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17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包括网络安全设备主体,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前侧设置有信息接口,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窗,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外侧包括套在网络安全设备主体外侧的两组保护壳,两组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与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前后侧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四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通过前后侧的保护壳设置以及两组保护框与地面进行接触,避免直接撞击本来,通过两组保护壳与两组保护框对网络安全设备主体外侧包裹,从而提供较好的保护。保护。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安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网络安全设备包括IP协议密码机、安全路由器、线路密码机、防火墙等,广义的信息安全设备除了包括上述设备外,还包括密码芯片、加密卡、身份识别卡、电话密码机、传真密码机、异步数据密码机、安全服务器、安全加密套件、金融加密机/卡、安全中间件、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其设备还具备一定的便捷性,方便外出办公携带,增加办公时的安全性能;而现有的网络安全设备具备一定的便捷性,方便人们拿取、移动,而正因为容易移动,所以在移动时设备容易经常受到磕磕碰碰的情况发生,甚至会掉落到地面上,导致设备的损坏,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包括网络安全设备主体,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前侧设置有信息接口,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窗,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的外侧包括套在网络安全设备主体外侧的两组保护壳,两组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与网络安全设备主体的前后侧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四组弹簧,两组所述保护壳中的前侧一组后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连接脚,两组所述保护壳中的另一组内部对应第一连接脚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框,两组所述保护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连接脚,所述第二连接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两组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对应第二连接脚的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
[0006]优选的,两组所述保护壳中的前侧一组的前方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侧靠近上方位置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条,所述开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条。
[0007]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与滑动设置,所述弹簧分别靠近保护壳的两侧内部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脚与滑槽为阻尼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脚与活动槽为阻尼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为同性相斥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磁条与开口为转动设置,所述磁条盖在信息接口的前侧位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前后侧的保护壳设置,对网络安全设备主体前后侧位置进行保护,而两组保护框与地面进行接触,避免直接撞击本来,通过两组保护壳与两组保护框对网络安全设
备主体外侧包裹,从而提供较好的保护。
[0013]2、通过转动转动板,便可与信息接口进行连接使用,而移动时盖上转动板,转动板通过磁条与金属条吸附在一起,从而对信息接口的位置提供保护,避免碰撞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的局部张开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的保护机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网络安全设备主体;2、信息接口;3、散热窗;4、把手;5、保护机构;51、保护壳;52、弹簧;53、第一连接脚;54、滑槽;55、保护框;56、第二连接脚;57、第一磁块;58、活动槽;59、第二磁块;510、开口;511、转动板;512、磁条;513、金属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包括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前侧设置有信息接口2,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窗3,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把手4,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机构5,保护机构5的外侧包括套在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外侧的两组保护壳51,两组保护壳51的内壁与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前后侧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四组弹簧52,两组保护壳51中的前侧一组后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连接脚53,两组保护壳51中的另一组内部对应第一连接脚53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54,两组保护壳51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框55,两组保护框5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连接脚56,第二连接脚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57,两组保护壳51的内部对应第二连接脚56的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58,活动槽5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59,两组保护壳51中的前侧一组的前方开设有开口510,开口510的内侧靠近上方位置活动连接有转动板511,转动板511的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条512,开口5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条513。
[0021]本实施例中,保护壳51与滑动设置,弹簧52分别靠近保护壳51的两侧内部位置,第一连接脚53与滑槽54为阻尼设置,第二连接脚56与活动槽58为阻尼设置,第一磁块57与第二磁块59为同性相斥设置,磁条512与开口510为转动设置,磁条512盖在信息接口2的前侧位置。
[0022]具体的,通过把手4,可将整体拿起进行移动,使整体更佳便携,方便对其搬运,而在移动时,人体的手臂随着走路的惯性,容易使手持的设备前后摇动,从而使得设备发生磕磕碰碰时,通过前后侧的保护壳51设置,被撞击的一组保护壳51向另一组移动,从而对与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之间固定的弹簧52进行压缩,而压缩后的弹簧52与第一连接脚53、滑槽54阻尼设置,对被撞击的保护壳51进行缓冲,从而实现对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前后侧位置进行保护,避免直接撞击本体,其次当整体垂直脱落时,两组保护框55与地面进行接触,而第二连接脚56与活动槽58阻尼设置以及第一磁块57、第二磁块59同性相斥的作用下,避免直接
撞击本来,通过两组保护壳51与两组保护框55对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外侧包裹,从而提供较好的保护,最后通过转动转动板511,便可与信息接口2进行连接使用,而移动时盖上转动板511,转动板511通过磁条512与金属条513吸附在一起,从而对信息接口2的位置提供保护,避免碰撞容易损坏。
[0023]工作原理:
[0024]使用时,首先通过把手4,可将整体拿起进行移动,使整体更佳便携,方便对其搬运,而在移动时,人体的手臂随着走路的惯性,容易使手持的设备前后摇动,从而使得设备发生磕磕碰碰时,通过前后侧的保护壳51设置,被撞击的一组保护壳51向另一组移动,从而对与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之间固定的弹簧52进行压缩,而压缩后的弹簧52与第一连接脚53、滑槽54阻尼设置,对被撞击的保护壳51进行缓冲,从而实现对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前后侧位置进行保护,避免直接撞击本体,其次当整体垂直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网络安全设备,包括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前侧设置有信息接口(2),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窗(3),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把手(4),所述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机构(5),所述保护机构(5)的外侧包括套在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外侧的两组保护壳(51),两组所述保护壳(51)的内壁与网络安全设备主体(1)的前后侧位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四组弹簧(52),两组所述保护壳(51)中的前侧一组后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连接脚(53),两组所述保护壳(51)中的另一组内部对应第一连接脚(53)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54),两组所述保护壳(51)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框(55),两组所述保护框(5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连接脚(56),所述第二连接脚(5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57),两组所述保护壳(51)的内部对应第二连接脚(56)的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58),所述活动槽(58)的一侧内壁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志刚秦绍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铂联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