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63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和综合调节池,所述混凝沉淀池进液端分别和高氰废水管线和硫酸亚铁管线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一出液管线与综合调节池进液端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二出液管线与SBR池进液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硫酸亚铁,进入综合调节池后进行曝气氧化处理,将Fe(CN)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硫酸亚铁破氰方法
,具体地指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硫酸亚铁具有破氰效果,如图4所示,现有的硫酸亚铁破氰方法需两个反应罐和一个沉淀池,在反应罐中投加硫酸亚铁,等待硫酸亚铁与氰化物反应,在氧化池中投加氧化剂,在沉淀池中投加石灰,调节PH,使亚铁离子与氰化物的络合物沉淀排出,达到破氰的效果。
[0003]在SBR工艺中,因该方法需投加氧化剂及石灰,成本较高,且对后续生化系统进水指标影响较大,影响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破氰方法中投加氧化剂及石灰,成本较高,且对后续生化系统进水指标影响较大,影响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和综合调节池,所述混凝沉淀池进液端分别和高氰废水管线和硫酸亚铁管线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一出液管线与综合调节池进液端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综合调节池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二出液管线与SBR池进液端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旋转主管和设于旋转主管表面的旋转支管,所述旋转支管两端分别设有喷射方向相反的喷管,所述旋转支管侧部均匀设有喷孔,旋转主管输入端与曝气管输出端连接,曝气管输入端与曝气风机输出端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旋转主管输入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曝气管输出端的水平连接管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旋转主管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综合调节池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硫酸亚铁管线输入端与储液罐连接,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搅拌装置。
[0010]优选地,所述混凝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排污管线,所述综合调节池底部设有第二排污管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在混凝沉淀池中投加硫酸亚铁,进入综合调节池后进行曝气氧化处理,将Fe(CN)
46

反应生成Fe4[Fe(CN)6]3沉淀,达到破氰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破氰方法中投加氧化剂及石灰,成本较高,且对后续生化系统进水指标影响较大,影响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综合调节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旋转主管、旋转支管和喷管连接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传统硫酸亚铁破氰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1至3所示,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1和综合调节池2,所述混凝沉淀池1进液端分别和高氰废水管线3和硫酸亚铁管线4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1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一出液管线5与综合调节池2进液端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2内设有曝气装置7,所述综合调节池2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二出液管线8与SBR池9进液端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7包括旋转主管7.1和设于旋转主管7.1表面的旋转支管7.2,所述旋转支管7.2两端分别设有喷射方向相反的喷管7.3,所述旋转支管7.2侧部均匀设有喷孔7.4,旋转主管7.1输入端与曝气管7.5输出端连接,曝气管7.5输入端与曝气风机输出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曝气风机工作时,其通过曝气管7.5向旋转主管7.1供气,然后从各喷孔7.4喷出,从而实现曝气过程,另外由于设置有喷射方向相反的喷管7.3,所以在气体从喷管7.3喷出时,可以带动整个旋转支管7.2旋转,从而增加曝气效率,并且这种方式也没有新增旋转电机,精简了结构。
[0020]优选地,所述旋转主管7.1输入端通过旋转接头7.6与曝气管7.5输出端的水平连接管7.7连接。这样设计后,当旋转支管7.2和旋转主管7.1转动时,由于旋转接头7.6的作用,可以使得旋转主管7.1保持旋转状态,而曝气管7.5和水平连接管7.7可以保持静止状态。
[0021]优选地,所述旋转主管7.1另一端通过轴承7.8与综合调节池2连接。这样设计后,可以使得旋转主管7.1的旋转过程更为平稳。
[0022]优选地,所述硫酸亚铁管线4输入端与储液罐10连接,所述储液罐10内设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装置可以使得硫酸亚铁溶液在储液罐10内分布更为均匀。
[0023]优选地,所述混凝沉淀池1底部设有第一排污管线11,所述综合调节池2底部设有第二排污管线12。在处理完成后,可以通过打开第一排污管线11的阀门及第二排污管线12的阀门,将沉淀物质排出。
[0024]查询发现硫酸亚铁络合沉淀法可以去除废水中氰化物。在废水中投加硫酸亚铁水解后,一部份亚铁离子与六价铬离子反应还原成三价铬,同时亚铁离子会与氰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亚铁氰盐,继续过量投加硫酸亚铁,这过程中废水中的络合氰中的金属离子会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有色络合氰化物沉淀。亚铁水解后形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将含氧络合氰离子与各重金属离子吸附并形成共沉淀。
[0025]传统硫酸亚铁破氰工艺需新建两台反应储罐(一用一备),一个氧化池,一个沉淀池,同时需要在沉淀池中添加石灰,使氰离子形成络合物沉淀排出,如图1。
[0026]我们在传统的硫酸亚铁破氰工艺基础上,结合SBR工艺的工艺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依照传统SBR工艺设备改良,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破氰效果,如图2。
[0027]传统硫酸亚铁破氰工艺适用于持续、不间断进水的污水工艺,如A/O工艺等,需氧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加速氰化物络合,满足持续进水的需求。
[0028]而本方法适用于间断进水的污水工艺,如SBR工艺等,使用曝气氧化,有足够的氧化反应时间。
[0029]CN

与多种金属离子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且多数络合物都是无毒无害的,根据这一性质常用Fe
2+
和CN

反应生成Fe(CN)
46

,然后再与其他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特性来处理含氰废水。由于成本问题,通常多用廉价的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
7H2O)为沉淀剂,将CN

转化为亚铁蓝(Fe2[Fe(CN)6])沉淀:
[0030]经曝气,亚铁蓝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下,将进一步转化为铁蓝(Fe4[Fe(CN)6]3)沉淀:
[0031]6CN

+3FeSO4·
7H2O=Fe2[Fe(CN)6]↓
+3SO
24

+21H2O
[0032]经曝气,亚铁蓝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下,将进一步转化为铁蓝(Fe4[Fe(CN)6]3)沉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1)和综合调节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1)进液端分别和高氰废水管线(3)和硫酸亚铁管线(4)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1)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一出液管线(5)与综合调节池(2)进液端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2)内设有曝气装置(7),所述综合调节池(2)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二出液管线(8)与SBR池(9)进液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SBR工艺硫酸亚铁破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7)包括旋转主管(7.1)和设于旋转主管(7.1)表面的旋转支管(7.2),所述旋转支管(7.2)两端分别设有喷射方向相反的喷管(7.3),所述旋转支管(7.2)侧部均匀设有喷孔(7.4),旋转主管(7.1)输入端与曝气管(7.5)输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吴俊孙哲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星兴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