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974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三个横板和三个竖板,三个横板和三个竖板拼接呈“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连接条的上方设有支撑结构,中间支撑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结构的后侧设有带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通过与吊装机构配合能够带动骨架上下移动,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骨架安装之后需要重新拆除,以及后期对骨架翻新产生的问题,通过设置转动结构,转动结构通过带动中部转杆转动,使转杆将钢绳缠绕在表面,从而达到带动骨架移动的目的,并且转动结构在不使用时可将把手拆卸,使支撑杆的底端位于“田”空白处,使支撑杆不妨碍正常施工。撑杆不妨碍正常施工。撑杆不妨碍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屋装修吊顶骨架
,尤其涉及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吊顶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从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最终天花板吊顶效果也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及其施工方法,具备方便施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吊顶骨架施工难度加大,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最终天花板吊顶效果也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包括三个横板和三个竖板,三个所述横板和三个竖板拼接呈“田”,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上方设有支撑结构,中间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结构的后侧设有带动机构,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有转动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内部设有加固机构;
[0005]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安装板、通孔、凹槽、转杆、吊装机构以及开设于连接条内部的滑槽,所述通孔开设于安装板的两侧,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通孔与房屋顶部安装,所述凹槽开设于安装板的内部,所述转杆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转杆内部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凹槽的内部连通,所述吊装机构实现安装板与连接条之间连接,所述转杆的内部开设有扣槽;
[0006]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输出杆、设置在输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左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远离第二锥齿轮一端并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设置在第四锥齿轮顶部的蜗杆以及与蜗杆配合使用的涡轮,所述输出杆位于支撑杆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侧面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锥齿轮的侧面与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顶部贯穿凹槽的内部与涡轮啮合连接,且涡轮套设于转杆的表面,所述输出杆的底部设有把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卡块、钢绳和滑块,所述钢绳的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钢绳的另一端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滑动,所述卡块位于扣槽内部滑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带动机构包括三个齿轮和皮带,所述转杆的后侧贯穿至安装板的外侧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皮带套设于三个齿轮的表面,且皮带的内壁与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螺丝和转块,所述螺丝与滑块的内部啮合连接,所述螺丝的底部与连接条的顶部接触,所述螺丝的顶部与转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滑杆、带动块、把手本体以及开设于输出杆内部的带动槽,所述带动块与带动槽相适配,所述带动块的底部与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与把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带动块和带动槽形状呈六边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开口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向轮,所述钢绳位于导向轮的中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做边沿处理,所述通孔开设于边沿处,所述边沿厚度呈两厘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右侧的长度小于横板右侧的长度,且安装板左侧的长度与横板左侧长度相等。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所述安装板配置多个吊装机构,且卡块和滑块分别位于转杆的内部和滑槽的内部滑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悬空与横板和竖板拼装形成“田”的空白处。
[0016]房屋装修吊顶骨架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测量房屋面积;
[0018]S2:根据房屋面积截断安装板和横板以及竖板;
[0019]S3:安装板从左侧往右截断,防止影响带动机构;
[0020]S4:将横板和竖板实现拼接形成骨架;
[0021]S5:根据房屋面积在安装板表面钻孔以及在房屋顶部钻出与安装板配合使用的安装槽;
