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安全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05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工程安全井盖,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设置有盖体,盖体内开设有安装槽,盖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均与安装槽连通,安装槽内转动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孔,若干个所述连通孔与第一排水孔一一对应,安装槽内设置于用于驱动调节板转动,以令调节板能够启闭第一排水孔的转动组件,盖体上还设有用于将盖体锁定在底座内的锁定组件。本申请通过转动组件对第一排水口进行启闭,使道路上的杂物垃圾不易经第一排水孔进入盖体内,避免了因杂物垃圾进入盖体内导致排水管道的堵塞,无需人工清理,达到了降低用人成本的效果。成本的效果。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工程安全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安全井盖。

技术介绍

[0002]井盖是位于地下设施出入口顶部的封闭物,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市政工程都涉及井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又迎来一个新周期,井盖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的市场需求量巨大。
[0003]相关技术中,井盖主要包括底座以及盖合于底座上的盖体,盖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固定件,盖体的表面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排水的排水孔。安装时,将底座安装于提前挖设好的井口内,并将盖体盖合于底座上,实现对井口的封闭,通过固定件将底座与盖体固定连接,使底座与盖体之间连接较为牢固。同时在大雨或者暴雨天气时,道路上的积水通过排水孔排入井内并进入城市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管道内,加快了道路积水的排放速度。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井盖的排水孔是贯穿井盖的,井盖上的排水孔在不进行排水时仍然是敞开状态,使得道路上会有较多的杂物垃圾通过排水孔进入井内,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需要定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疏通,费时费力,增加了用人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井盖由于排水孔在不进行排水时仍然是产开状态,使得道路上会有较多的杂物垃圾通过排水孔进入井内,造成排水管道的堵塞,需要定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疏通,费时费力,增加了用人成本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工程安全井盖。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安全井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工程安全井盖,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底座的顶面,所述盖体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盖体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对称设置于安装槽的上下两侧,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均与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抵紧于安装槽的上壁,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孔,若干个所述连通孔与第一排水孔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槽内设置于用于驱动调节板转动,以令调节板能够启闭第一排水孔的转动组件,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盖体锁定在底座内的锁定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时,通过转动组件驱动调节板相对安装槽转动,使连通孔与第一排水孔抵接,使道路上的雨水能够顺利地通过第一排水孔、连通孔和第二排水孔排至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管道内,从而加快了道路的排水速度。当不排水时,通过转动组件驱动调节板相对安装槽转动,使连通孔与第一排水孔处于错位状态,即此时调节板将第一排水孔封闭,从而使道路上的杂物垃圾不易经第一排水孔进入至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管道内,同时锁定组件将盖体固定在底座内,使盖体与底座之间连接较为牢固。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井盖,本申请在大雨天气时,通过转动组件驱动调节板转动,使调节板上的连通孔与盖体上的第一排水孔连通,使道路上的雨水能够顺利地通过井盖排放至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管
道内,加快了道路的排水速度,且能够通过调节连通孔与第一排水孔的抵接面积,达到改变道路的排水速度的效果。在不需要进行排水时,通过转动组件驱动调节板发生转动,使调节板上的连通孔与井盖上的第一排水孔处于错位状态,即此时调节板对第一排水孔进行封闭,使道路上的杂物垃圾难以经第一排水孔进入排水系统中的排水管道内,避免了因杂物垃圾过多而导致排水管道堵塞的情况,降低了用人成本,同时通过锁定组件将盖体锁定在底座内,使盖体与底座之间连接较为牢固,保证了盖体与底座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开设于盖体上的容纳槽、转动设置于容纳槽内的转轴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容纳槽位于安装槽的下方,且所述容纳槽位于盖体的中心处,所述转轴呈竖直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容纳槽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出容纳槽后固定连接于调节板的中心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带动调节板转动,使调节板上的连通孔相对第一排水孔发生转动,从而使连通孔与第一排水孔抵接或连通孔与第一排水孔处于错位状态,进而实现了对第一排水孔的启闭。