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57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撑架、座椅、连接架、稳定组件、护腰组件和传动组件,底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架和座椅,支撑架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设置有用于使初学者训练时保持稳定的稳定组件,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保护初学者腰部的护腰组件和用于带动护腰组件转动的传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初学者训练时可以坐在座椅上,并且可以用手握住扶手使身体保持稳定,初学者手拉动扶手转动的同时带动护腰板推动腰部转动,护腰板始终紧贴初学者腰部,减轻腰部肌肉的压力,使得初学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转体训练。以更好的进行转体训练。以更好的进行转体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体是体操项目中通过腰部发力使身体的旋转的一个动作,对体操人员来说,转体训练是体操进行高难度动作的一种基础训练,初学者要想学会更高难度的转体,应该先训练基本转体动作使腰部达到相应的肌肉要求以及柔韧度,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更多更加高难度的转体动作,在练习高难度动作时不容易弄伤身体。
[0003]目前体操初学者在进行转体的初步训练时,初学者会用手扶住体操房内的撑杆,然后转动上半身,通过不断地训练使自己适应转体基础动作,锻炼腰部肌肉,然而由于初学者刚开始训练时腰部的力量较差,在训练时身体难以保持平衡,腰部压力太大容易伤到腰部的肌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初学者通过刚开始训练时腰部的力量较差,在训练时身体难以保持平衡,腰部压力太大容易伤到腰部的肌肉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辅助腰部发力,较少腰部肌肉损伤的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
[0005]技术方案为: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撑架、座椅、连接架、稳定组件、护腰组件和传动组件,底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架和座椅,支撑架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设置有用于使初学者训练时保持稳定的稳定组件,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保护初学者腰部的护腰组件和用于带动护腰组件转动的传动组件。
[0006]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有扶手和螺栓,连接架左部和右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扶手,扶手与连接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07]进一步的,护腰组件包括有连接柱、滑柱、第一弹簧、连接绳、转动板、护腰板和第二弹簧,支撑架中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柱,滑柱与连接柱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座椅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后侧左部和右部均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与滑柱连接,转动板左部和右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护腰板,转动板与护腰板之间均匀间隔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
[0008]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有连接环、拉绳、传动杆和拉力弹簧,支撑架的左右两侧与连接架一侧左部和右部均连接有连接环,连接架上的连接环连接有拉绳,支撑架左右两侧滑动式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与支撑架之间连接有拉力弹簧,拉绳穿过支撑架上的连接环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移动后会与滑柱接触。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护腿板和限位块,座椅中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护腿板,座椅中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互垂直设置,限位块用于限定护腿板转动的角度。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齿条、齿轮、第一皮带轮、传动带、第二皮带轮、蜗杆、蜗轮、第一
按摩件和第二按摩件,传动杆下部连接有齿条,支撑架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一侧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底板左部和右部均转动式连接有蜗杆,蜗杆后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套有传动带,座椅下部转动式连接有两个第一按摩件和第二按摩件,两个第一按摩件和两个第二按摩件均为左右设置,第一按摩件和第二按摩件底部均连接有蜗轮,同一侧的蜗杆与蜗轮啮合。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海绵护套和护腿环,座椅与扶手上均设置有海绵护套,座椅下部前侧对称连接有多个护腿环,护腿环上设置有魔术贴。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吊手臂环和固定栓,连接架下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吊手臂环,吊手臂环与连接架之间通过固定栓固定,吊手臂环用于减缓手臂疲劳。
[0013]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在初学者训练时可以坐在座椅上,并且可以用手握住扶手使身体保持稳定,初学者手拉动扶手转动的同时带动护腰板推动腰部转动,护腰板始终紧贴初学者腰部,减轻腰部肌肉的压力,使得初学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转体训练。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拧松螺栓,将扶手向靠近或远离初学者的一侧滑动,调整到合适位置后拧紧螺栓将扶手固定,可以将扶手调节到适合初学者的位置,使初学者训练更加舒适。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护腿板能够限定初学者腿部位置,护腿环上的魔术贴对退腿部进行固定,使初学者在训练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同时保持稳定,通过吊手臂环可以减缓手臂疲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架和扶手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稳定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和护腰板的剖视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护腰组件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护腿板、限位块、护腿环等的零部件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齿条、齿轮、第一皮带轮等的零部件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吊手臂环、固定栓和海绵护套的零部件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中:1

底板,2

支撑架,3

座椅,4

连接架,41

扶手,42

螺栓,5

连接柱,51

滑柱,52

第一弹簧,53

连接绳,54

转动板,55

护腰板,56

第二弹簧,6

连接环,61

拉绳,63

传动杆,64

拉力弹簧,7

护腿板,71

限位块,8

齿条,81

齿轮,82

第一皮带轮,83

传动带,84

第二皮带轮,85

蜗杆,86

蜗轮,87

第一按摩件,88

第二按摩件,9

海绵护套,91

护腿环,10

吊手臂环,101

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架2、座
椅3、连接架4、稳定组件、护腰组件和传动组件,底板1顶部固接有支撑架2和座椅3,初学者可以坐在座椅3上训练,支撑架2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架4,连接架4左部和右部均开有导槽,连接架4上设置有稳定组件,稳定组件用于使初学者训练时身体保持平稳,支撑架2上设置有护腰组件和传动组件,护腰组件用于减轻初学者腰部压力,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护腰组件转动。
[0031]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组件包括有扶手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板(1)、支撑架(2)、座椅(3)、连接架(4)、稳定组件、护腰组件和传动组件,底板(1)顶部连接有支撑架(2)和座椅(3),支撑架(2)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架(4),连接架(4)上设置有用于使初学者训练时保持稳定的稳定组件,支撑架(2)上设置有用于保护初学者腰部的护腰组件和用于带动护腰组件转动的传动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调节组件包括有扶手(41)和螺栓(42),连接架(4)左部和右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扶手(41),扶手(41)与连接架(4)之间通过螺栓(42)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护腰组件包括有连接柱(5)、滑柱(51)、第一弹簧(52)、连接绳(53)、转动板(54)、护腰板(55)和第二弹簧(56),支撑架(2)中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柱(5),连接柱(5)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柱(51),滑柱(51)与连接柱(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2),座椅(3)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54),转动板(54)后侧左部和右部均连接有连接绳(53),连接绳(53)与滑柱(51)连接,转动板(54)左部和右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护腰板(55),转动板(54)与护腰板(55)之间均匀间隔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5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操身体训练的转体训练装置,其特征是,传动组件包括有连接环(6)、拉绳(61)、传动杆(63)和拉力弹簧(64),支撑架(2)的左右两侧与连接架(4)一侧左部和右部均连接有连接环(6),连接架(4)上的连接环(6)连接有拉绳(61),支撑架(2)左右两侧滑动式连接有传动杆(63),传动杆(63)与支撑架(2)之间连接有拉力弹簧(64),拉绳(61)穿过支撑架(2)上的连接环(6)与传动杆(63)连接,传动杆(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