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R型
ω
‑
转氨酶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R型ω
‑
转氨酶及其基因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手性胺类药物是手性药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很多药物分子在合成过程中都有手性胺结构模块的参与。例如,降糖药物西他列汀、抗菌药物莫西沙星等,都含有手性胺结构单元。开发经济、绿色、特异、高效的手性胺合成技术,是手性药物合成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手性胺类化合物可通过三种方式合成,即化学合成、动力学拆分、不对称生物催化合成。传统的化学合成法一般具有反应体系明确、通用性好的优点,但同时也经常存在反应步骤多、立体选择性有限、重金属污染、催化剂成本高等问题。动力学拆分法具有反应简单的优点,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对外消旋胺进行手性拆分即可,但该方法的最高理论转化率为50%,大大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工业应用潜力。相比之下,利用ω
‑
转氨酶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胺,则具有反应简单、过程温和、立体特异性高等特点,已在手性胺合成生产中展现了巨大应用潜力。20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R型ω
‑
转氨酶,包括ω
‑
转氨酶TA
‑
R1、ω
‑
转氨酶TA
‑
R2或ω
‑
转氨酶TA
‑
R3的至少一种,所述ω
‑
转氨酶TA
‑
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ω
‑
转氨酶TA
‑
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ω
‑
转氨酶TA
‑
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型ω
‑
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ω
‑
转氨酶TA
‑
R1对苯甲醛、苯乙酮、呋喃
‑2‑
甲醛、环己烷酮、己醛、2
‑
己酮、丙酮酸钠中至少一种氨基受体具有转氨酶活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型ω
‑
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ω
‑
转氨酶TA
‑
R2对氨基受体丙酮酸钠具有转氨酶活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型ω
‑
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ω
‑
转氨酶TA
‑
R3对丙酮酸钠具有转氨酶活性。5.如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R型ω
‑
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R型ω
‑
转氨酶的氨基供体包括4
‑
硝基苯乙胺和/或R型甲基苄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R型ω
‑
转氨酶TA
‑
R1,其特征在于,催化体系包括:0.02
‑
0.15M的磷酸盐缓冲液或三乙醇胺缓冲溶液,体积百分比为5%~20%的 DMSO、0.1
‑
2.0mM 磷酸吡哆醛、摩尔比为1:1~20:1的氨基供体和受体、0.4~2.0 mg/mL所述 R型ω
‑
转氨酶;催化体系pH为6.5
‑
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冯岩,俞悦,叶光,赵金霞,周蕊,徐扬军,姚庆佳,吕雪峰,罗泉,冯丹丹,徐卉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