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956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属于人工固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CO2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纯度高达100%的片钠铝石,并在保证产物纯度和合成量的前提下缩短了反应时长,提高人工合成的效率,从而在CO2快速固化及工业固碳中存在应用价值。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固碳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片钠铝石是一种靠“捕获”CO2形成的自生碳酸盐矿物,可以记录CO2的运移、聚集和逸散。由于其性质稳定,在遇酸或高温下分解产生无毒不燃气体,所以在含铝化工业、阻燃剂、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CO2矿化封存过程中,片钠铝石的碳捕获量最高可达总固碳量的90.1%,是最主要的一种固碳矿物。在成因上,根据碳酸根的来源可将片钠铝石分为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两大类,根据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片钠铝石多为无机成因,极少数为有机成因。综合众多地质实例及合成实验来看,温度在25~200℃区间都可以形成片钠铝石,溶解温度为150℃左右;对于片钠铝石是否形成于碱性环境尚不明确,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其形成于中性

弱酸性的流体环境。
[0003]在地质作用中,片钠铝石的形成首先需要碳酸溶液,大量CO2气溶于水形成碳酸溶液,此后,在Na
+
、Al
3+
的参与下形成片钠铝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0004]CO2+H2O=H2CO3[0005]H2CO3=H
+
+HCO3‑
[0006]Na
+
+Al
3+
+HCO3‑
+H2O=NaAlCO3(OH)2(片钠铝石)+3H
+
[0007]当前的全球温室效应严重。在地层条件下,CO2通常以超临界的状态存在,该状态下的CO2密度大、粘度低、扩散系数大,有利于在构造封存、溶解封存和矿化封存等机理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永久封存。但由于矿化封存时效慢,难以解决紧迫的温室效应问题,因此,利用实验室条件,探索人工合成片钠铝石的最佳实验参数,以期实现对CO2快速固化及工业固碳的愿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合成技术中,片钠铝石形成所需要的阴离子主要来自于NaHCO3溶液,整个合成过程并没有CO2的参与,无法从固碳的角度去探讨CO2的最大捕获量及矿物对CO2的封存潜力,而且,此类现有技术未从快速合成的角度提高实验效率,试验周期过长,无法缓解紧迫的温室效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步骤如下:
[0009]将AlCl3·
6H2O和NaOH分别溶于蒸馏水中,形成AlCl3·
6H2O溶液和NaOH溶液;将AlCl3·
6H2O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Al(OH)3悬浊液;向Al(OH)3悬浊液中加入NaCl;然后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8.5~10.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O2,获得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置于100~180℃中进行恒温反应6h以上,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进行液固分离;将固相物质反复冲洗,不断测量冲洗液的pH,直到溶液呈中性,然后烘干,获得片钠铝石。
[0010]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AlCl3·
6H2O、NaOH、NaCl和CO2的摩尔比为1:15:8.8:10。
[0011]上述制备方法中,pH值的调节选用浓盐酸或NaOH;采用浓盐酸可将反应体系的pH
值调节至8.5~9;采用NaOH可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节至9.5~10.5。
[0012]上述制备方法中,pH选自8.5、9、9.5、10或10.5;优选为9.5。
[0013]上述制备方法中,反应温度选自100℃、120℃、140℃、160℃或180℃;优选为140℃。
[0014]上述制备方法中,反应时间选自6h、7h、8h、9h、10h、11h或12h;优选为12h。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片钠铝石。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法在CO2快速固化及工业固碳中的应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专利技术以CO2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纯度高达100%的片钠铝石,并在保证产物纯度和合成量的前提下缩短了反应时长,提高人工合成的效率,从而在CO2快速固化及工业固碳中存在应用价值,为温室效应的缓解开辟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验一条件下的片钠铝石晶体XRD图;
[0020]图2为实验二条件下的片钠铝石晶体XRD图;
[0021]图3为不同NaOH用量下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XRD图;
[0022]图4为不同碳酸氢根离子存在量下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XRD图;
[0023]图5为不同pH条件下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XRD图;
[0024]图6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XRD图;
[0025]图7为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反应6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XRD图;
[0026]图8为不同pH值下反应12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质量;其中,从上到下依次为140℃、120℃、160℃、100℃、180℃、200℃;
[0027]图9为不同温度下反应12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质量;其中,从上到下依次为pH=9.5、pH=9、pH=10、pH=8.5、pH=10.5。
[0028]图10为不同温度及pH值下反应6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质量;其中,从上到下依次为pH=9.5、pH=9、pH=10、pH=8.5、pH=10.5;
[0029]图11为不同pH条件下反应12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SEM图;其中,a图为pH=8.5、b图为pH=9、c图为pH=9.5、d图为pH=10、e图为pH=10.5;
[0030]图12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12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SEM图;其中,a图为100℃、b图为120℃、c图为140℃、d图为160℃、e图为180℃、f图为200℃;
[0031]图13为不同pH条件下反应6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SEM图;其中,其中,a图为pH=8.5、b图为pH=9、c图为pH=9.5、d图为pH=10、e图为pH=10.5;
[0032]图14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6h所合成的片钠铝石晶体的SEM图;其中,a图为100℃、b图为120℃、c图为140℃、d图为160℃、e图为180℃、f图为200℃;
[0033]图15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CO2固化量;其中,从上到下依次为pH=9.5、pH=9、pH=10、pH=8.5、pH=10.5;
[0034]图16为不同实验条件下的CO2固化量;其中,从上到下依次为pH=9.5、pH=9、pH=10、pH=8.5、pH=10.5。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YP10002B),pH值测定计(PHC

3C),哈氏合金反应釜(300ml),马弗炉(KSY12

D

16),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202

0)以及台式高速离心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碳并同时生产片钠铝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AlCl3·
6H2O和NaOH分别溶于蒸馏水中,形成AlCl3·
6H2O溶液和NaOH溶液;将AlCl3·
6H2O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制备Al(OH)3悬浊液;向Al(OH)3悬浊液中加入NaCl;然后将反应体系的pH值调至8.5~10.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O2,获得反应溶液;将反应溶液置于100~180℃中进行恒温反应6h以上,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进行液固分离;将固相物质反复冲洗,不断测量冲洗液的pH,直到溶液呈中性,然后烘干,获得片钠铝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Cl3·
6H2O、NaOH、NaCl和CO2的摩尔比为1:15:8.8:10。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希玉张洋晨闫振李倩王清斌朱鑫达于江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