[0022]S6:钻出之后通过膨胀螺丝将安装板安装于房屋顶部;
[0023]S7:安装之后拿出吊装机构,使卡块嵌入转杆内部、滑块滑入滑槽内部;
[0024]S8:使用者根据房屋面积增加吊装机构的数量依次安装吊装机构即可;
[0025]S9:吊装机构安装之后,拿出把手;
[0026]S10:将带动块插入带动槽内部,之后转动把手本体;
[0027]S11:使把手带动转动结构,而转动结构带动中间的转杆转动;
[0028]S12:中间的转杆经过带动机构带动另外两个转杆同时转动;
[0029]S13:转杆转动带动钢丝缠绕在转杆表面;
[0030]S14:使钢丝带动骨架向上移动;
[0031]S15:当骨架移动合适高度时,停止转动即可;
[0032]S16:然后拿出把手,将方板拼接到“田”即可;
[0033]S17:完成施工。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通过与吊装机构配合能够带动骨架上下移动,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骨架安装之后需要重新拆除,以及后期对骨架翻新产生的问题,通过设置转动结构,转动结构通过带动中部转杆转动,使转杆将钢绳缠绕在表面,从而达到带动骨架移动的目的,并且转动结构在不使用时可将把手拆卸,使支撑杆的底端位
于“田”空白处,使支撑杆不妨碍正常施工,通过设置凹槽,使用者可以随意拨动吊装机构位置以及增加吊装机构的数量,使吊装机构可以很好的支撑骨架,解决了现有的吊顶骨架施工难度加大,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控制,最终天花板吊顶效果也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吊顶骨架的后视施工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吊顶骨架的左视图;
[003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安装板、吊装机构以及带动机构的示意图;
[004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竖板和横板的合并图;
[004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安装板的立体图;
[004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单个安装板、吊装机构与单个竖板的连接示意图;
[004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支撑杆和安装板的正视剖视图;
[004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把手的立体图;
[0045]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6]图中:1、横板;2、竖板;3、连接条;4、支撑结构;41、安装板;42、通孔;43、凹槽;44、转杆;45、吊装机构;451、卡块;452、钢绳;453、滑块;46、开口;47、滑槽;48、扣槽;5、支撑杆;6、带动机构;61、齿轮;62、皮带;7、转动结构;71、输出杆;72、第一锥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包括三个横板(1)和三个竖板(2),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横板(1)和三个竖板(2)拼接呈“田”,所述竖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3),所述连接条(3)的上方设有支撑结构(4),中间所述支撑结构(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结构(4)的后侧设有带动机构(6),所述支撑杆(5)的内部设有转动结构(7),所述支撑结构(4)的内部设有加固机构(9);所述支撑结构(4)包括安装板(41)、通孔(42)、凹槽(43)、转杆(44)、吊装机构(45)以及开设于连接条(3)内部的滑槽(47),所述通孔(42)开设于安装板(41)的两侧,所述安装板(41)的顶部通过通孔(42)与房屋顶部安装,所述凹槽(43)开设于安装板(41)的内部,所述转杆(44)位于凹槽(43)的内部,所述转杆(44)内部的底部开设有开口(46),所述开口(46)与凹槽(43)的内部连通,所述吊装机构(45)实现安装板(41)与连接条(3)之间连接,所述转杆(44)的内部开设有扣槽(48);所述转动结构(7)包括输出杆(71)、设置在输出杆(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2)、与第一锥齿轮(72)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73)、与第二锥齿轮(73)左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74)、连接杆(74)远离第二锥齿轮(73)一端并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75)、且与第三锥齿轮(75)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76)、设置在第四锥齿轮(76)顶部的蜗杆(77)以及与蜗杆(77)配合使用的涡轮(78),所述输出杆(71)位于支撑杆(5)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72)侧面与第二锥齿轮(73)啮合连接,第三锥齿轮(75)的侧面与第四锥齿轮(76)啮合连接,所述蜗杆(77)的顶部贯穿凹槽(43)的内部与涡轮(78)啮合连接,且涡轮(78)套设于转杆(44)的表面,所述输出杆(71)的底部设有把手(7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45)包括卡块(451)、钢绳(452)和滑块(453),所述钢绳(452)的一端与卡块(451)固定连接,所述钢绳(452)的另一端与滑块(45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453)位于滑槽(47)的内部滑动,所述卡块(451)位于扣槽(48)内部滑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机构(6)包括三个齿轮(61)和皮带(62),所述转杆(44)的后侧贯穿至安装板(41)的外侧与齿轮(61)固定连接所述皮带(62)套设于三个齿轮(61)的表面,且皮带(62)的内壁与齿轮(61)的表面啮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装修吊顶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9)包括螺丝(92)和转块(91),所述螺丝(92)与滑块(453)的内部啮合连接,所述螺丝(92)的底部与连接条(3)的顶部接触,所述螺丝(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峰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中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