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于转轴上的蜗轮、用于与蜗轮啮齿配合的蜗杆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蜗轮位于容纳槽内,且所述蜗轮固定套设于转轴上,所述蜗杆沿垂直于蜗轮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设置于容纳槽内,且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蜗杆。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使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板发生转动,进而使调节板能够启闭第一排水孔,使在不排水时,道路上的杂物垃圾不易进入井盖内。同时通过利用蜗轮与蜗杆之间的自锁特性,将转轴锁定,使转轴的转动角度保持稳定,从而使调节板能够稳定地将第一排水口开启或关闭。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用于防止雨水进入容纳槽内的防水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组件能够有效地对流入井盖的雨水进行阻挡,使雨水不易进入密封槽内,从而避免了因雨水流入密封槽内而导致驱动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0015]优选的,所述防水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板上的第一挡水沿、设置于安装槽的槽底的第二挡水沿、开设于容纳槽内的密封槽以及设置于密封槽内的密封圈,所述第一挡水沿和第二挡水沿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沿和第二挡水沿均沿转轴的周向方向设置,且转轴的两端容置于第一挡水沿和第二挡水沿内,所述密封槽位于容纳槽的靠近安装槽的一侧,所述密封圈固定套设于转轴外,且所述密封圈的外侧抵紧于密封槽的侧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水沿和第二挡水沿能够对调节板的底侧和安装槽的底侧的雨水进行阻挡,使雨水不易流入至容纳槽内,通过密封槽和密封圈的配合,对转轴与容纳槽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进一步地对雨水进行封堵,使雨水难以流入至容纳槽内,从而保证了容纳槽内的驱动件的使用寿命。
[0017]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开设于盖体上的凹槽、转动设置于凹槽内的锁定轴、套设于锁定轴上的锁定块、设置于底座内的锁定座、开设于锁定座上的锁定槽以及用于将锁定块固定在锁定槽内的锁定件,所述锁定轴呈竖直设置,所述锁定轴的一端位于凹槽内,所述锁定轴的另一端伸出盖体的底侧,所述锁定块固定套设于锁定轴伸出盖体的一端,且所述锁定块沿垂直于锁定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锁定座固定设置于座体的内壁,所述锁定槽开设于锁定座的侧壁,且所述锁定槽呈扩口设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将盖体的下表面抵接于底座的上表面,通过驱动锁定轴转动,带动锁定块发生转动,从而使锁定块能够转入至锁定座上的锁定槽内,此时通过锁定件将锁定块固定在锁定插槽内,从而实现对盖板的锁定。
[0019]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设置于锁定槽内的自锁卡簧,所述自锁卡簧的开口朝向锁定槽的槽口。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定块转入锁定槽内时,此时锁定块与自锁卡簧的开口抵接,从而使锁定块经自锁卡簧的开口进入自锁卡簧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安全井盖,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转动设置有盖体(20),所述盖体(20)盖合于底座(10)的顶面,所述盖体(20)内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盖体(20)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孔(23)和第二排水孔(24),所述第一排水孔(23)和第二排水孔(24)对称设置于安装槽(22)的上下两侧,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排水孔(23)和第二排水孔(24)均与安装槽(22)连通,所述安装槽(22)内转动设置有调节板(221),所述调节板(221)抵紧于安装槽(22)的上壁,所述调节板(221)上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孔(222),若干个所述连通孔(222)与第一排水孔(23)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槽(22)内设置于用于驱动调节板(221)转动,以令调节板(221)能够启闭第一排水孔(23)的转动组件,所述盖体(2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盖体(20)锁定在底座(10)内的锁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安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开设于盖体(20)上的容纳槽(223)、转动设置于容纳槽(223)内的转轴(224)以及用于驱动转轴(224)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容纳槽(223)位于安装槽(22)的下方,且所述容纳槽(223)位于盖体(20)的中心处,所述转轴(224)呈竖直设置,所述转轴(22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容纳槽(223)内,所述转轴(224)的另一端伸出容纳槽(223)后固定连接于调节板(221)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工程安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于转轴(224)上的蜗轮(225)、用于与蜗轮(225)啮齿配合的蜗杆(226)以及用于驱动转轴(224)转动的转动电机(227),所述蜗轮(225)位于容纳槽(223)内,且所述蜗轮(225)固定套设于转轴(224)上,所述蜗杆(226)沿垂直于蜗轮(22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电机(227)固定设置于容纳槽(223)内,且所述转动电机(22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蜗杆(2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日强陈柱成黄美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惠广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