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963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包括用户采集模块、用户执行模块、用户单元、用户移动端、楼宇采集模块、楼宇执行模块、楼宇单元、云服务器、综合管理平台、优化分析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用户采集模块对用户室内各项能源消耗进行采集,然后利用楼宇采集模块对室外能源消耗及整体能源消耗进行采集,然后利用优化分析单元根据建筑信息构建三维模型,然后通过能耗模拟引擎利用采集的数据对建筑整体能耗进行模拟,然后利用标准模型对比的方式确定优化参考方案,然后通过楼宇管理单元利用楼宇执行模块根据整体用户的能耗及优化参考方案对建筑整体能源供应量进行统一调节,避免了造成能源的浪费。避免了造成能源的浪费。避免了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具体为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属于建筑能源监测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一种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建筑能耗有两种定义方法:广义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一直到建筑使用的全过程能耗;狭义的建筑能耗,即建筑的运行能耗,就是人们日常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炊事、洗衣等的能耗,他是建筑能耗中的主导部分,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消费的重点将从“硬件”消费转向“软件”消费,因此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所需的能耗将会迅速上升;
[0003]传统的绿色建筑通常不具备能源监测调节系统,从而导致建筑中的相关能源多是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使用,无法进行统一的调节,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且当建筑内相关设备损坏而导致能源发生泄露时,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预警,为此,提出一种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有益的选择。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包括用户采集模块、用户执行模块、用户单元、用户移动端、楼宇采集模块、楼宇执行模块、楼宇单元、云服务器、综合管理平台、优化分析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用户采集模块连接用户单元,用户单元交互连接用户移动端和云服务器,所述用户单元连接用户执行模块,所述楼宇采集模块连接楼宇管理单元,所述楼宇管理单元连接楼宇执行模块、所述楼宇管理单元交互连接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连接综合管理平台,所述综合管理平台交互连接优化分析单元,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连接数据处理单元,所述优化分析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连接云服务器;
[0006]所述优化分析单元包括三维建模、能耗模拟引擎、标准能耗模型和优化分析模型;
[0007]所述优化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综合管理平台中建筑信息构建三维模型,并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传输的数据结合能耗模拟引擎对建筑能耗进行三维模拟,然后将三维模拟结果与标准能耗模型进行综合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利用优化分析模型确定优化参考方案。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综合管理平台传输的数据及时间变
化制作建筑整体及各个用户室内各项能源消耗的线形图。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综合管理平台,用于接收云服务器上传的各项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处理。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综合管理平台交互连接共享数据库;
[0011]所述共享数据库用于对共享数据进行存储,以便综合管理平台上传优化模型或利用共享数据库中的优化模型对优化分析单元中的标准能耗模型进行更新。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户单元,用于上传用户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并接收云服务器的反馈数据;
[0013]所述楼宇管理单元,用于上传楼宇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并接收云服务器的反馈。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户移动端,用于通过用户单元对云服务器进行访问,以便查看云服务器中针对其的优化方案,并用于接收用户单元反馈的紧急通知。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户采集模块包括照明电力采集、综合电力采集、用水量采集、冷热供应采集和燃气量采集;
[0016]所述用户采集模块,用于对用户室内的各项能源的消耗进行采集。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户执行模块包括电力控制、水流量控制、冷热供应量控制和燃气供应控制;
[0018]所述用户执行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单元的反馈,并根据反馈数据对用户室内电力、水流量、冷热供应量和燃气供应执行控制。
[00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楼宇采集模块包括楼宇照明电力采集、楼宇综合电力采集、总用水量采集、总冷热供应采集和总燃气量采集;
[0020]所述楼宇采集模块,用于对楼宇内照明电力及整体电力、用水量、冷热供应量和燃气供应量进行采集。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楼宇执行模块包括楼宇电力控制、综合电力控制、总水流量控制、总冷热供应量控制和总燃气供应控制;
[0022]所述楼宇执行模块,用于接收楼宇管理单元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对楼宇电力及整体电力、水流量、冷热供应量和燃气供进行控制。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4]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用户采集模块对用户室内各项能源消耗进行采集,然后利用楼宇采集模块对室外能源消耗及整体能源消耗进行采集,然后利用优化分析单元根据建筑信息构建三维模型,然后通过能耗模拟引擎利用采集的数据对建筑整体能耗进行模拟,然后利用标准模型对比的方式确定优化参考方案,然后通过楼宇管理单元利用楼宇执行模块根据整体用户的能耗及优化参考方案对建筑整体能源供应量进行统一调节,避免了造成能源的浪费。
[0025]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用户采集模块对用户室内各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用户单元接收用户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当用户室内单项能源单次消耗量达到阈值时,通过用户单元生成紧急通知并反馈至用户移动端,当建筑内整体用户各项能源消耗量小于楼宇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的阈值范围时,通过综合管理平台生成预警信息,以便当建筑内或用户室内相关设备损坏而导致能源发生泄露时,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预警。
[0026]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
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户采集模块的系统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户执行模块的系统框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楼宇采集模块的系统框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楼宇执行模块的系统框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化分析单元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包括用户采集模块、用户执行模块、用户单元、用户移动端、楼宇采集模块、楼宇执行模块、楼宇单元、云服务器、综合管理平台、优化分析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采集模块连接用户单元,用户单元交互连接用户移动端和云服务器,所述用户单元连接用户执行模块,所述楼宇采集模块连接楼宇管理单元,所述楼宇管理单元连接楼宇执行模块、所述楼宇管理单元交互连接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连接综合管理平台,所述综合管理平台交互连接优化分析单元,所述综合管理平台连接数据处理单元,所述优化分析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连接云服务器;所述优化分析单元包括三维建模、能耗模拟引擎、标准能耗模型和优化分析模型;所述优化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综合管理平台中建筑信息构建三维模型,并通过综合管理平台传输的数据结合能耗模拟引擎对建筑能耗进行三维模拟,然后将三维模拟结果与标准能耗模型进行综合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利用优化分析模型确定优化参考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综合管理平台传输的数据及时间变化制作建筑整体及各个用户室内各项能源消耗的线形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理平台,用于接收云服务器上传的各项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能源监测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理平台交互连接共享数据库;所述共享数据库用于对共享数据进行存储,以便综合管理平台上传优化模型或利用共享数据库中的优化模型对优化分析单元中的标准能耗模型进行更新。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峡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