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21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具体涉及厨具设备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集成灶风道,集成灶风道包括风道前板、风道背板和蜗壳风扇,风道前板和风道背板围合成风道腔,风道腔容纳蜗壳风扇,风道背板在预设部位朝着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凹槽槽口处设有与槽口相配合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周缘朝着凹槽槽底的方向延伸出预设长度的翻边,翻边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结构,预设长度小于凹槽的深度;集成灶主机后板,集成灶主机后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螺纹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使得集成灶主机后板与风道背板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件的表面设有与螺纹结构相配合的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油渍渗透。用新型避免油渍渗透。用新型避免油渍渗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集成灶风道的风道背板与集成灶主机后板直接用螺钉连接固定,风道背板上有翻边螺纹孔,主机后板有螺钉通孔,使用过程中,油渍会通过风道背板的螺纹孔和主机后板的通孔渗透到主机后板表面,长时间积累就会在地面以及安装集成灶的墙面上形成油污,使用密封垫或密封胶仍然会存在漏油的情况,维修时拆卸螺钉也会出现滑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包括:
[0004]集成灶风道,所述集成灶风道包括风道前板、风道背板和蜗壳风扇,所述风道前板和所述风道背板围合成风道腔,所述风道腔用于容纳所述蜗壳风扇,所述风道背板在预设部位朝着所述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在槽口处设有与所述槽口相配合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朝着所述凹槽槽底的方向延伸出预设长度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结构,所述预设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0005]集成灶主机后板,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固定片上的第一通孔,使得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与所述风道背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连接件的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结构相配合的螺纹。
[0006]可选的,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风道背板朝着所述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朝着所述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为平行于所述风道背板的正多边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为平行于所述风道背板的正多边形,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的边心距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边心距,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固定片的厚度一致。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平行于所述风道背板的正多边形,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平行于所述风道背板的正多边形,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垂直于所述风道背板。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边心距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的边心距按照逐渐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的边心距按照逐渐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的坡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的坡度一致。
[0012]可选的,所述风道背板为防油材质。
[0013]可选的,所述风道背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凹槽,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凹槽分别对应的第二通孔,多个所述螺纹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上的每个第二通孔与相应凹槽处的固定片上的第一通孔,使得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与所述风道背板固定连接。
[0014]可选的,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风道背板上呈轴对称分布。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风道背板上的凹槽处设有固定片,螺钉穿过集成灶主机后板与固定片上的翻边螺纹孔完成风道背板与集成灶主机后板的连接紧固,实现了无孔的风道背板与集成灶主机后板的固定,从而避免油渍渗透现象。
[0017]本技术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0020]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0021]1、风道前板;2、风道背板;3、蜗壳风扇;4、固定片;5、翻边;6、集成灶主机后板;7、螺纹连接件;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4]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结构包括:
[0025]集成灶风道,集成灶风道包括风道前板1、风道背板2和蜗壳风扇3,风道前板1和风
道背板2围合成风道腔,风道腔用于容纳蜗壳风扇3,风道背板2在预设部位朝着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在槽口处设有与槽口相配合固定片4,固定片4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周缘朝着凹槽槽底的方向延伸出预设长度的翻边5,翻边5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结构,预设长度小于凹槽的深度;
[0026]集成灶主机后板6,集成灶主机后板6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螺纹连接件7穿过集成灶主机后板6上的第二通孔与固定片4上的第一通孔,使得集成灶主机后板6与风道背板2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件(7)的表面设有与螺纹结构相配合的螺纹。
[0027]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考图1,集成灶风道和集成灶主机后板6之间的安装通过固定片4和螺纹连接件7来完成,集成灶风道包括风道前板1、风道背板2和蜗壳风扇3,其中,与集成灶主机后板6连接的是集成灶风道的风道背板2,风道背板2为无孔结构,风道背板2在预设部位设有凹槽;其中,预设部位为风道背板2上足以支撑集成灶风道和集成灶主机后板6之间的安装的部位;具体实施中,可据凹槽的数量、风道背板2的形状大小等因素而定。凹槽口处采用无孔连接的方式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灶风道,所述集成灶风道包括风道前板(1)、风道背板(2)和蜗壳风扇(3),所述风道前板(1)和所述风道背板(2)围合成风道腔,所述风道腔用于容纳所述蜗壳风扇(3),所述风道背板(2)在预设部位朝着所述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在槽口处设有与所述槽口相配合固定片(4),所述固定片(4)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朝着所述凹槽槽底的方向延伸出预设长度的翻边(5),所述翻边(5)的内表面设有螺纹结构,所述预设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集成灶主机后板(6),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螺纹连接件(7)穿过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6)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固定片(4)上的第一通孔,使得所述集成灶主机后板(6)与所述风道背板(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连接件(7)的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结构相配合的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8)和第二凹槽(9),所述风道背板(2)朝着所述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的槽底朝着所述风道腔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8)和所述第二凹槽(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风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8)的槽底为平行于所述风道背板(2)的正多边形,所述第二凹槽(9)的槽底为平行于所述风道背板(2)的正多边形,所述第一凹槽(8)的槽底的边心距大于所述第二凹槽(9)的槽底的边心距,所述固定片(4)与所述第一凹槽(8)的槽底焊接固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华曾令伟赖盛西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