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降温冰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50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降温冰袋。包括密封袋体,密封袋体由两张导热膜封边后制成;还包括设于密封袋体两个大端面内侧的辅助膜;辅助膜粘接在导热膜内侧;辅助膜呈内窄外宽的锤形或者双半球形,其中间最窄部分位于导热膜正中间位置。本申请改变了冰袋大端面的热传导效率和传导路径,使冰袋中间区域的热传导效率超过冰袋两侧的热传导效率,在冷冻过程中,抑制封边区快速冰冻而中间区冰冻较慢现象,改善冰冻后高低差,使冰袋冷冻后整体厚度更均匀,进而提高使用时直接贴敷换热的面积,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封边边缘的热交换速度,防止边缘过早解冻,提高整体冷量利用率,且方案实施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降温冰袋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物理降温冰袋。

技术介绍

[0002]物理降温冰袋是医院常用的医疗辅助用品,用于退烧、冷敷、止痛止痒、防暑降温等。冰袋采购后要将其存储在冰箱中以使其维持低温冻结状态,以便于需要时能够随时使用,冰袋具有一定的扩张性,以保证水冷冻后体积膨胀过程中袋体完整,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0003]1、由于其结构特点,越靠近边缘冰袋的扩张能力越小,在冷冻过程中,靠近边缘的介质会快速结冰,由于扩张后可用空间不足,介质会被挤向中间,完全冷冻后,部分冰袋形成中间厚度高两侧厚度低的纺锤形或者双半球形,当当高低差过大时,会导致贴敷时难以保证足够的热交换面积,还会导致局部过分扩张,存在材料被拉扯变脆甚至刺破等风险;
[0004]2、冰袋使用时一般是将袋体中心对准需要降温处理的区域,与待处理区域直接进行热交换,由于冰袋刚开始使用时中间厚度高两边厚度低的情形,在不进行特定处理时,冰袋的一个或者多个边缘区域经常处于非直接接触状态,需要等冰袋中间区域的冰解冻,端面较为平整后才能保证整个大端面可直接贴敷,但在此之前,导致边缘区域就可能吸收附近热量,虽然也有利于中间区域的降温,但无法充分利用其吸热能力,且降低了冰袋的持续可用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基于实际需求,提出一种针对传统注水冷冻式冰袋的不足,可降低冰袋冷冻过程中刚出现高度差过大问题,且能够提高使用时冰袋降温能力利用率,延长冰袋持续可用时间的物理降温冰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物理降温冰袋,包括密封袋体1,所述密封袋体1由两张导热膜封边后制成;还包括设于密封袋体1两个大端面内侧的辅助膜2;所述辅助膜2粘接在导热膜内侧;辅助膜2呈内窄外宽的锤形或者双半球形,其中间最窄部分位于导热膜正中间位置。
[0008]对前述物理降温冰袋的进一步优化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导热膜是指厚度不低于0.7mm的聚乙烯薄膜或者聚酰胺薄膜。
[0009]对前述物理降温冰袋的进一步优化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辅助膜2是指厚度为0.3~0.4mm的聚乙烯薄膜或者聚酰胺薄膜。
[0010]对前述物理降温冰袋的进一步优化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辅助膜2和导热膜的总厚度不超过1mm。
[0011]对前述物理降温冰袋的进一步优化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辅助膜2的覆盖面积不超过单张导热膜面积的80%。
[0012]对前述物理降温冰袋的进一步优化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密封袋体1的至少一
侧封边的单侧或者双侧设置有粘接区,粘接区上通过防水胶粘接有隔离保护条3。
[0013]对前述物理降温冰袋的进一步优化或者优选实施方案,设有粘接区的封边内预埋有条形加强片4。
[001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申请通过设置辅助膜的方式,改变了冰袋大端面的热传导效率和传导路径,使冰袋中间区域的热传导效率超过冰袋两侧的热传导效率,在冷冻过程中,抑制封边区快速冰冻而中间区冰冻较慢现象,改善冰冻后高低差,使冰袋冷冻后整体厚度更均匀,进而提高使用时直接贴敷换热的面积,在使用过程中,降低封边边缘的热交换速度,防止边缘过早解冻,提高整体冷量利用率,且方案实施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物理降温冰袋的正视图;
[0016]图2是物理降温冰袋的剖视图;
[0017]图3是图2中D区放大图;
