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检验尿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02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离心式检验尿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腔顶部同轴设有内筒,所述内筒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尿斗,所述外筒顶端与接尿斗相连接,所述内筒内腔底部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顶端和底端均为漏斗形设计,所述储液腔内部设有浮球,所述内筒内壁顶端开设有倾斜向上的第一出液槽,所述内筒通过第一出液槽与外筒内部相连通;所述外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筒,所述排液筒顶端与内筒相连接,所述排液筒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二出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检测人员对中段尿液进行收集,避免的尿液漏出和方便清洗。避免的尿液漏出和方便清洗。避免的尿液漏出和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检验尿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离心式检验尿杯。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检验人员会收集病人的中段尿液,中段尿液是排尿全程中间的尿液,即小便开头1

2s的尿和后程的尿丢弃,前段尿液、后段尿液有可能受到尿道或尿道口细菌的污染,中段尿可以反映膀胱及膀胱以上泌尿系统的情况,因此尿检一般要求取中段尿。现有采集尿液的尿杯多为杯状或筒状设计,其结构简单,功能较少,在采集尿液的过程中,病人如果没有控制好尿液的排出速度,尿液就会迅速从杯口溢出,污染外部环境,还有需要掐准中段尿液的收集间隙,较为考验检验人员的熟练度,劳动负荷较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采集尿杯。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离心式检验尿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离心式检验尿杯。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设计离心式检验尿杯,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腔顶部同轴设有内筒,所述内筒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尿斗,所述外筒顶端与接尿斗相连接,所述内筒内腔底部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顶端和底端均为漏斗形设计,所述储液腔内部设有浮球,所述内筒内壁顶端开设有倾斜向上的第一出液槽,所述内筒通过第一出液槽与外筒内部相连通;
[0006]所述外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筒,所述排液筒顶端与内筒相连接,所述排液筒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二出液槽,所述排液筒通过第二出液槽与外筒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筒内部同轴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顶端贯穿至储液腔内部并开设有第一进液槽,所述导向筒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二进液槽,所述导向筒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三进液槽;
[0007]所述排液筒底端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顶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环形滑块,所述排液筒顶端外侧设有与环形滑块相对应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块位于环形滑槽内部,所述转动套内腔底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接头,所述转动套下方设有离心筒,所述离心筒顶端端口内开设有与外螺纹接头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接头通过内螺纹与离心筒相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导向筒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排液筒内壁上开设有与导向块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位于导向槽内部。
[0009]可选的,所述离心筒顶端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一侧通过柔性带与离心筒相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排液筒内壁顶端和内壁底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橡胶圈内壁与导向筒相挤压。
[0011]可选的,所述接尿斗一侧的顶部设有溢液接头。
[0012]可选的,所述外筒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0013]可选的,所述接尿斗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溅遮罩。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前段尿液依次通过接尿斗、内筒进入储液腔内,随着尿液液位的升高,浮球浮起将储液腔顶部进行封堵,中段尿液会通过第一出液槽进入外筒内部,由此将前端尿液和中段尿液分离,再通过调整导向筒在排液筒内的位置,使第二出液槽、储液腔封闭或打开,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检测人员对中段尿液进行收集,避免的尿液漏出和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一进液槽、第二进液槽及第三进液槽的具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一进液槽与第二出液槽相连通示意图;
[0020]图6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内筒;2、储液腔;3、接尿斗;4、浮球;5、第一出液槽;6、外筒;7、排液筒;8、第二出液槽;9、导向筒;10、第一进液槽;11、第二进液槽;12、第三进液槽;13、导向槽;14、导向块;15、密封橡胶圈;16、转动套;17、环形滑块;18、环形滑槽;19、外螺纹接头;20、离心筒;21、筒盖;22、防溅遮罩;23、溢液接头;2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离心式检验尿杯,包括外筒6,外筒6内腔顶部同轴设有内筒1,内筒1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尿斗3,外筒6顶端与接尿斗3相连接,内筒1内腔底部设有储液腔2,储液腔2顶端和底端均为漏斗形设计,储液腔2内部设有浮球4,内筒1内壁顶端开设有倾斜向上的第一出液槽5,内筒1通过第一出液槽5与外筒6内部相连通;
[0024]如图2所示,病人排出的前段尿液依次通过接尿斗3、内筒1进入储液腔2内,随着尿液液位的升高,浮球4浮起将储液腔2顶部进行封堵,中段尿液会通过第一出液槽5进入外筒6内部,从而将前端尿液和中段尿液分离,便于后续中段尿液的收集;
[0025]外筒6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筒7,排液筒7顶端与内筒1相连接,排液筒7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二出液槽8,排液筒7通过第二出液槽8与外筒6内部相连通,排液筒7内部同轴设有导向筒9,导向筒9顶端贯穿至储液腔2内部并开设有第一进液槽10,导向筒9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二进液槽11,导向筒9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三进液槽12;
[0026]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外筒6内部的中段尿液依次通过第二出液槽8、第二进液槽11、转动套16进入到离心筒20内部,待离心筒20收集完毕后,检测人员将导向筒9向上推,使第二进液槽11、第三进液槽12均不与第二出液槽8相连通,尿液无法排出,此时可取下离心筒20,而当收集工作完毕后需要进行清洗工作时,再将导向筒9向上推,使第三进液槽12与
第二出液槽8相连通、第一进液槽10与储液腔2内部相连通,此时内筒1、外筒6内部的尿液或消毒水均可全部排出;
[0027]排液筒7底端设有转动套16,转动套16顶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环形滑块17,排液筒7顶端外侧设有与环形滑块17相对应的环形滑槽18,环形滑块17位于环形滑槽18内部,转动套16内腔底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接头19,转动套16下方设有离心筒20,离心筒20顶端端口内开设有与外螺纹接头19相对应的内螺纹,外螺纹接头19通过内螺纹与离心筒20相连接;
[0028]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外螺纹接头19,便于转动套16与离心筒20组装,尿液会通过外螺纹接头19进入离心筒20内,由此完成尿液的收集工作。
[0029]进一步的说,导向筒9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4,排液筒7内壁上开设有与导向块14相对应的导向槽13,导向块14位于导向槽13内部,通过设置导向块14、导向槽13,使导向筒9在排液筒7内部滑动时保持稳定,同时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式检验尿杯,包括外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6)内腔顶部同轴设有内筒(1),所述内筒(1)顶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接尿斗(3),所述外筒(6)顶端与接尿斗(3)相连接,所述内筒(1)内腔底部设有储液腔(2),所述储液腔(2)顶端和底端均为漏斗形设计,所述储液腔(2)内部设有浮球(4),所述内筒(1)内壁顶端开设有倾斜向上的第一出液槽(5),所述内筒(1)通过第一出液槽(5)与外筒(6)内部相连通;所述外筒(6)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筒(7),所述排液筒(7)顶端与内筒(1)相连接,所述排液筒(7)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二出液槽(8),所述排液筒(7)通过第二出液槽(8)与外筒(6)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筒(7)内部同轴设有导向筒(9),所述导向筒(9)顶端贯穿至储液腔(2)内部并开设有第一进液槽(10),所述导向筒(9)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二进液槽(11),所述导向筒(9)底端外侧开设有第三进液槽(12);所述排液筒(7)底端设有转动套(16),所述转动套(16)顶部同轴固定连接有环形滑块(17),所述排液筒(7)顶端外侧设有与环形滑块(17)相对应的环形滑槽(18),所述环形滑块(17)位于环形滑槽(18)内部,所述转动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恩环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