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登邦专利>正文

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880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车载终端技术领域,包括车载终端、水冷框和水冷组件,所述车载终端的中部设置有交互面板,且车载终端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水冷框内嵌设置于车载终端的内部中后方下侧,且水冷框与车载终端为滑动连接,所述水冷组件安装于水冷框的内部,且水冷组件包括微型水泵、循环水冷管、回流管、通风槽、导热片和散热鳍片。该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微型水泵的设置使得循环水冷管和回流管内部的冷却水能够循环流动与车载终端进行换热,以便于对车载终端进行快速散热,散热鳍片的设置便于对回流管内热交换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进行使得这部分冷却水散热后循环使用。行使得这部分冷却水散热后循环使用。行使得这部分冷却水散热后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终端
,具体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终端是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前端设备,一般隐秘地安装在各种车辆内,在IT领域终端一般指网络外围的处理设备,是用户输入数据以及运算结果输出的载体,广义上可以理解为PC、智能手机、平台电脑之类的常见智能设备,应用在汽车上就是车载终端,属于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前端设备。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12094774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类似于上述申请的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现有的车载人机交互设备一般散热结构较为简单,使其不能快速的散热及换热,影响使用。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车载终端、水冷框和水冷组件,所述车载终端的中部设置有交互面板,且车载终端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水冷框内嵌设置于车载终端的内部中后方下侧,且水冷框与车载终端为滑动连接,所述水冷组件安装于水冷框的内部,且水冷组件包括微型水泵、循环水冷管、回流管、通风槽、导热片和散热鳍片,所述微型水泵的上侧连接有循环水冷管,且循环水冷管的末端下方连接有回流管,并且回流管的末端与微型水泵的下侧相连,所述循环水冷管呈循环的“U”形状结构,且循环水冷管之间设置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贯穿水冷框,且通风槽的两侧与固定有导热片,所述水冷框的外部下方前后侧均固定有散热鳍片。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车载终端的上下方外侧均设置有防护角,且车载终端的中部上侧设置有扬声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载终端的中部后方安装有风冷散热组件,且风冷散热组件包括风冷框、防护网和微型电机,所述风冷框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网,且风冷框的内部中间安装有微型电机。
[0009]进一步的,所述风冷散热组件还包括电机轴、连接杆和散热扇,所述微型电机的中部设置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散热扇,且散热扇关于电机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风冷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侧边防护组件,且侧边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板、转轴和齿轮,所述固定连板与风冷框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板的前方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齿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边防护组件还包括齿条,所述齿条贯穿风冷框的内部,且齿条与风冷框滑动连接,并且齿条与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边防护组件还包括防护侧框和橡胶防撞条,所述齿条的顶端前方固定有防护侧框,且防护侧框的内侧胶接有橡胶防撞条,所述防护侧框的俯视面呈“U”型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车载终端与水冷框之间设置有衔接组件,且衔接组件包括连接板、滑槽和滑块,所述车载终端的下方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水冷框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靠近滑槽的一侧固定有滑块。
[0014]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栓,所述连接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块的中部贯穿有锁紧螺栓。
[0015]进一步的,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6]步骤一: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滑动调整的水冷框的上下位置,再通过锁紧螺栓对滑块进行锁紧固定;
[0017]步骤二:通过马达驱动使得转轴能够带动齿轮的旋转,从而使得齿轮带动齿条的移动,以调整防护侧框的位置,使得防护侧框对车载终端的两侧进行防撞保护;
[0018]步骤三:使用时车载终端的交互面板能够进行人机交互,同时扬声器能够语音交互,接收和播报语音,并且防护角还能够对车载终端的外侧进行防护;
[0019]步骤四:当车载终端使用温度较高需要散热时,可以通过微型电机、电机轴带动连接杆和散热扇的旋转,以调整散热扇的位置,通过散热扇对车载终端进行散热;
