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919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S1、坑体规格复核:确定坑体长度、宽度和深度,并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摆放位置,确定排水措施;步骤S2、坑底基础施工: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运行重量,对坑底基础进行处理,步骤S3、冷媒管埋地敷设,步骤S4、坑体底板与侧壁浇筑:步骤S5、多联空调室外机安装:步骤S6、坑顶格栅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设备机房对建筑空间的占用、室外机对建筑外立面造型的影响,降低设备噪声污染优点。降低设备噪声污染优点。降低设备噪声污染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室外机
,特别地是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多联机空调系统采用在屋面或者设备夹层设置室外机的方式。传统的设置方式,无法解决占用建筑空间、噪声污染、影响外立面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该多联空调系统将多联空调室外机隐蔽安装于绿化地坪下。具有避免设备机房对建筑空间的占用、室外机对建筑外立面造型的影响,降低设备噪声污染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避免了设备机房对建筑空间的占用、室外机对建筑外立面造型的影响,降低设备噪声污染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坑体规格复核: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规格尺寸,确定坑体长度、宽度和深度,并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摆放位置,确定设备基础和排水系统;
[0007]步骤S2、坑底基础施工: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运行重量,对坑底基础进行处理,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60kPa;所述下坑底基础由下到上分别由:原土层、石渣垫层、砼垫层构成;
[0008]步骤S3、冷媒管埋地敷设:所述多冷媒管预先穿入至PVC保护管中,再由多联机系统供冷建筑物到坑体最短直线距离敷设,并保证不小于0.1%的坡度坡向坑体,其中,所述PVC保护管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1.5m。
[0009]步骤S4、坑体底板与侧壁浇筑:根据所述下沉坑底规格要求、排水措施、多联空调室外机基础位置,对坑体底板与侧壁进行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
[0010]步骤S5、多联空调室外机安装:根据浇筑多联空调室外机设备基础位置,将多联空调室外机安装于设备基础上;
[0011]步骤S6、栅格顶盖制作安装:根据所述坑体长度和宽制作栅格顶盖,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于坑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坑体长度L不小于多联空调室外机长度L1+600mm+集水井宽度L2;所述坑体宽度W不小于多联空调室外机宽度W1+2000mm,且不小于集水井宽度W2;所述坑体深度H不小于多联空调室外机高度H1+设备基础高度H2。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排水系统为坑底建筑找坡1%坡向坑体长边一侧,并在坑体长边一侧设置排水沟,将污水汇集至集水井,通过集水井内水泵将污水排至坑外。其中,所述排水沟坡度为1%坡向集水井,截面尺寸为400x100mm;所述集水井靠坑底长边一侧设置,规格为1800x1000x1000mm;所述水泵设置两台,一用一备。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原土层需碾压密实,压实系数为>0.94;所述石渣垫层为600mm厚,含土量小于5%,粒径要求为3~8cm;所述砼垫层为100mm厚,采用C15级混凝土浇筑。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钢筋中的竖向钢筋直径为Φ10mm,间距为150mm、水平钢筋的直径为Φ12mm,间距为200mm,拉结钢筋直径为Φ10mm,间距为600x600mm;所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P6。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多联空调室外机安装时避免吊装时磕碰设备,所述多联空调室外机需加设木结构框架保护,并用毛毡布填充。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所述栅格顶盖采用10x60mm镀锌扁铁焊接,栅格均分间隔为100mm。其中,所述栅格顶盖设置可开规格不小于800x800的可开启检修口,供工作人员下坑检修。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在室外绿化地坪下分别设置坑体、多联空调室外机以及排水系统,避免了设备机房对建筑空间的占用、室外机对建筑外立面造型的影响,降低设备噪声污染,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联空调室外机下沉坑平面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联空调室外机下沉坑1

1剖面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蔽格栅平面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格栅连接大样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联空调系统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工艺流程图。
[0026]附图中:1

室外机下沉坑;2

多联空调室外机;3

水喷淋装置;4

顶部排风口;5

固定格栅;6

喷淋头;7

绿化排水沟;8

排水沟盖板;9

排水沟;10

集水井;11

检修爬梯;12

矩形钢管;13

挡土墙;14

可开启格栅;15

PVC保护管;16

开关阀门;17

温度传感器;18

室内机系统;19

洞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以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8]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顶部、底部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参照图6,具体的,本实施例方案中,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S1、坑体规格复核: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规格尺寸,确定坑体长度、宽度和深度,并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摆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坑体规格复核: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规格尺寸,确定坑体长度、宽度和深度,并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摆放位置,确定设备基础和排水系统;步骤S2、坑底基础施工:根据多联空调室外机运行重量,对坑底基础进行处理,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60kPa;所述下坑底基础由下到上分别由:原土层、石渣垫层、砼垫层构成;步骤S3、冷媒管埋地敷设:所述多冷媒管预先穿入至PVC保护管中,再由多联机系统供冷建筑物到坑体最短直线距离敷设,并保证不小于0.1%的坡度坡向坑体,其中,所述PVC保护管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1.5m。步骤S4、坑体底板与侧壁浇筑:根据所述下沉坑底规格要求、排水措施、多联空调室外机基础位置,对坑体底板与侧壁进行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步骤S5、多联空调室外机安装:根据浇筑多联空调室外机设备基础位置,将多联空调室外机安装于设备基础上;步骤S6、栅格顶盖制作安装:根据所述坑体长度和宽制作栅格顶盖,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于坑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坑体长度L不小于多联空调室外机长度L1+600mm+集水井宽度L2;所述坑体宽度W不小于多联空调室外机宽度W1+2000mm,且不小于集水井宽度W2;所述坑体深度H不小于多联空调室外机高度H1+设备基础高度H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贝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