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庆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54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其是包括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党参10-30,黄芪20-60,生地20-60,玄参20-60,麦冬15-40,知母15-30,白芍15-40,当归10-30,山药20-50,黄芩10-30,黄柏10-30,栀子10-30,苦参10-30,决明子20-60,代赭石20-60,芒硝10-50,大黄10-20,丹参15-50,牡丹皮10-30,三棱10-20,莪术10-20,苍术10-40,白术20-40,茯苓20-50,泽泻15-40,瓜娄15-40,半夏10-30,补骨脂15-40,山萸肉15-60,吴茱萸10-20,肉桂5-20,枸杞子20-60和肉苁蓉15-4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机体阴阳气血来改善全身症状,达到降压效果,疗效显著,并对高血压引起的其它相关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能预防脑出血、中风、冠心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相关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二、
技术介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容易发怒,有神经衰弱现象,头晕头疼,有眩晕状 态,常有耳鸣的现象,走路时两脚不稳,如腾云驾雾般,头重脚轻,头部感觉有重压,行 动呼吸急促,腹部有膨胀感,胸口有如枕压,手脚冰凉。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属于淤血症,. 淤血停滞不散,系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火热肝风上扰清空所致。高血压的致因有五(一) 气阴不足;(二)热聚火盛(三)湿重痰浊(四)血滞成瘀;(五)下元虚损。当前,治 疗高血压常用西药,这些西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毒副作用也较高,运用中草药治疗或辅 助治疗高血压是一直研究的工作,但目前的药物不能根治,且疗效也不能令人满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其可以治疗并根治高 血压,并对其它高血压引起的相关疾病也有很好疗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依据中医对高血压的法则,即补气滋阴、清热下火、祛湿除 痰、活血化瘀和培本助阳法,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法则组成的,药理作用如下1、 补气滋阴补气,气为血帅,中医首先注重气,气虚则血液失去推动力。无论体内 和体表,气不足则免疫力下降,百邪可侵。本专利技术中党参和黄芪为补气之药。滋阴,气为 阳,血为阴,阴阳互济方能维系人体平衡,否则阴阳决离则生命消失。本专利技术中生地、玄 参、麦冬、知母、白芍、当归和山药为补气滋阴之药。2、 清热下火清热高血压的致病因素之一就是热聚火盛。内热积聚不散, 一者煎耗 阴液;二者可使津血变稠,造成诸多中风之症。清热者以滋阴为要,黄芩、黄柏和栀子辅 助滋阴之药清热,增强临床疗效。下火火为人体内部之火毒,若长期存在于体内,必然 险象环生。去除火毒垃圾,既是治标之法,也是救急之策。芒硝、大黄、代赭石、决明子 都为祛火毒之药。3、 祛湿除痰祛湿中医书说"湿邪粘滞",粘者,绸也;滞者,裹足不前,停留之 意也;其湿首先责之于脾。中医书谓"脾胃属土,禀太阴之性,湿郁久则生寒。"临床需用 温脾燥湿和渗湿、利湿之药排之。本专利技术用苍术、白术、茯苓和泽泻来温脾燥湿和渗湿、 利湿。除痰中医书谓"炼液成疾"。 一个"炼"字道出了痰的形成真谛。短时间用火灼物 为烧,长时间用火灼物为炼。说明体内一部分阴液被火长时间的熏蒸和烧灼而最后为痰。 痰为有形之体,分为盛,都会影响和排挤胸中大气,胸中大气不足,必然影响和消耗体表卫气,因二气互相吸 附,唇亡则齿寒。卫气受损,风寒侵袭而入里化热成痰。本专利技术中,瓜篓、半夏为除痰之 药。(四) 活血化瘀活血中医书中说"湿邪粘滞"。粘可使血液变绸,流动变缓,心率 失常,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中风埋下隐患。中医书中说"祛风除湿先活血,血活风 湿自然灭"临床验证,治疗高血压的方剂中不宜多加去凤药,因其药之性多升散,会使血 压增高,而在方剂中加入活血的药,则去风邪于无形而免头脑之眩晕,利湿浊于周身而除 周身之重痛。本专利技术中,丹参和牡丹皮为活血药物。化瘀湿邪遇火则稠,稠则滞,滞则 不通,不通则瘀。湿遇火而杂质生,血垢贴在血管内壁,日渐增厚变脆,血管变细,血液 通过时对血管内壁的侧压力增大,压迫血管,容易使血管越变越窄,甚至破裂。本专利技术中 使用三棱和莪术来化瘀。(五) 培本助阳培本本有先天和后天之说,肾为人体先天之本,即肾中元阴、元 阳之气,元阴之气发自左右两肾,元阳之气发自命门,是人体生命之根。人体后天之本为 脾胃,脾胃强壮者,人体胖壮,脾胃虚弱者,人体弱瘦。所以培养先天和后天之本,乃强 身壮体之本。本专利技术中白术、苍术、茯苓、党参、黄芪、山萸肉和枸杞子来实现此功能。 助阳"阳虚则冷",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大多怕冷畏寒,且多有腰腿寒痛之疾。 怕冷惧寒,阳虚的表现,阳虚主要分为脾阳虚和肾阳虚两种脾阳虚,"湿郁久则生寒"; 肾阳虚,"命门火衰。"