[0020]步骤五:散热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微型水泵使得循环水冷管和回流管内部的冷却水能够循环流动与车载终端进行换热,对车载终端进行快速散热,并且外部散热鳍片的设置能够对回流管内热交换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进行使得这部分冷却水散热后循环使用。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置有水冷组件,循环水冷管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通过微型水泵的设置使得循环水冷管和回流管内部的冷却水能够循环流动与车载终端进行换热,以便于对车载终端进行快速散热,导热片的设置便于循环水冷管进行导热,以便于通过通风槽进行通风散热,散热鳍片的设置便于对回流管内热交换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进行使得这部分冷却水散热后循环使用。
[0023]2.该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置有风冷散热组件和侧边防护组件,通过防护网便于对风冷框进行安全防护,通过微型电机、电机轴便于带动连接杆和散热扇的旋转,以便于调整散热扇的位置,通过散热扇便于对车载终端进行散热,转轴通过马达驱动,使得转轴能够带动齿轮的旋转,齿条与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从而使得齿轮带动齿条的移动,以便于调整防护侧框的位置,使得防护侧框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载终端并能够对车载终端的两侧进行防撞保护。
[0024]3.该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置有衔接组件,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滑动调整车载终端内部中后方下侧的水冷框的上下位置,通过锁紧螺栓便于对滑块进行锁紧固定,一方面能够调整车载终端高度,另一方面水冷框的滑动内嵌设置使其能够与车载终端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的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的风冷散热组件和侧边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的防护侧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的水冷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的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载人机交互设备的水冷框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车载终端;2、交互面板;3、散热口;4、防护角;5、扬声器;6、风冷散热组件;601、风冷框;602、防护网;603、微型电机;604、电机轴;605、连接杆;606、散热扇;7、侧边防护组件;701、固定连板;702、转轴;703、齿轮;704、齿条;705、防护侧框;706、橡胶防撞条;8、水冷框;9、衔接组件;901、连接板;902、滑槽;903、滑块;904、锁紧螺栓;10、水冷组件;1001、微型水泵;1002、循环水冷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终端(1)、水冷框(8)和水冷组件(10),所述车载终端(1)的中部设置有交互面板(2),且车载终端(1)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口(3),所述水冷框(8)内嵌设置于车载终端(1)的内部中后方下侧,且水冷框(8)与车载终端(1)为滑动连接,所述水冷组件(10)安装于水冷框(8)的内部,且水冷组件(10)包括微型水泵(1001)、循环水冷管(1002)、回流管(1003)、通风槽(1004)、导热片(1005)和散热鳍片(1006),所述微型水泵(1001)的上侧连接有循环水冷管(1002),且循环水冷管(1002)的末端下方连接有回流管(1003),并且回流管(1003)的末端与微型水泵(1001)的下侧相连,所述循环水冷管(1002)呈循环的“U”形状结构,且循环水冷管(1002)之间设置有通风槽(1004),所述通风槽(1004)贯穿水冷框(8),且通风槽(1004)的两侧与固定有导热片(1005),所述水冷框(8)的外部下方前后侧均固定有散热鳍片(10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1)的上下方外侧均设置有防护角(4),且车载终端(1)的中部上侧设置有扬声器(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1)的中部后方安装有风冷散热组件(6),且风冷散热组件(6)包括风冷框(601)、防护网(602)和微型电机(603),所述风冷框(601)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护网(602),且风冷框(601)的内部中间安装有微型电机(6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组件(6)还包括电机轴(604)、连接杆(605)和散热扇(606),所述微型电机(603)的中部设置有电机轴(604),且电机轴(604)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杆(605),所述连接杆(605)的末端安装有散热扇(606),且散热扇(606)关于电机轴(60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框(60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侧边防护组件(7),且侧边防护组件(7)包括固定连板(701)、转轴(702)和齿轮(703),所述固定连板(701)与风冷框(601)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板(701)的前方通过转轴(702)转动安装有齿轮(7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防护组件(7)还包括齿条(704),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登邦
申请(专利权)人:许登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