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43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涉及污泥脱水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架、上滤带以及下滤带,所述支撑框架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带式压滤系统,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且位于带式压滤系统的右侧安装有履带脱水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设置有刮附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另一端上方安装有布料系统,所述支撑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挤干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且位于挤干结构的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构。该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通过带式压滤系统和履带脱水结构的配合使用,采用对上滤带以及下滤带的张紧力、两个履带之间的挤压力配合履带的转动,其脱水效果好,污泥干燥程度远远高于传统脱水设备。干燥程度远远高于传统脱水设备。干燥程度远远高于传统脱水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脱水
,具体为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

技术介绍

[0002]污泥脱水是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机械脱水法适用于污水污泥,
[0003]但是目前的机械脱水法使用的污泥脱水机组存在不足,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脱水机组均采用张力的方式将两条滤带进行牵引,通过横向的作用力进行拉扯,进而将两条滤带之间夹带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其脱水的效率不高,污泥经过脱水后其内部依旧存在大量的污水,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设备脱水效率不高,污泥经过脱水后其内部依旧存在大量的污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包括支撑框架、上滤带以及下滤带,所述支撑框架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带式压滤系统,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且位于带式压滤系统的右侧安装有履带脱水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设置有刮附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另一端上方安装有布料系统,所述支撑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挤干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且位于挤干结构的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且位于带式压滤系统的上方设置有传动辊,所述支撑框架上安装有上带清洗系统。
[0006]所述履带脱水结构由定位油缸、刚性纵梁和两组履带结构组成,所述履带结构包括链传动系统、张紧装置、刚性横梁以及支撑框架和履带组成,所述履带安装至链传动系统上,两组履带结构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油缸,且其中一组履带结构与定位油缸输出端上安装的刚性纵梁相连接,定位油缸的输出端驱动刚性纵梁上下移动带动其中一组履带结构上下移动,另一组履带结构固定安装在定位油缸上。
[0007]可选的,所述刮附结构包括下刮刀、上刮刀、出料系统以及架体组成,所述架体位于支撑框架的一端,所述架体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系统,所述架体的一侧上方转动连接有上刮刀,所述架体一侧的下方转动安装有下刮刀。
[0008]可选的,所述定位油缸之间安装有第三接水盘,所述第三接水盘位于其中一组履带结构的内腔。
[0009]可选的,所述带式压滤系统由多根辊组成。
[0010]可选的,所述下带清洗系统的喷淋口向下对准下滤带的表面。
[0011]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上且位于布料系统的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构。
[0012]可选的,所述上带清洗系统的喷淋口向下对准上滤带的表面,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且位于上带清洗系统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接水盘。
[0013]可选的,所述上滤带套接至传动辊以及带式压滤系统和其中一个履带的表面,所述下滤带穿过挤干结构、上料机构、布料系统且套接至带式压滤系统和另一个履带的表面。
