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829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其包括壳体、抽拉部件、盖体、座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抽拉部件和所述盖体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抽拉部件上,所述抽拉部件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的带动所述座体从所述通口移出所述壳体,所述盖体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的靠近或远离所述座体。本申请的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通过设置一抽拉装置,将座体设置在抽拉部件上,可方便用户取放角膜接触镜,同时还可实现自动化抽拉,从而提高接触镜护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使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镜清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与硬性接触镜。硬性接触镜又包括硬性角膜接触镜,以及巩膜镜等。角膜接触镜及巩膜镜的如何清洗一直是行业难题,以硬性角膜接触镜为例,在日常使用时,硬性角膜接触镜上会残留有蛋白质和脂质等沉积或者细菌。而硬性角膜接触镜材质结构有大量肉眼不见的透氧孔,蛋白质和脂质等沉积则很容易渗透到透氧孔中,造成镜片的透氧率降低,进而导致角膜缺氧、水肿等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角膜受损,细菌感染,角膜炎症甚至是视力受损等问题。同时接触镜在日常使用中,也可能表面有油脂污物及细菌等,均影响眼镜健康。
[0003]为了清除接触镜表面的蛋白沉积,传统的清洗方法是手动的配合护理液对镜片进行物理揉搓,或者使用化学活性剂浸泡以达到除蛋白的目的,但是无论是国内外的实验数据还是用户反馈,都证明这些手段的除蛋白效果甚微,且手指揉搓,尤其是硬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揉搓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镜片划伤、破损,而且手指揉搓清洗方式过于繁琐,不利于用户体验。
[0004]同时接触镜在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沾染、滋生细菌,如何方便的去除细菌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0005]为此,申请人创造性的将电泳解离技术应用至了硬性接触镜护理上,所谓电泳即电泳现象的简称,指的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而蛋白电泳(SPE)作为一种蛋白质的分析技术,蛋白质在缓冲液中带负电荷或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或阴极移动称为电泳,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电解(Electrolysis)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又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直流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申请人采用电泳加电解的方式一定程度可以实现除蛋白、灭菌的技术效果。
[0006]不过现有的护理装置大多是需要人工手动的去操作打开或闭合盖体,自动化程度不高,用户使用时不够便捷,较为麻烦,用户体验不够优秀。
[0007]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进行新的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通过设置一抽拉装置,将座体设置在抽拉部件上,可方便用户取放角膜接触镜,同时还可实现自动化抽拉,从而提高接触镜护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使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0009]为实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其包括壳
体、抽拉部件、盖体、座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抽拉部件和所述盖体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抽拉部件上,所述抽拉部件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的带动所述座体从所述通口移出所述壳体,所述盖体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的靠近或远离所述座体;
[0010]所述座体具有内腔,所述座体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座体的开口侧;
[0011]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部件,通电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之间极性相反。
[0012]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上支撑座卡合在所述下支撑座上方,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形成抽拉腔室,所述抽拉腔室与所述通口连通,所述抽拉部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抽拉腔室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抽拉部件的顶部靠近所述通口处设置有一凹槽结构,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与所述抽拉部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结构内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底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座体与所述抽拉部件之间通过卡扣卡接。
[0017]进一步的,其还包括震动部件,所述震动部件被配置的能够驱动所述座体震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具有内腔,所述座体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座体的开口侧。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部件,通电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之间极性相反。
[0020]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内能放入电解质溶液,所述电解质溶液为含氯离子的溶液;
[0021]待清洗的接触镜能置入填充有含氯离子溶液的内腔中,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件在电路回路下形成正电极和负电极,待清洗的接触镜表面附着的泪蛋白在所述含氯离子的溶液中带电荷,带电荷的泪蛋白朝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位置移动;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氯离子朝向正电极移动,且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氯气,所述氯气溶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生成次氯酸。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申请的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设置有抽拉部件,可方便用户取放角膜接触镜;抽拉部件也可以采用驱动装置驱动,实现自动化抽拉,提高接触镜护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且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0024]本专利申请的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设置有震动装置,在护理装置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震动装置提供震动对清洗腔室内进行清洁,进而实现设备的自清洁。不仅对腔体内可以进行自清洁,而且进一步将镜片上残留物进一步处理掉。
[0025]本专利申请的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的座体与抽拉部件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避免了座体与抽拉部件之间的刚性接触,一方面可以在盖体与座体之间卡合时,起到缓冲作
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抵消震动装置产生的的一部分震动,防止震动装置在驱动座体震动时,整个壳体也跟着震动。座体与抽拉部件之间采用卡口卡接,使得座体拆装更为方便。
[0026]本专利申请的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采用电泳解离技术,配合含有氯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既可以有效的使得泪蛋白等秽物从硬性角膜接触镜上脱离,还可以在清洗腔室内产生次氯酸根和次氯酸,不但可以将硬性角膜接触镜上顽固的沉积性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蛋白和氨基酸使得电泳吸附更加容易,同时还可以杀死细菌和病原微生物,起到除蛋白和灭菌消毒的双重功效;其所使用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任何不含重金属的含氯离子的溶液,比如生理盐水和普通护理液等,有很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体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体和盖体卡合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洗刷组件中两刷头之间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110)、抽拉部件(120)、盖体(10)、座体(20)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110)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110)的一侧设置有通口(111),所述通口(111)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抽拉部件(120)和所述盖体(10)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座体(20)设置在所述抽拉部件(120)上,所述抽拉部件(120)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的带动所述座体(20)从所述通口(111)移出所述壳体(110),所述盖体(10)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的靠近或远离所述座体(20);所述座体(20)具有内腔(23),所述座体(20)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腔(23)连通,所述盖体(10)设置在所述座体(20)的开口侧;所述内腔(23)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部件(50)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部件(60),通电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50)和所述第二电极部件(60)之间极性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接触镜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上支撑座(112)和下支撑座(113),所述上支撑座(112)和所述下支撑座(1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所述上支撑座(112)卡合在所述下支撑座(113)上方,所述上支撑座(112)和所述下支撑座(113)之间形成抽拉腔室,所述抽拉腔室与所述通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碧霞申海鹏丁梦瑶徐胜江贾雷孙瑞春王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个臭皮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