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78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具体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池体一和池体二,池体一和池体二连通,且池体二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池体一和池体二内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且搅拌杆上均匀贯穿开设有通槽;池体二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沉淀管,沉淀管的侧面设置有排污管;沉淀管的内底面转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设置有连接框,连接框上连接有伸缩管,且伸缩管远离连接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上连接有刮板,刮板抵紧沉淀管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螺纹杆转动带动连接框、伸缩管、连接弹簧和刮板移动,刮板向下移动可以刮除沉淀管侧壁上粘覆的淤泥,从而防止淤泥粘覆过多而影响下次沉淀。从而防止淤泥粘覆过多而影响下次沉淀。从而防止淤泥粘覆过多而影响下次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特定排放标准而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初级沉淀、分解、废水沉降等阶段。
[0003]目前污水处理一般会使用沉淀池使得污水中的杂质淤泥沉淀,从而可以对污水进行净化;由于淤泥的排放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因此淤泥容易粘覆沉淀池的侧壁上,在排放之后,沉淀池的侧壁上还留存有很多淤泥,如不清理则容易影响下次沉淀。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一和池体二,所述池体一和池体二连通,且池体二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池体一和池体二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且搅拌杆上均匀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池体二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沉淀管,所述沉淀管的侧面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沉淀管的内底面转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连接有伸缩管,且伸缩管远离连接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上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抵紧沉淀管的内壁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池体一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口,所述池体一的顶面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管的底端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所述池体二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池体二的内底面对称安装有L形安装框,所述螺纹杆的顶面与安装框的水平段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位于所述螺纹杆一侧的连接框贯穿滑槽并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管由多层伸缩套管组成,所述刮板的底端为倾斜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池体一的底面连通设置有排水管一,所述池体二的侧面连通设置有排水管二。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螺纹杆转动带动连接框、伸缩管、连接弹簧和刮板移动,刮板向下移动可以刮除沉淀管侧壁上粘覆的淤泥,从而防止淤泥粘覆过多而影响下次沉淀。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6]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图中:1、池体一;2、池体二;3、排水管一;4、排水管二;5、支撑脚;6、沉淀管;7、排污管;8、电机一;9、电机二;10、螺纹杆;11、转轴;12、搅拌杆;13、通槽;14、安装框;15、连接框;16、伸缩管;17、连接弹簧;18、刮板;19、入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一1和池体二2,池体一1和池体二2连通,且池体二2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脚5,池体一1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口19。池体一1的体积大于池体二2的体积,污水通过入料口19进入到池体一1和池体二2中,并向其中加入絮凝剂使得杂质沉淀,池体一1和池体二2中的清水可以排出。设置的支撑脚5用于支撑池体一1和池体二2。
[0020]池体一1和池体二2内转动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2,且搅拌杆12上均匀贯穿开设有通槽13。池体一1的顶面安装有电机一8,电机一8的输出端与转轴11的顶端固定设置。通过电机一8可以带动转轴11转动,从而可以将污水和絮凝剂搅拌混合,从而更好地将污水中的杂质沉淀,开设的通槽13便于沉淀过程中杂质通过。
[0021]池体二2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沉淀管6,沉淀管6的侧面设置有排污管7。沉淀的垃圾进入到沉淀管6中,最终可以从排污管7排出。池体一1的底面连通设置有排水管一3,池体二2的侧面连通设置有排水管二4。池体一1和池体二2中的清水可以分别从排水管一3和排水管二4中排出,且排水管一3、排水管二4以及排污管7内均设置有控制阀门(图中未示出)。
[0022]沉淀管6的内底面转动设置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上螺纹设置有连接框15,当螺纹杆10转动时,连接框15可以沿着螺纹杆10上下移动。连接框15上连接有伸缩管16,且伸缩管16远离连接框1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簧17,连接弹簧17上连接有刮板18,刮板18抵紧沉淀管6的内壁上。伸缩管16由多层伸缩套管组成,刮板18的底端为倾斜设置,连接框15向下移动时,可以带动伸缩管16、连接弹簧17以及刮板18向下,通过刮板18将粘覆在沉淀管6侧壁上的垃圾刮落,且连接弹簧17受力收缩,并挤压伸缩管16收缩,以适应沉淀管6的宽度变化。沉淀管6的底端安装有电机二9,电机二9的输出端与螺纹杆10的一端固定设置;池体二2的正面安装有控制开关,电机一8和电机二9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电机二9为正反转电机,通过电机二9可以带动螺纹杆10转动。
[0023]池体二2的内底面对称安装有L形安装框14,螺纹杆10的顶面与安装框14的水平段转动连接,安装框14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位于螺纹杆10一侧的连接框15贯穿滑槽并与滑槽滑动连接。安装框14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4]工作时,污水和絮凝剂均通过入料口19进入到池体一1和池体二2中,通过电机一8带动转轴11转动,从而可以通过搅拌杆12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混合;产生的垃圾会向下沉淀至沉淀管6中,池体一1和池体二2中的水则可以分别通过排水管一3和排水管二4排出;沉淀管6中的淤泥则可以通过排污管7排出,当淤泥排完后,通过螺纹杆10的转动,使得连接框15带动伸缩管16、连接弹簧17以及刮板18向下,将沉淀管6侧壁粘覆的垃圾刮落。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一(1)和池体二(2),所述池体一(1)和池体二(2)连通,且池体二(2)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脚(5),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一(1)和池体二(2)内转动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2),且搅拌杆(12)上均匀贯穿开设有通槽(13);所述池体二(2)的底端连通设置有沉淀管(6),所述沉淀管(6)的侧面设置有排污管(7);所述沉淀管(6)的内底面转动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上螺纹设置有连接框(15),所述连接框(15)上连接有伸缩管(16),且伸缩管(16)远离连接框(1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弹簧(17),所述连接弹簧(17)上连接有刮板(18),所述刮板(18)抵紧沉淀管(6)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一(1)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口(19),所述池体一(1)的顶面安装有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的输出端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夏军陈晓玲李旭东邢远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正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