[0014]可选的,所述上刮刀和下刮刀分别与两组履带对应,且分别与上滤带和下滤带的表面相接触。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通过带式压滤系统和履带脱水结构的配合使用,通过带式压滤系统的使用,在使用时,将污泥经过上料机构倒在下滤带的表面,在进入带式压滤系统前,上滤带与下滤带接触,将污泥夹带在中间,然后上滤带与下滤带夹带污泥经过带式压滤系统,由多根辊转动使上滤带与下滤带之间的污泥中的水透过上滤带和下滤带流出落入带式压滤系统下方的第一接水盘内腔,进而实现辊轴式脱水,完成第一步脱水工序,通过定位油缸的输出端进行伸缩,带动刚性纵梁上下移动,进而使上方的一组履带结构向下移动,使两组履带靠近对其中的上滤带和下滤带进行挤压,进而将上滤带和下滤带之间价带的污泥进行挤压,同时在履带进行转动,进而在转动挤压的过程将污泥中的污水压出,采用对上滤带以及下滤带的张紧力、两个履带之间的挤压力配合履带的转动,其脱水效果好,污泥干燥程度远远高于传统脱水设备。
[0017]2、该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通过上刮刀和下刮刀的使用,当上滤带和下滤带对污泥进行脱水后分离,上滤带经过位于上方的履带传动,下滤带经过位于下方的履带传动,进而使上滤带与下滤带分离,此时下滤带上的污泥经过下刮刀刮下落入出料系统的内腔,上滤带上的污泥经过上刮刀刮附下落入出料系统的内腔进行收集,可以避免上滤带与下滤带上残留泥土,同时利用下带清洗系统对上滤带进行冲洗,利用上带清洗系统对下滤带进行冲洗,可以对上滤带和下滤带保持洁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挤干结构;2、上料机构;3、下带清洗系统;4、布料系统;5、第一接水盘;6、上带清洗系统;7、带式压滤系统;8、第二接水盘;9、链传动系统;10、张紧装置;11、定位油缸;12、刚性纵梁;13、第三接水盘;14、支撑框架;15、刚性横梁;16、履带;17、出料系统;18、下刮刀;19、上刮刀;20、传动辊;21、架体;22、上滤带;23、下滤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包括支撑框架14、上滤带22以及下滤带23,支撑框架14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带式压滤系统
7,支撑框架14的内腔且位于带式压滤系统7的右侧安装有履带脱水结构,支撑框架14的一端设置有刮附结构,支撑框架14的另一端上方安装有布料系统4,支撑框架14的另一端设置有挤干结构1,挤干结构1有两根挤压辊和驱动电机组成,支撑框架14的内腔且位于挤干结构1的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构2,上料机构2可以为进料筒,可以配合螺旋输料机等设备进行使用,支撑框架14的内腔且位于带式压滤系统7的上方设置有传动辊20,支撑框架14上安装有上带清洗系统6以及下带清洗系统3。
[0022]其中,履带脱水结构由定位油缸11、刚性纵梁12和两组履带结构组成,履带结构包括链传动系统9、张紧装置10、刚性横梁15以及支撑框架14和履带16组成,履带16安装至链传动系统9上,两组履带结构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油缸11,且其中一组履带结构与定位油缸11与定位油缸11输出端上安装的刚性纵梁12相连接,定位油缸11的输出端驱动刚性纵梁12上下移动带动其中一组履带结构上下移动,另一组履带结构固定安装在定位油缸11上。
[0023]通过链传动系统9和张紧装置10对履带16进行安装,并且链传动系统9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通过链传动系统9驱动履带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包括支撑框架(14)、上滤带(22)以及下滤带(2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4)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带式压滤系统(7),所述支撑框架(14)的内腔且位于带式压滤系统(7)的右侧安装有履带脱水结构,所述支撑框架(14)的一端设置有刮附结构,所述支撑框架(14)的另一端上方安装有布料系统(4),所述支撑框架(14)的另一端设置有挤干结构(1),所述支撑框架(14)的内腔且位于挤干结构(1)的一侧安装有上料机构(2),所述支撑框架(14)的内腔且位于带式压滤系统(7)的上方设置有传动辊(20),所述支撑框架(14)上安装有上带清洗系统(6)以及下带清洗系统(3),所述履带脱水结构由定位油缸(11)、刚性纵梁(12)和两组履带结构组成,所述履带结构包括链传动系统(9)、张紧装置(10)、刚性横梁(15)以及支撑框架(14)和履带(16)组成,所述履带(16)安装至链传动系统(9)上,两组履带结构的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油缸(11),且其中一组履带结构与定位油缸(11)与定位油缸(11)输出端上安装的刚性纵梁(12)相连接,定位油缸(11)的输出端驱动刚性纵梁(12)上下移动带动其中一组履带结构上下移动,另一组履带结构固定安装在定位油缸(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和履带式组合污泥加压脱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附结构包括下刮刀(18)、上刮刀(19)、出料系统(17)以及架体(21)组成,所述架体(21)位于支撑框架(14)的一端,所述架体(21)的底部安装有出料系统(17),所述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为健丁奇勇孔斌康凯田有明刘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和众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