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90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对即使接受多次液体暴露也显示出对于倾斜方向泄漏的优异防止的吸收性物品有用。一种层叠体,其为包含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透液性的第一片材、吸液性的中间片材和吸水性树脂层的层叠体,其中,中间片材包含区域A和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区域B,区域A和区域B满足下述(1)和(2)中的至少一者的关系,且满足下述(3)的关系,(1)在将区域B的密度设为1时的区域A的密度的比率为0.6以下,(2)区域A为向上述吸水性树脂层一侧成为凸出的凸部且区域B为凹部,凸部的高度为0.25mm以上,(3)区域B在比中间片材的两个宽度端更靠内侧的位置以横穿两个长度端之间的方式延伸,且连接区域B的延伸方向两端的一者与另一者的直线与中间片材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致平行。致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更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液体的倾斜方向泄漏的防止性提高的层叠体。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尿布、尿垫以及生理用卫生巾等体液吸收性物品由包含吸收液体的吸收体层、配置于与身体接触的一侧的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材、以及配置于与身体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液体非透过性的背面片材的层叠体构成。
[0003]体液吸收性物品通常以越能够吸收更多的液体,与身体接触的面积越大的方式构成。另一方面,体液吸收性物品与身体接触的面积越大,则在使用时成为沿着身体的曲面倾斜状态,在这样的部分体液更快地流动,因此容易引起泄漏。
[0004]作为针对泄漏的改良的例子,可举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在体液吸收性物品上设置防漏壁的技术、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在体液吸收性物品的后方部分在防漏片材与表面片材之间设置袋空间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1827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3373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任一技术中,仅对体液吸收性物品中设想泄漏的场所施加物理屏障,液体容易流动至该位置这一点也不变。鉴于能够对1个吸收性物品暴露多次液体的实际使用条件,在液体依然容易流动的状况下,有时仅通过这样的物理屏障,无法充分地防止泄漏。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对即使接受多次液体暴露也能够降低倾斜方向泄漏风险的特性优异的(以下,也将降低倾斜方向泄漏风险的特性记载为“倾斜方向防漏性”)吸收性物品有用。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构成层叠体的材料中,通过在吸收体的下方设置吸液性的片材,并且将该吸液性的片材构成为密度比其他区域的密度相对粗和/或向吸水性树脂侧成为凸出的区域以规定的方式细长地设置,由此即使对于多次液体暴露也能够显示出对倾斜方向泄漏的优异的防止性。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该见解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
[0009]即,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所述的专利技术。项1.一种层叠体,其包含: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透液性的第一片材、吸液性的中
间片材和第二片材;以及至少介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中间片材之间的吸水性树脂层,其中,所述中间片材包含区域A和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区域B,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满足下述(1)和(2)中的至少一者的关系,并且满足下述(3)的关系:(1)所述区域A为低密度且所述区域B为高密度,在将所述区域B的密度设为1时的所述区域A的密度的比率为0.6以下;(2)所述区域A为向所述吸水性树脂层一侧成为凸起的凸部且所述区域B为凹部,所述凸部的高度为0.25mm以上;(3)所述区域B在比所述中间片材的两个宽度端更靠内侧的位置以横穿两个长度端之间的方式延伸,且连接所述区域B的延伸方向两端的一者与另一者的直线与所述中间片材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项2.根据项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满足所述(1)和所述(2)的关系。项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A与中间片材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项4.根据项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B包括配置于所述中间片材的长度中心线上的线条部。项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在这些区域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多个。项6.根据项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包含多个并列配置的线条部。项7.根据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A的延伸方向两端位于比所述中间片材的长度端更靠内侧的位置。项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中间片材的所述区域A的厚度为0.7mm以上。项9.根据项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层叠体还包含沿包含所述中间片材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其他区域B

,所述其他区域B

为高密度和/或凹部,在将所述区域B

的密度设为1时的所述区域A的密度的比率为0.6以下,和/或所述凸部的高度为0.25mm以上。项10.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含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专利技术效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对即使接受多次液体暴露也显示出对于倾斜方向泄漏的优异的防止性的吸收性物品有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层叠体的中间片材的一部分(一个宽度端侧部分)的外观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层叠体的该一部分的分解图。图4与图3同样地用分解图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层叠体在使用时最初接受液体暴露的状态。图5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片材的外观图。图6以与图3相同的形式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分解图。图7与图6同样地用分解图示意性地示出图6的层叠体10a在使用时最初接受液体暴露的状态。图8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片材的外观图。图9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片材的外观图。图10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第五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片材的一部分(包含长度端的一部分)的外观图。图11举出区域A和区域B的形状的几个例子而示意性地示出。图12示出区域A和区域B的形状的具体例(实施例)。图13示出区域A和区域B的形状的具体例(实施例)。图14示出区域A和区域B的形状的具体例(比较例)。图15示出区域A和区域B的形状的具体例(比较例)。图16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防漏性试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1.层叠体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特征在于,为包含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透液性的第一片材、吸液性的中间片材和第二片材、以及至少介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中间片材之间的吸水性树脂层的层叠体;其中,所述中间片材包含区域A和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区域B;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满足下述(1)和(2)中的至少一者的关系,且满足下述(3)的关系,(1)所述区域A为低密度且所述区域B为高密度,在将所述区域B的密度设为1时的所述区域A的密度的比率为0.6以下、(2)所述区域A为向所述吸水性树脂层一侧成为凸出的凸部且所述区域B为凹部、所述凸部的高度为0.25mm以上、(3)所述区域B在比所述中间片材的两个宽度端更靠内侧的位置以横穿两个长度端之间的方式延伸,且连接所述区域B的延伸方向两端的一者与另一者的直线与所述中间片材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通过这样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即使接受多次液体暴露,也能够显示出对于倾斜方向泄漏的优异的防止性。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进行详述。
[0013][1

1.第一实施方式]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示出将层叠体在与其宽度方向垂直的面切断时的剖视图。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层叠体的中间片材的一部分(一个宽度端侧部分)的外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透液性的第一片材、吸液性的中间片材和第二片材;以及至少介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中间片材之间的吸水性树脂层,其中,所述中间片材包含区域A和具有长度方向的形状的区域B,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满足下述(1)和(2)中的至少一者的关系,并且满足下述(3)的关系:(1)所述区域A为低密度且所述区域B为高密度,在将所述区域B的密度设为1时的所述区域A的密度的比率为0.6以下;(2)所述区域A为向所述吸水性树脂层一侧成为凸起的凸部且所述区域B为凹部,所述凸部的高度为0.25mm以上;(3)所述区域B在比所述中间片材的两个宽度端更靠内侧的位置以横穿两个长度端之间的方式延伸,且连接所述区域B的延伸方向两端的一者与另一者的直线与所述中间片材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满足所述(1)和所述(2)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区域B与中间片材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海纱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