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作会专利>正文

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62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止痛敷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壁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第一壳体内壁靠近第二壳体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套杆,第二壳体内壁靠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第二壳体内壁靠近第一壳体一侧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第一壳体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药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态油珠,其中固态油珠为固态椰油材料所铸造而成,并且第一壳体的外壁以及第二壳体的外壁铺设有蚕丝蛋白的网状多孔膜,此敷料入肛后在体温的作用下,固态油珠会不断的融化,有利于提高该止痛敷料的润滑度。该止痛敷料的润滑度。该止痛敷料的润滑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


[0001]本技术涉及止痛敷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

技术介绍

[0002]肛肠术后慢性创面是指在创伤产生后4~6周仍未完全愈合的创面,病程较长,治疗困难,本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多伴患有糖尿病、大面积烧伤、下肢静脉曲张、血友病等疾病,以骶尾部和肛周的慢性创面多见,肛周疾病因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创面生长缓慢、延期愈合,是肛肠术后长期难以解决的治疗难题。
[0003]中医药在治疗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过程中,中药用药以煨脓生肌、祛腐生新为原则,通畅引流为指导,既要祛腐产生“脓”,又要“脓”促生肌,基于此理论组方的疮愈膏在治疗肛周术后慢性创面有显现出良好临床疗效,既往治疗这类慢性创面以外科彻底的换药,油纱条引流,但是治疗过程患者比较痛苦,每次换药心理负担与日俱增,如果换药不规范,或是在愈合过程中形成假型愈合,还需要进行二次旷置引流的手术,造成患者身心痛苦,畏惧排便,甚至不敢吃饭,进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004]目前大部分调制油膏选用凡士林,此为矿物油,但会刺激皮肤引发皮炎,不利于肛周皮肤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靠近第二壳体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套杆,所述第二壳体内壁靠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二壳体内壁靠近第一壳体一侧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药芯,所述第一药芯的侧面开设有圆形槽,所述第一药芯侧面的圆形槽内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孔,所述第一壳体表面的圆形孔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管远离第一药芯的一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等距排列有若干个固态油珠,所述固态油珠为固态椰油材料所铸造而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远离第一壳体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药芯,所述第二药芯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蚕丝蛋白棉塞。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二壳体一侧的中部等距排列有四个条形板,所述条形板远离第一药芯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远离条形板一端的中部活动连
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活动套接有限位筒。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靠近第一挡板一侧中部等距排列有四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板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所述限位板表面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限位杆的远离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一挡板的外壁活动套接在限位筒的内壁。
[0011]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的外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条形板靠近套杆一侧的中部,所述弹簧远离条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顶杆靠近活动杆一侧的中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长度均为1cm,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以及第二壳体的外壁铺设有蚕丝蛋白的网状多孔膜。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设有固态油珠,其中固态油珠为固态椰油材料所铸造而成,在使用该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时,固态油珠会不断的融化,有利于提高该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的润滑度。
[0015]2.本技术通过设有顶杆,在使用该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时,当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完全接触时,弹簧会通过本身的弹力将顶杆复位,从而将限位杆固定住,从而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有利于提高该装置叠加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6]3.本技术通过设有蚕丝蛋白棉塞,在使用该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时,通过在第二药芯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蚕丝蛋白棉塞,蚕丝蛋白棉塞可以防止第二药芯内部的中药洒落出来,有利于提高该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的使用寿命,此外,蚕丝蛋白有加快新肉芽生长,促进肛周创面成纤维细胞增多的功能,由于创面与药物膜接触比较轻薄,药物缓缓释放贴敷比较轻薄,使创面细胞活动性加强,改善肛周皮肤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第一壳体;101、第一药芯;102、连接管;103、固态油珠;2、第二壳体;201、第二挡板;202、第二药芯;3、第一挡板;301、条形板;4、套杆;401、活动杆;402、顶杆;403、限位筒;5、限位板;501、限位杆;502、连接环;6、弹簧;7、蚕丝蛋白棉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包括第一壳体
1,第一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内壁靠近第二壳体2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第一壳体1内壁靠近第二壳体2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3,第一挡板3远离第二壳体2的一侧设有套杆4,第二壳体2内壁靠第一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第二壳体2内壁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第一壳体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药芯101,第一药芯101的侧面开设有圆形槽,第一药芯101侧面的圆形槽内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2,第一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孔,第一壳体1表面的圆形孔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管102远离第一药芯101的一端;
[0024]本实施例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壳体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药芯101,第一药芯101是浸润特制的去腐生肌、止痛止血的中药中,中药配方在临床方面应用了三十余年,药物组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稍有调整,药组成分多为秦艽、桃仁、乳香、没药、三七、皂角刺、紫草、白芷、地龙、黄芩、黄连等。
[0025]参照图1,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等距排列有若干个固态油珠103,固态油珠103为固态椰油材料所铸造而成。
[0026]本实施例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其中固态油珠103为固态椰油材料所铸造而成,在使用时,固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靠近第二壳体(2)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靠近第二壳体(2)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3)远离第二壳体(2)的一侧设有套杆(4),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靠第一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药芯(101),所述第一药芯(101)的侧面开设有圆形槽,所述第一药芯(101)侧面的圆形槽内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2),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孔,所述第一壳体(1)表面的圆形孔均固定连接在连接管(102)远离第一药芯(101)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等距排列有若干个固态油珠(103),所述固态油珠(103)为固态椰油材料所铸造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术后慢性创面的止痛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远离第一壳体(1)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201),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药芯(202),所述第二药芯(202)远离限位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蚕丝蛋白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作会吴羿姗吴羿萱
申请(专利权)人:吴作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