本专利技术中,补脾阳药为白术、苍术和吴茱萸;补肾阳药肉桂、补 骨脂和肉苁蓉。本专利技术是包括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党参10-30,黄芪20-60,生地20-60,玄参20-60,麦冬15-40,知母15-30,白芍15-40, 当归10-30,山药20-50,黄萃10-30,黄柏10-30,栀子10-30,苦参10-30,决明子20-60, 代赭石20-60,芒硝10-50,大黄10-20,丹参15-50,牡丹皮10-30,三棱10-20,莪术10-20, 苍术10-40,白术2(M0,茯苳20-50,泽湾15-40,瓜娄15-40,半夏10-30,补骨脂15-40, 山萸肉15-60,吴茱萸10-20,肉桂5-20,枸杞子20-60和肉苁蓉1540。本专利技术的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原料药的杂质去除,水煎服, 一日一剂,十五天为一疗 程。服药禁忌酒类、辛辣及肥腻厚味,孕妇禁忌。本专利技术;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选用的中草药各组分,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高血压,对人体无毒害 作用,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其主要脏器也无明显的 改变,小鼠对本专利技术的耐受量为80g生药Ag,是临床用药的10倍,药物安全可靠,病人 可安心服用。2、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地治疗并根治高血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时间,有很高的 治愈康复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机体阴阳气血来改善全身症状,达到降压效果,疗效显著, 并对高血压引起的其它相关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能预防脑出血、中风、冠心病、高血脂、 动脉硬化等相关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表明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经临床试验结果如下(1) 一般资料本专利技术人于1999年至今,对21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156例,女性 54例,年龄30岁至78岁,原发性高血压68名,继发性高血压142名。(2) 治疗方法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用水煎服,早晚各一次,15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恢复快慢治疗15 天至2个月不等。(3) 疗效评定标准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故高血压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检测指标作为疗效判断标 准,分为以下四仲-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 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4)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19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5) 总结临床时间10年,疗效15天有效,疗程 一般患者15-20天,血压恢复正常,重症 患者l-1.5个月症状消失,2个月血压恢复正常,有效率98.6%,治愈率91.4%,无效1.4%。 总之,本专利技术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有效率98.6°/。,治愈率91.4%,无效1.4%。 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描述,以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 体现。实施例l,党参IO,黄芪幼,生地20,玄参50,麦冬40,知母30,白芍15,当归 20,山药30,黄芩IO,黄柏15,栀子30,苦参IO,决明子60,代赭石40,芒硝10,大 黄20,丹参50,牡丹皮IO,三棱20,莪术IO,苍术30,白术20,茯苓50,泽泻15,瓜 娄40,半夏IO,补骨脂40,山萸肉15,吴茱萸IO,肉桂5,枸杞子30和肉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的,党参10-30,黄芪20-60,生地20-60,玄参20-60,麦冬15-40,知母15-30,白芍15-40,当归10-30,山药20-50,黄芩10-30,黄柏10-30,栀子10-30,苦参10-30,决明子20-60,代赭石20-60,芒硝10-50,大黄10-20,丹参15-50,牡丹皮10-30,三棱10-20,莪术10-20,苍术10-40,白术20-40,茯苓20-50,泽泻15-40,瓜娄15-40,半夏10-30,补骨脂15-40,山萸肉15-60,吴茱萸10-20,肉桂5-20,枸杞子20-60和肉苁蓉15-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庆武
申请(专利权)人:卢庆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