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道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25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道感应灯,属于感应灯技术领域。一种楼道感应灯,包括灯体底座及设置在灯体底座顶部中心光源处的散光灯罩,所述灯体底座的边缘连接有半弧形折边,所述半弧形折边与散光灯罩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环形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控制板、透镜、感应头及拨动开关的设计,是为了使该感应灯能够利用红外线对人体释放的热能进行感应,来实现感应灯进行开启和关闭,而且只要人在感应区内,开关就能持续保持接通,一旦人离开,将会延时关闭,这样相比不同于声控或者其他感应灯不需要声音,从而避免了声控噪音的干扰,同时该感应灯相比一些传统的声控灯对光线灵敏度及延时时间,还具有可程序调节或开关式手动调节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道感应灯


[0001]本技术涉及感应灯
,尤其涉及一种楼道感应灯。

技术介绍

[0002]在光线不足的公共场所如楼道提供照明时,多采用感应灯进行照明,其感应灯采用智能控制器通电点亮或断电熄灭,以节省用电资源,达到环保的目的。
[0003]目前用于公共场所如楼道内的感应灯,通常是使用声音传感器起到智能开关的目的,且通过感应灯到人进入楼道后人为制造的噪声,从而控制灯亮及延时控制,但是声音传感器容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如雷声、鸣笛声以及喇叭声等,从而使得楼道内的感应灯自动亮起,进而造成电能的浪费,大大增加感应灯的灯珠亮灭次数,大大降低感应灯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该问题,故而提出一种楼道感应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楼道感应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楼道感应灯,包括灯体底座及设置在灯体底座顶部中心光源处的散光灯罩,所述灯体底座的边缘连接有半弧形折边,所述半弧形折边与散光灯罩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环形凹腔,所述环形凹腔的内顶壁安装有与灯体底座顶部中心光源电连的红外控制板,所述红外控制板的表面从左到右分别安装有电连的透镜、感应头和拨动开关,所述环形凹腔与半弧形折边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环形盖。
[0007]优选地,所述环形凹腔内底壁处设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与红外控制板电连。
[0008]优选地,所述环形凹腔的内底壁固定有多个与环形盖表面拆卸连接的定位管柱。
>[0009]优选地,所述定位管柱至少为五个,且每个定位管柱在环形凹腔的内底壁上呈圆周等距分布。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管柱与环形盖之间的拆卸连接为扣接。
[0011]优选地,所述环形盖的表面连通有与透镜对应的连接孔一,所述透镜凸出连接孔一的顶端口。
[0012]优选地,所述环形盖的表面连通有与感应头对应的连接孔二,所述感应头与连接孔二的顶端口保持平齐。
[0013]优选地,所述散光灯罩的表面与环形盖对应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道感应灯,具备以下
[0015]有益效果:
[0016]该楼道感应灯,通过红外控制板、透镜、感应头及拨动开关的设计,是为了使该感应灯能够利用红外线对人体释放的热能进行感应,来实现感应灯进行开启和关闭,而且只要人在感应区内,开关就能持续保持接通,一旦人离开,将会延时关闭,这样相比不同于声控或者其它感应灯不需要声音,从而避免了声控噪音的干扰,同时该感应灯相比一些传统
的声控灯对光线灵敏度及延时时间,还具有可程序调节或开关式手动调节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楼道感应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楼道感应灯的灯体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楼道感应灯的图1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灯体底座;2、散光灯罩;3、半弧形折边;4、环形凹腔;5、红外控制板;6、透镜;7、感应头;8、拨动开关;9、环形盖;10、备用电源;11、定位管柱;12、连接孔一;13、连接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

图3,一种楼道感应灯,包括灯体底座1及设置在灯体底座1顶部中心光源处的散光灯罩2,灯体底座1的边缘连接有半弧形折边3,半弧形折边3与散光灯罩2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环形凹腔4,环形凹腔4的内顶壁安装有与灯体底座1顶部中心光源电连的红外控制板5,红外控制板5的表面从左到右分别安装有电连的透镜6、感应头7和拨动开关8,环形凹腔4与半弧形折边3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环形盖9。
[0024]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将该感应灯可安装在楼道相应的位置,并接通电源,当红外控制板5中的感应头7感应到人进入感应范围时,会将感应头7检测的数据发送至红外控制板5,使红外控制板5接收数据处理后,能够对设置在灯体底座1顶部且位于散光灯罩2内部的灯源进行开启,且只要人在感应范围内活动,灯就会一直亮,当人离开感应范围或在感应范围内长时间静止不动,感应会自动进入倒计时并自动关闭;
[0025]同时在红外控制板5表面设计的拨动开关8,则是为了用于对该感应灯的光线灵敏度及延时间,能够进行手动调节或直接通过红外控制板5程序调节,另外在红外控制板5表面设计的透镜6配合该感应灯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二是将探测区域内可分为若千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感应灯探测的使用范围,此外,对于红外控制板5可采用目前市面上公知认定的EN8F156型号,以及本实施中对于楼道感应灯还有未提及相关的,均属于现有技术。
[0026]参照图2,环形凹腔4内底壁处设有备用电源10,备用电源10与红外控制板5电连。
[0027]本技术中,通过设计备用电源10,是为了使该感应灯在断电时,还能通过备用电源10进行供电使用。
[0028]参照图2,环形凹腔4的内底壁固定有多个与环形盖9表面拆卸连接的定位管柱11。
[0029]本技术中,其中定位管柱11与环形盖9表面对应的插接凸起应当是相互配合的,这样能够使环形盖9紧密对应插接在定位管柱11中,实现灯体底座1与环形盖9之间的组装。
[0030]参照图2,定位管柱11至少为五个,且每个定位管柱11在环形凹腔4的内底壁上呈圆周等距分布。
[0031]本技术中,采用五个定位管柱11呈圆周等距连接在环形凹腔4内底壁,其是根据环形凹腔4中空隙空间进行布置,能便于配合环形盖9进行安装,同时定位管柱11设计的数量,也可根据与环形盖9与灯体底座1之间扣接的稳固情况进行予以设计,并不受限于此。
[0032]参照图1

图2,定位管柱11与环形盖9之间的拆卸连接为扣接。
[0033]本技术中,将定位管柱11与环形盖9之间采用扣接方式,相比传统通过螺丝固定方式组装要更为方便,且定位管柱11与环形盖9之间的扣接类似于衣服中子母扣结构。
[0034]参照图3,环形盖9的表面连通有与透镜6对应的连接孔一12,透镜6凸出连接孔一12的顶端口。
[003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底座(1)及设置在灯体底座(1)顶部中心光源处的散光灯罩(2),所述灯体底座(1)的边缘连接有半弧形折边(3),所述半弧形折边(3)与散光灯罩(2)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环形凹腔(4),所述环形凹腔(4)的内顶壁安装有与灯体底座(1)顶部中心光源电连的红外控制板(5),所述红外控制板(5)的表面从左到右分别安装有电连的透镜(6)、感应头(7)和拨动开关(8),所述环形凹腔(4)与半弧形折边(3)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环形盖(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腔(4)内底壁处设有备用电源(10),所述备用电源(10)与红外控制板(5)电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腔(4)的内底壁固定有多个与环形盖(9)表面拆卸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剑聪何炎生郑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思奥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