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谱分离结构及色谱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003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色谱分离结构及色谱分离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色谱分离结构包括封装管道以及封装在封装管道内的多根纤维丝,纤维丝表面键合有化合物,多根纤维丝沿其轴向紧密排列并在相邻纤维丝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形成毛细效应以降低色谱分离所需的载体推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色谱分离结构通过将多根纤维丝封装在封装管道内,在纤维丝表面键合化合物,多根纤维丝沿其轴向紧密排列并在相邻纤维丝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形成毛细效应以降低色谱分离所需的载体推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色谱分离结构利用毛细效应降低所需的载体推动力,从根本上减小色谱填料颗粒形态导致的压力提升,同时保证色谱分离效果。谱分离效果。谱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谱分离结构及色谱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色谱分离
,尤其是指一种色谱分离结构及色谱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色谱分离技术又称层析分离技术或色层分离技术,是一种分离复杂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由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流动相一起运动,并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使各物质达到分离。
[0003]色谱有多种,按固定相类型和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大孔吸附树脂、凝胶色谱、聚焦色谱等。最常用的是吸附色谱分离技术,吸附色谱分离技术是指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吸附剂(固定相)时,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吸附力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方法。
[0004]现有色谱分离材料多以颗粒形态为主,为了提高分离效率,颗粒直径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小,但是所需的流动相或载体推动力越来越高,因而对色谱分离系统的整体耐压能力需要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降低色谱分离所需载体推动力、同时保证色谱分离效果的色谱分离结构及色谱分离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色谱分离结构,该色谱分离结构包括:
[0007]封装管道;以及
[0008]封装在所述封装管道内的多根纤维丝,所述纤维丝表面键合有化合物,多根纤维丝沿其轴向紧密排列并在相邻纤维丝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毛细效应以降低色谱分离所需的载体推动力;
[0009]所述封装管道沿轴向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封装管道的入口位于螺旋内侧,所述封装管道的出口位于螺旋外侧。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根纤维丝包括中心纤维丝、围绕所述中心纤维丝的第一圈纤维丝,所述第一圈纤维丝包括6个纤维丝,所述第一圈纤维丝中任意相邻两个纤维丝均接触,且均与所述中心纤维丝接触,所述第一圈纤维丝中的6个纤维丝的中心依次连接构成正六边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根纤维丝还包括第二圈纤维丝,所述第二圈纤维丝围绕所述第一圈纤维丝;
[0012]所述第二圈纤维丝包括6个纤维丝,所述第二圈纤维丝中的任意两个纤维丝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圈纤维丝中的每个纤维丝均与所述第一圈纤维丝中的两个纤维丝接触,
并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圈纤维丝中的6个纤维丝的中心依次连接构成正六边形;或者,
[0013]所述第二圈纤维丝包括12个纤维丝,所述第二圈纤维丝中的每个纤维丝均至少与所述第一圈纤维丝中的一个纤维丝接触,并形成间隙,所述第二圈纤维丝中的12个纤维丝的中心依次连接构成正六边形。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管道沿径向的截面为圆形或六边形。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管道为不锈钢管。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纤维丝为玻璃纤维丝。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管道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利用离心力推动样品在所述封装管道中流过。
[001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色谱分离系统,其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色谱分离结构。
[001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的色谱分离结构通过将多根纤维丝封装在封装管道内,在纤维丝表面键合化合物,多根纤维丝沿其轴向紧密排列并在相邻纤维丝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形成毛细效应以降低色谱分离所需的载体推动力。本技术的色谱分离结构利用毛细效应降低所需的载体推动力,从根本上减小色谱填料颗粒形态导致的压力提升,同时保证色谱分离效果。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色谱分离结构的截面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色谱分离结构的截面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的色谱分离结构的截面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的色谱分离结构的截面图。
[0027]标记说明:
[0028]1、封装管道;21、中心纤维丝;22、第一圈纤维丝;23、第二圈纤维丝;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0]实施例一
[003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色谱分离结构,该色谱分离结构包括封装管道1以及封装在所述封装管道1内的多根纤维丝,所述纤维丝表面键合有化合物,多根纤维丝沿其轴向紧密排列并在相邻纤维丝之间形成间隙3,所述间隙3形成毛细效应以降低色谱分离所需的载体推动力。
[0032]所述封装管道1沿轴向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封装管道1的入口位于螺旋内侧,所述封装管道1的出口位于螺旋外侧。
[0033]参照图1,所述多根纤维丝包括中心纤维丝21、围绕所述中心纤维丝21的第一圈纤维丝22,所述第一圈纤维丝22包括6个纤维丝,所述第一圈纤维丝22中任意相邻两个纤维丝均接触,且均与所述中心纤维丝21接触,所述第一圈纤维丝22中的6个纤维丝的中心依次连接构成正六边形。可选地,封装管道1为不锈钢管或其他管道。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装管道1沿径向的截面为圆形,封装管道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圈纤维丝22中的6个纤维丝紧密贴合,可以保证内部的多根纤维丝紧密排列。
[0035]其中,纤维丝优选为玻璃纤维丝。在其他实施例中,纤维丝可以用其他具有韧性且表面富含羟基细丝状材料替代。
[0036]可选地,所述封装管道1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动,利用离心力推动样品在所述封装管道1中流过。实现色谱分离。
[0037]可选地,所述化合物包括C8、C18、NH2、PH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其他化合物。
[0038]本技术的色谱分离结构通过将多根纤维丝封装在封装管道内,在纤维丝表面键合化合物,多根纤维丝沿其轴向紧密排列并在相邻纤维丝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形成毛细效应以降低色谱分离所需的载体推动力。本技术的色谱分离结构利用毛细效应降低所需的载体推动力,从根本上减小色谱填料颗粒形态导致的压力提升,同时保证色谱分离效果。
[0039]实施例二
[004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色谱分离结构,该色谱分离结构包括封装管道1以及封装在所述封装管道1内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谱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管道;以及封装在所述封装管道内的多根纤维丝,所述纤维丝表面键合有化合物,多根纤维丝沿其轴向紧密排列并在相邻纤维丝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毛细效应以降低色谱分离所需的载体推动力;所述封装管道沿轴向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封装管道的入口位于螺旋内侧,所述封装管道的出口位于螺旋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谱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纤维丝包括中心纤维丝、围绕所述中心纤维丝的第一圈纤维丝,所述第一圈纤维丝包括6个纤维丝,所述第一圈纤维丝中任意相邻两个纤维丝均接触,且均与所述中心纤维丝接触,所述第一圈纤维丝中的6个纤维丝的中心依次连接构成正六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谱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纤维丝还包括第二圈纤维丝,所述第二圈纤维丝围绕所述第一圈纤维丝;所述第二圈纤维丝包括6个纤维丝,所述第二圈纤维丝中的任意两个纤维丝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鹤史哲陈雪
申请(专利权)人:科伯苏州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