[0018]图4是图2中E区放大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0020]密封袋体1、辅助膜2、隔离保护条3、条形加强片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申请的物理降温冰袋,主要针对冰冻冷冻和使用过程中该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且改进方案十分简单,通过在冰袋大端面内侧设置辅助膜,直接改变冰袋大端面热传导效率的方式,使冷冻和使用过程中的冷热量传递路径和状态尽量维持在所需要的状态。
[0022]需要指出的是,实际冰袋冷冻过程出现的高度差较大问题依然可以依靠医护人员在冷冻进行过程中翻动或者挤压冰袋的传统方式来解决,本申请仅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可选方案,针对具体医疗情形,应当根据相应状态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且在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时,应当根据相应产品的技术标准或诊疗手段的规范要求进行适应性完善,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用以及材料实际尺寸的确定等问题。
[0023]以下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案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的物理降温冰袋,主要包括密封袋体1,密封袋体1由两张导热膜封边后制成;还包括设于密封袋体1两个大端面内侧的辅助膜2;辅助膜2粘接在导热膜内侧;辅助膜2呈内窄外宽的锤形或者双半球形,其中间最窄部分位于导热膜正中间位置。
[0025]本申请的物理降温冰袋与现有冰袋的主要区别在与位于大端面内侧的辅助膜,该辅助膜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原导热膜粘接后改变大端面区域导热率分布,二是在尽可能不影响冷热交换趋势的情况下增强袋体强度。
[0026]第一条相当于直接改变了冰袋厚度,因此本申请中的冰袋的冷热交换过程并不完全均匀,因此在实际医疗过程中对于冷热交换均匀度有一定要求的场合下不宜使用,理论上改变局部热传导效率可以通过直接改变袋体厚度的方式,但由于目前冰袋制备工艺采用的是的标准化均厚度薄膜,因此采用单薄膜方式需要直接变动上下游工艺和技术方案,并不适用,因此本申请采用更为简单且成本更低的辅助膜方案,其中辅助膜根据实际需求,可
以是采用成品薄膜裁剪加工后贴敷在袋体薄膜上最后封边制备,也可以采用喷涂制膜工艺在袋体薄膜上加工,相对而言,采用双膜方案成本更低廉,采用喷涂方案能够获得更加灵活且紧密的袋体结构。
[0027]其中辅助膜2的形状基保证中间区域热传导效率高于两侧边缘热传导效率的思路来优化,通过测试分析,采用锤形和双半球形较佳,其中锤形有利于保持辅助膜的整体性,方便工艺加工制造,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袋体整体强度,双半球性有利于进一步凸出中环区域的换热效率优势。
[0028]基于上述方案,冰袋在冷冻和使用过程中,袋体中间区域的热交换效率高于边缘区域,在冷冻过程中提高中心区域的冷冻速度,抑制介质向中间聚集的现象,优化冷冻结束后冰袋中间与边缘区域的高低差,在使用过程中,使得冷量能够优选通过冰袋中间区域进行传递,抑制边缘区域冷量的消散,提高冰袋利用效率。
[0029]同时,基于现有生产工艺和材料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导热膜可以采用厚度不低于0.7mm的聚乙烯薄膜或者聚酰胺薄膜制备,辅助膜2可采用厚度为0.3~0.4mm的聚乙烯薄膜或者聚酰胺薄膜制备,为保证必要的热窜到性能,辅助膜2和导热膜的总厚度一般不超过1mm,且辅助膜2的覆盖面积不超过单张导热膜面积的80%。
[0030]进一步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冰袋一般不宜直接与肌肤接触,以避免冻伤磕伤,而是需要配合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降温冰袋,包括密封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袋体(1)由两张导热膜封边后制成;还包括设于密封袋体(1)两个大端面内侧的辅助膜(2);所述辅助膜(2)粘接在导热膜内侧;辅助膜(2)呈内窄外宽的锤形或者双半球形,其中间最窄部分朝向导热膜正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降温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是指厚度不低于0.7mm的聚乙烯薄膜或者聚酰胺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降温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膜(2)是指厚度为0.3~0.4mm的聚乙烯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梅兰李海英邓向华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