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940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对第一储能电池组的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进行实时容量监测,输出容量监测数据集的数据特征,确定转移对象和被转移对象,建立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将容量监测数据集输入均衡控制通道模型中,获取均衡系数集合进行拟合回归分析,以回归收敛时获取第一截停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储能电池的主动均衡进行控制,导致储能电池内难以主动均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储能电池进行合理化的主动均衡控制,进而提高储能电池内的主动均衡度。进而提高储能电池内的主动均衡度。进而提高储能电池内的主动均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储能电池控制领域的发展,如今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组,还是新能源发电用储能电池系统,往往由成百上千节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组成超大容量储能电池。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电池单体的电压、荷电状态、内阻、容量等参数存在细微差别,即不一致性。初始不一致性会随着动力电池的使用而不断恶化,进一步加剧电池性能衰减,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主动均衡管理是改善超大容量电池组不一致性、提升容量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的唯一途径。
[0003]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对超大容量储能电池的主动均衡进行控制,导致超大容量储能电池内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乏对储能电池的主动均衡进行控制,导致储能电池内的主动均衡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储能电池组的第一电池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簇包括多个子电池;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进行实时容量监测,输出容量监测数据集;根据所述容量监测数据集的数据特征,确定转移对象和被转移对象;根据所述转移对象和所述被转移对象,建立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其中,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至少包括两个控制通道;将所述容量监测数据集输入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中,获取均衡系数集合;对所述均衡系数集合进行拟合回归分析,以回归收敛时获取第一截停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截停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处于停止状态。
[000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池簇模块,所述电池簇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储能电池组的第一电池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簇包括多个子电池;容量监测模块,所述容量监测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进行实时容量监测,输出容量监测数据集;对象确定模块,所述对象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容量监测数据集的数据特征,确定转移对象和被转移对象;模型建立模块,所述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移对象和所述被转移对象,建立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其中,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至少包括两个控制通道;第一输入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容量监测数据集输入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中,获取均衡系数集合;指令获取模块,所述指令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均衡系数集合进行拟合回归分析,以回归收敛时获取第一截停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截停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处于停止状态。
[0008]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控制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储能电池的主动均衡进行控制,导致储能电池内的主动均衡不均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储能电池进行合理化的主动均衡控制,进而提高储能电池内的主动均衡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中进行等量配置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中输出多个均衡调节系数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中进行截停控制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池簇模块1,容量监测模块2,对象确定模块3,模型建立模块4,第一输入模块5,指令获取模块6。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储能电池的主动均衡进行控制,导致储能电池内的主动均衡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0011]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第一储能电池组的第一电池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簇包括多个子电池;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系统,为保证后期能够准确的对储能电池进行主动均衡的控制,首先在储能电池中随机选取一个储能电池组记作第一储能电池组,在第一储能电池组中任意选择一个电池簇记作第一电池簇,在第一电池簇中包含多个子电池,第一电池簇可以用于存储或释放电能,其第一电池簇的种类可以包含大容量铅炭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优选大容量铅炭电池,为后期实现对储能电池进行主动均衡控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0012]步骤S200: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进行实时容量监测,输出容量监测数据集;具体而言,以上述所提取的第一电池簇作为数据监测对象,对第一电池簇中所包含的每个子电池的电池容量进行实时监测,电池容量是用于衡量各个子电池的电池性能的指标,实时容量监测是指当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的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数据在一定条件下的监测数据,对每个子电池放出的电量进行放电测试,从而对每个子电池的容量进行获取,其电池容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最终将所监测到的每个子电池容量进行整合汇总后记作容量监测数据集,进而为实现对储能电池进行主动均衡控制做保障。
[0013]步骤S300:根据所述容量监测数据集的数据特征的电池容量,确定转移对象和被转移对象;具体而言,将上述整合所获的容量监测数据集作为基础数据,对容量监测数据集
中所包含的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的电池容量数据特征进行提取,在容量监测数据集所对应的各个子电池的基础上,其容量监测数据与电池中的电能为正比关系,是指若子电池所对应的电池容量监测数据越大,则视为该子电池所能提供的电能越多,进一步的,以第一电池簇中的电池容量参数作为判断数据,对容量监测数据集进行电池容量的划分,将大于标准数据的电池容量所对应的子电池划分为大容量电池,将小于标准数据的电池容量所对应的子电池划分为小容量电池,标准数据的电池容量是指将第一电池簇中的每个子电池所对应的标定电池容量进行加和后除以第一电池簇中子电池的个数,将该平均值作为划分大容量电池以及小容量电池的标准数据,最终将所划分的大容量电池记作转移对象,将所划分的小容量电池记作被转移对象,为后续实现对储能电池进行主动均衡控制夯实基础。
[0014]步骤S400:根据所述转移对象和所述被转移对象,建立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其中,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至少包括两个控制通道;
[0015]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400还包括:步骤S410: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的容量配置信息;步骤S420:根据所述容量配置信息,获取标识所述第一电池簇子电池容量差异的第一差异度;步骤S430:判断所述第一差异度是否大于预设差异度,若所述第一差异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差异度,对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中各个控制通道的均衡速率进行等量配置。
[0016]具体而言,以上述所划分的转移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储能电池组的第一电池簇,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簇包括多个子电池;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进行实时容量监测,输出容量监测数据集;根据所述容量监测数据集的数据特征,确定转移对象和被转移对象;根据所述转移对象和所述被转移对象,建立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其中,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至少包括两个控制通道;将所述容量监测数据集输入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中,获取均衡系数集合;对所述均衡系数集合进行拟合回归分析,以回归收敛时获取第一截停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截停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处于停止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的容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容量配置信息,获取标识所述第一电池簇子电池容量差异的第一差异度;判断所述第一差异度是否大于预设差异度,若所述第一差异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差异度,对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中各个控制通道的均衡速率进行等量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均衡控制通道包括一个平衡控制函数,所述平衡控制函数的表达式如下:;其中,V为被转移子电池的控制电量速率;C为被转移子电池的实时电量;Q1为被转移子电池电量流进或流出的速率,Q2为转移目标子电池电量流进或流出的速率,C
eq
表示转移目标子电池内部平衡状态下的电量,G为转移目标子电池的电量增加速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异度是否大于预设差异度,方法包括:若所述第一差异度大于所述预设差异度,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簇中各个子电池的容量配置信息,定位各个控制通道的两个连接对象,输出多个均衡调节系数;其中,所述多个均衡调节系数的个数与所述均衡控制通道模型的控制通道个数相同,且每个均衡调节系数用于调节对应控制通道的均衡速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均衡控制通道包括一个平衡控制函数,所述平衡控制函数的表达式如下:;其中,为第i个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冯育俊郭忠诚何亚鹏莫金一周建峰阮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