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45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充电底座、主体部、用于供LED模块发出的光线透出的发光体部、用于采集主体部的运动姿态的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蓄电池、控制板和扬声器;主体部的一端可与充电底座插接,另一端与发光体部固定连接;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蓄电池、控制板和扬声器均设置在主体部内;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蓄电池和扬声器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在主体部插接在充电底座上的情况下,充电底座与控制板电连接;本申请具有实时电子音乐演奏,以及发出不同颜色和不同光强的光线,便于根据发光体部发出的颜色和光强判断演奏的曲调是否正确的效果。光强判断演奏的曲调是否正确的效果。光强判断演奏的曲调是否正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乐器已广泛使用,现有的电子乐器的种类繁多,包括:电吉他、电子琴、电钢琴、电子合成器等。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5495979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智能综合演奏装置,其主要包括功能区和控制单元,所述功能区包括吉他和弦触摸键、打击垫、琴键和琴弦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功能区控制设备和电路单元,所述电路单元包括功能区控制电路模块、有线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功能区控制设备连接功能区控制电路模块与吉他和弦触摸键、打击垫、琴键和琴弦区,并通过有线模块或蓝牙模块与外部设备相连接,但是,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练习演奏的过程中,难以知悉演奏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具有实时电子音乐演奏,以及发出不同颜色和不同光强的光线,便于根据发光体部发出的颜色和光强判断演奏的曲调是否正确的功能优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包括:充电底座、主体部、LED模块、用于供所述LED模块发出的光线透出的发光体部、用于采集所述主体部的运动姿态的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蓄电池、控制板和扬声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可与充电底座插接,另一端与发光体部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蓄电池、控制板和扬声器均设置在主体部内;所述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蓄电池和扬声器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在所述主体部插接在充电底座上的情况下,所述充电底座与控制板电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固定支架和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可与充电底座插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螺纹连接;所述发光体部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和蓄电池均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所述触摸开关与控制板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充电底座插接的情况下,所述充电底座与控制板电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控制板位于第一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所述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穿过第一壳体后可与充电底座抵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充电底座插接的情况下,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与充电底座抵接,控制板通过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与充电底座电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LED模块包括:LED灯珠和对所述LED灯珠起保护作用的胶垫环;所述胶垫环的外侧与第二壳体的内壁抵接,内侧与LED灯珠固定连接;所述LED灯珠与控制板电
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底壳、防滑垫、第一弹针、第二弹针、充电电路板和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底壳的顶端上开设有与第一壳体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插接在凹槽上;所述防滑垫与底壳的底端固定连接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充电电路板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弹针、第二弹针和充电接口均设置在充电电路板;所述第一弹针、第二弹针和充电接口均与充电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底壳上在与所述充电接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充电孔;所述第一弹针穿过底壳的顶端后可与第一PIN针抵接;所述第二弹针穿过底壳的顶端后可与第二PIN针抵接。
[0011]可选的,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弹针上,另一端套接在第二弹针上。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合的第二磁铁。
[0013]可选的,所述发光体部包括:PC棒和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套接在PC棒上形成棒体;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棒体的端部。
[0014]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加速度传感器、磁力计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5]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握持主体部,进行演奏动作,传感器模块采集主体部的运动姿态,并将演奏动作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送给控制板,扬声器根据电信号播放音乐,无线通信模块还能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并输送给带有扬声器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自带的扬声器播放,实现实时电子音乐演奏,在演奏过程中,还会根据电信号控制LED模块发出不同颜色和不同光强的光线,光线通过发光体部透出,便于根据发光体部发出的颜色和光强判断演奏的曲调是否正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主体部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充电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发光体部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发光体部;11、PC棒;12、硅胶套;2、主体部;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固定支架;24、触摸开关;25、第一磁铁;3、充电底座;31、底壳;311、凹槽;312、充电孔;32、防滑垫;33、第一弹针;34、第二弹针;35、充电电路板;36、充电接口;37、绝缘支架;38、第二磁铁;4、加速度传感器;5、无线通信模块;6、LED模块;61、LED灯珠;62、胶垫环;7、蓄电池;8、控制板;81、第一PIN针;82、第二PIN针;9、磁力计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
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包括:充电底座3、主体部2、LED模块6、用于供所述LED模块6发出的光线透出的发光体部1、用于采集所述主体部2的运动姿态的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底座、主体部、LED模块、用于供所述LED模块发出的光线透出的发光体部、用于采集所述主体部的运动姿态的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蓄电池、控制板和扬声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可与充电底座插接,另一端与发光体部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蓄电池、控制板和扬声器均设置在主体部内;所述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蓄电池和扬声器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在所述主体部插接在充电底座上的情况下,所述充电底座与控制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固定支架和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可与充电底座插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螺纹连接;所述发光体部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ED模块和蓄电池均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所述触摸开关与控制板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充电底座插接的情况下,所述充电底座与控制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位于第一壳体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所述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穿过第一壳体后可与充电底座抵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与充电底座插接的情况下,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与充电底座抵接,控制板通过第一PIN针和第二PIN针与充电底座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音乐演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块包括:LED灯珠和对所述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李文胜钟广雄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感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