装时,所述手套一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手套二内部,所述臂套一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臂套二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二内侧设置有掌心部,所述掌心部排列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二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杀训练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套一的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粘扣带一;所述臂套二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粘扣带二;所述粘扣带一和所述粘扣带二相适配粘扣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军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